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针灸临床实用手册
针灸临床实用手册

针灸临床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海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67956
  • 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是我国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本书分经络腧穴、刺灸学、针灸治疗学三篇阐述,在编排体例上与针灸学教学大纲基本保持一致,融入了作者长期积累的医疗、教学经验与体会,与其他同类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增加了全部正经腧穴的功能,弥补了针灸学教材没有腧穴功能的缺陷,而且腧穴的主治特点也是与功能密不可分的;②对腧穴的主治进行了归类调整,将以往诸多症状的罗列改为以病证统领症状,方便掌握;③借鉴前人经验,增加了腧穴配穴内容,便于临床组方应用;④对容易混淆的穴位作用增加了异同比较,便于临证选择最佳穴位,这也是困扰针灸医生的关键点;⑤针对临床病症,精选针灸名家治疗思路、方法和选穴特点及组方经验,拓宽临证视野,提高临床效果;⑥配有经络循行图和重点穴位插图,方便临床对照查阅。本书内容实用,特点鲜明,文图并茂,便于操作,可供针灸临床医生参阅,也可作为中医药院校针推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的必备手册。
《针灸临床实用手册》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 2

第一章 经络总论 2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2

一、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2

二、十二经脉 4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4

(二)十二经脉的脏腑表里关系 5

(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5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关系 7

三、奇经八脉 7

四、十五络脉 9

五、十二经别 9

六、十二经筋 10

七、十二皮部 10

第二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10

一、根结与标本 10

(一)根结 11

(二)标本 12

二、气街与四海 13

(一)气街 13

(二)四海 14

(三)气街与四海关系 14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14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4

(一)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4

(二)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14

(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4

二、临床应用 15

(一)说明病理变化 15

(二)说明病邪传注的途径 15

(三)指导辨证归经 15

(四)指导治疗 15

(五)药物归经 16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7

第一节 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17

第二节 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8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18

一、十四经穴 18

二、经外奇穴 19

三、阿是穴 19

第四节 腧穴的命名 19

一、命名分类 20

(一)阴阳五行类 20

(二)脏腑气血类 20

(三)经脉流注类 20

(四)腧穴功能类 20

(五)解剖位置类 20

(六)取穴方法类 20

(七)骨度分寸类 20

(八)天文地理类 21

(九)八卦类 21

(十)乐器类 21

(十一)土木建筑类 21

(十二)活动场所类 21

(十三)物象形态类 21

(十四)文字字形类 21

二、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21

第五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22

一、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22

(一)近治作用 22

(二)远治作用 23

(三)特殊作用 23

二、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24

第六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25

一、分经主治规律 25

二、分部主治规律 27

三、表里经主治规律 27

第七节 特定穴 27

一、五输穴 27

二、俞穴、募穴 28

(一)俞穴的定义、内容 28

(二)募穴的定义、内容 28

三、原穴、络穴 29

(一)原穴的定义和内容 29

(二)络穴的定义和内容 29

四、郄穴 30

五、八会穴 30

六、八脉交会穴 31

七、下合穴 31

八、交会穴 31

第八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32

一、骨度分寸法 32

二、自然标志法 34

(一)固定标志 34

(二)活动标志 34

三、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 34

(一)中指同身寸法 34

(二)拇指同身寸法 35

(三)横指同身寸法 35

四、简便取穴法 36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7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7

