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教程
自然辩证法教程

自然辩证法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兵,戴正农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502158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教程》目录

序&林德宏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1

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 1

二、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2

三、自然辩证法的性质 3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与现状 5

一、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5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传播 7

三、自然辩证法的现状 8

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的价值 11

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价值 12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价值 16

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与演化方式 20

第一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20

一、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 20

二、物质联系的层次方式 26

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方式 34

一、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34

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36

三、自然界的演化机制 41

四、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 45

第三节 开放的自然观 49

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 49

二、近代机械自然观 52

三、现代辩证自然观 54

四、开放的自然观 56

第三章 人和自然的关系 61

第一节 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 61

一、人工自然进化的规律 61

二、人工自然的人化 67

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69

一、人工自然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69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72

第四章 科学认识方法 81

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81

一、科研程序 82

二、科学问题 83

三、科研选题 88

第二节 科学事实与经验认识方法 92

一、科学事实 92

二、科学观察方法 94

三、科学实验方法 100

第三节 科学抽象与理性思维方法 106

一、科学抽象 106

二、逻辑方法 109

三、形象与直觉思维方法 114

四、数学方法 116

第四节 科学假说与理论形成 121

一、假说的作用 122

二、假说的建立及其原则 125

三、假说的检验与理论的形成 127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法 131

第一节 工程技术方法的特点和原则 131

一、工程技术方法的若干特点 131

二、工程技术方法论的原则 134

三、技术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 136

第二节 技术预测方法 139

一、技术预测的基础 139

二、技术预测的若干原则 140

三、技术预测的类型与方法 141

第三节 技术规划方法 145

一、技术项目的确定与规划 146

二、系统目标的形成和辨识 147

第四节 技术评估方法 149

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149

二、技术评估的价值观 150

三、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 152

第五节 技术构思方法 153

一、原理推演法 154

二、缺陷消除法 155

三、移植法 156

四、综合法 158

五、仿生法 160

第六节 技术设计方法 162

一、工程设计及其作用 162

二、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 163

三、工效学思想 166

第六章 技术创新方法 169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 170

一、创新理论 170

二、技术创新的定义 171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 172

第二节 技术创新模型 173

一、熊彼特技术创新模型 173

二、施莫克乐技术创新模型 175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175

一、索洛的计算 176

二、丹尼森的计算 176

三、肯德里克的计算 177

第四节 技术创新政策 178

一、技术创新政策 178

二、日本技术创新政策 180

第五节 企业技术创新 182

一、R&D企业内部化的进程 182

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185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 187

第六节 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189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特点和意义 189

二、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存在的问题 190

三、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新举措 192

四、开拓技术创新之路 194

第七章 系统科学方法 198

第一节 系统论方法 199

一、系统方法的定律 199

二、系统方法应用的原则、方式和步骤 207

三、系统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215

第二节 控制论方法 216

一、控制论方法的基本内容 217

二、控制论方法应用的原则 227

三、控制论方法的作用 229

第三节 信息论方法 231

一、信息概念的演化 231

二、信息方法的基本特征 242

三、信息方法的具体应用 244

四、信息方法应用的原则 252

五、信息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253

第四节 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 256

一、耗散结构方法 256

二、协同学方法 259

三、超循环方法 260

第八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63

第一节 科技革命的模式和机制 263

一、科学革命的模式和机制 263

二、技术革命的模式和机制 265

三、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267

第二节 现代科学革命 268

一、科学革命的历史反思 269

二、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275

三、现代科学革命的特点和趋势 281

第三节 现代技术革命 288

一、技术革命的历史反思 288

二、现代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290

三、现代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306

第九章 高技术与经济 312

第一节 高技术的商品化 314

一、世界性的战略选择 315

二、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319

三、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323

第二节 高技术的产业化 328

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329

二、传统产业的改造 336

三、产业结构的变革 338

第三节 高技术的社会化 342

一、高智力:高技术支撑环境的核心级 343

二、智密区:高技术支撑环境的主体级 345

三、信息经济:高技术支撑环境的基础级 350

第十章 高技术与政治 355

第一节 高技术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356

一、高技术与两机对立格局的倾斜和瓦解 356

二、多极政治格局和高技术的进展 358

三、多极科技实力与多极政治力量的对应,导致“科技政治”现象的出现 363

第二节 高技术对政治事务及政治关系的影响 366

一、主权范围和政治职能的调整 366

二、高技术与国民凝聚力 368

三、国家安全的基点从军事转向经济和社会发展 369

四、国际政治力量的不平衡加剧 370

五、世界政治协调与合作的趋势 372

第三节 高技术与当代资本主义 373

一、高技术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 374

二、高技术与当代资本主义管理模式 376

三、高技术与资本国际化 378

第四节 高技术与社会主义 380

一、高技术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380

二、高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383

第十一章 高技术与文化 389

第一节 高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 389

一、文化与文化变迁 389

二、技术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 390

三、高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391

第二节 高技术与价值观念的变革 395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价值观念变革的原因 396

二、高技术与价值观念的变革 397

第三节 高技术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402

一、高技术发展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 402

二、现代思维方式 408

第四节 高技术与行为方式的变革 413

一、高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推动 413

二、高技术带来全新的行为方式 414

第十二章 自然界、人、社会的协调发展 420

第一节 自然界、人、社会的辩证发展过程 420

一、自然界→人→社会的正向演化过程 422

二、自然界←人←社会的逆向发展过程 434

三、自然界?人?社会的正反结合过程 443

第二节 自然界、人、社会的辩证发展的规律 451

一、规律的纵向提升 452

二、规律的横向发展 453

三、规律的综合发展 455

第三节 自然界、人、社会的辩证协调发展机制 457

一、科教兴国是自然界、人、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457

二、实践创造是自然界、人、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463

三、人文管理是自然界、人、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 467

参考书目 487

后记 4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