一、手太阴肺经 37

(一)经脉循行 37

(二)主治病候 38

(三)本经腧穴 39

1.中府 39

2.云门 40

3.天府 40

4.侠白 40

5.尺泽 41

6.孔最 41

7.列缺 42

8.经渠 43

9.太渊 44

10.鱼际 44

11.少商 45

(四)本经小结 45

二、手阳明大肠经 46

(一)经脉循行 46

(二)主治病候 47

(三)本经腧穴 47

1.商阳 48

2.二间 49

3.三间 49

4.合谷 50

5.阳溪 51

6.偏历 51

7.温溜 52

8.下廉 53

9.上廉 53

10.手三里 53

11.曲池 54

12.肘髎 54

13.手五里 55

14.臂臑 55

15.肩髃 56

16.巨骨 56

17.天鼎 56

18.扶突 57

19.口禾髎 57

20.迎香 57

(四)本经小结 59

三、足阳明胃经 59

(一)经脉循行 59

(二)主治病候 62

(三)本经腧穴 62

1.承泣 62

2.四白 63

3.巨髎 63

4.地仓 64

5.大迎 64

6.颊车 65

7.下关 65

8.头维 66

9.人迎 66

10.水突 67

11.气舍 67

12.缺盆 67

13.气户 68

14.库房 68

15.屋翳 69

16.膺窗 69

17.乳中 69

18.乳根 69

19.不容 70

20.承满 71

21.梁门 71

22.关门 72

23.太乙 72

24.滑肉门 72

25.天枢 73

26.外陵 73

27.大巨 74

28.水道 74

29.归来 74

30.气冲 75

31.髀关 75

32.伏兔 76

33.阴市 76

34.梁丘 76

35.犊鼻 77

36.足三里 78

37.上巨虚 79

38.条口 80

39.下巨虚 80

40.丰隆 81

41.解溪 81

42.冲阳 82

43.陷谷 83

44.内庭 83

45.厉兑 84

(四)本经小结 84

四、足太阴脾经 85

(一)经脉循行 85

(二)主治病候 87

(三)本经腧穴 87

1.隐白 87

2.大都 88

3.太白 88

4.公孙 89

5.商丘 90

6.三阴交 90

7.漏谷 91

8.地机 91

9.阴陵泉 93

10.血海 94

11.箕门 95

12.冲门 95

13.府舍 95

14.腹结 96

15.大横 96

16.腹哀 97

17.食窦 97

18.天溪 97

19.胸乡 98

20.周荣 98

21.大包 98

(四)本经小结 99

五、手少阴心经 99

(一)经脉循行 99

(二)主治病候 101

(三)本经腧穴 101

1.极泉 101

2.青灵 101

3.少海 102

4.灵道 103

5.通里 103

6.阴郄 104

7.神门 104

8.少府 105

9.少冲 106

(四)本经小结 106

六、手太阳小肠经 106

(一)经脉循行 106

(二)主治病候 108

(三)本经腧穴 108

1.少泽 108

2.前谷 109

3.后溪 109

4.腕骨 110

5.阳谷 110

6.养老 111

7.支正 112

8.小海 112

9.肩贞 113

10.臑俞 113

11.天宗 113

12.秉风 114

13.曲垣 114

14.肩外俞 115

15.肩中俞 115

16.天窗 115

17.天容 116

18.颧髎 116

19听宫 117

(四)本经小结 117

七、足太阳膀胱经 118

(一)经脉循行 118

(二)主治病候 121

(三)本经腧穴 121

1.睛明 121

2.攒竹 122

3.眉冲 122

4.曲差 123

5.五处 123

6.承光 123

7.通天 124

8.络却 124

9.玉枕 124

10.天柱 125

11.大杼 125

12.风门 125

13.肺俞 127

14.厥阴俞 127

15.心俞 128

16.督俞 128

17.膈俞 129

18.肝俞 129

19.胆俞 130

20.脾俞 131

21.胃俞 131

22.三焦俞 132

23.肾俞 132

24.气海俞 133

25.大肠俞 133

26.关元俞 134

27.小肠俞 134

28.膀胱俞 134

29.中膂俞 135

30.白环俞 135

31.上髎 136

32.次髎 136

33.中髎 136

34.下髎 137

35.会阳 137

36.承扶 137

37.殷门 138

38.浮郄 139

39.委阳 139

40.委中 139

41.附分 140

42.魄户 141

43.膏肓俞 141

44.神堂 142

45.譩譆 142

46.膈关 142

47.魂门 143

48.阳纲 143

49.意舍 143

50.胃仓 144

51.肓门 144

52.志室 144

53.胞肓 145

54.秩边 145

55.合阳 145

56.承筋 146

57.承山 147

58.飞扬 147

59.跗阳 147

60.昆仑 148

61.仆参 148

62.申脉 149

63.金门 149

64.京骨 150

65.束骨 150

66.足通谷 150

67.至阴 151

(四)本经小结 151

八、足少阴肾经 151

(一)经脉循行 151

(二)主治病候 152

(三)本经腧穴 153

1.涌泉 154

2.然谷 154

3.太溪 155

4.大钟 156

5.水泉 156

6.照海 157

7.复溜 157

8.交信 158

9.筑宾 159

10.阴谷 159

11.横骨 160

12.大赫 160

13.气穴 161

14.四满 161

15.中注 162

16.肓俞 162

17.商曲 163

18.石关 163

19.阴都 164

20.腹通谷 164

21.幽门 165

22.步廊 165

23.神封 166

24.灵墟 166

25.神藏 166

26.彧中 167

27.俞府 167

(四)本经小结 167

九、手厥阴心包经 168

(一)经脉循行 168

(二)主治病候 168

(三)本经腧穴 169

1.天池 169

2.天泉 170

3.曲泽 171

4.郄门 171

5.间使 173

6.内关 173

7.大陵 174

8.劳宫 175

9.中冲 175

(四)本经小结 176

十、手少阳三焦经 177

(一)经脉循行 177

(二)主治病候 178

(三)本经腧穴 178

1.关冲 179

2.液门 179

3.中渚 179

4.阳池 180

5.外关 181

6.支沟 181

7.会宗 182

8.三阳络 182

9.四渎 183

10.天井 184

11.清冷渊 184

12.消泺 185

13.臑会 185

14.肩髎 186

15.天髎 186

16.天牖 186

17.翳风 187

18.瘛脉 188

19.颅息 188

20.角孙 188

21.耳门 189

22.耳和髎 189

23.丝竹空 190

(四)本经小结 190

十一、足少阳胆经 191

(一)经脉循行 191

(二)主治病候 192

(三)本经腧穴 192

1.瞳子髎 194

2.听会 194

3.上关 194

4.颔厌 195

5.悬颅 195

6.悬厘 196

7.曲鬓 196

8.率谷 197

9.天冲 197

10.浮白 197

11.头窍阴 198

12.完骨 198

13.本神 199

14.阳白 199

15.头临泣 200

16.目窗 201

17.正营 201

18.承灵 202

19.脑空 202

20.风池 203

21.肩井 203

22.渊腋 204

23.辄筋 204

24.日月 205

25.京门 206

26.带脉 206

27.五枢 207

28.维道 207

29.居髎 208

30.环跳 208

31.风市 209

32.中渎 210

33.膝阳关 210

34.阳陵泉 211

35.阳交 212

36.外丘 212

37.光明 212

38.阳辅 213

39.悬钟 213

40.丘墟 214

41.足临泣 215

42.地五会 215

43.侠溪 216

44.足窍阴 216

(四)本经小结 216

十二、足厥阴肝经 217

(一)经脉循行 217

(二)主治病候 218

(三)本经腧穴 218

1.大敦 219

2.行间 219

3.太冲 220

4.中封 221

5.蠡沟 222

6.中都 223

7.膝关 223

8.曲泉 224

9.阴包 225

10.足五里 225

11.阴廉 226

12.急脉 226

13.章门 227

14.期门 228

(四)本经小结 229

第二节 奇经八脉 229

一、督脉 229

(一)经脉循行 229

(二)主治病候 230

(三)本经腧穴 230

1.长强 231

2.腰俞 231

3.腰阳关 232

4.命门 233

5.悬枢 233

6.脊中 234

7.中枢 234

8.筋缩 235

9.至阳 235

10.灵台 236

11.神道 236

12.身柱 237

13.陶道 237

14.大椎 238

15.哑门 238

16.风府 240

17.脑户 240

18.强间 241

19.后顶 241

20.百会 242

21.前顶 242

22.囟会 243

23.上星 244

24.神庭 244

25.素髎 245

26.水沟 245

27.兑端 246

28.龈交 246

(四)本经小结 247

二、任脉 247

(一)经脉循行 247

(二)主治病候 248

(三)本经腧穴 248

1.会阴 248

2.曲骨 249

3.中极 250

4.关元 251

5.石门 252

6.气海 253

7.阴交 254

8.神阙 254

9.水分 255

10.下脘 256

11.建里 256

12.中脘 257

13.上脘 258

14.巨阙 258

15.鸠尾 259

16.中庭 259

17.膻中 260

18.玉堂 261

19.紫宫 261

20.华盖 262

21.璇玑 262

22.天突 262

23.廉泉 263

24.承浆 264

(四)本经小结 264

第三节 常用奇穴 265

一、四神聪 265

二、印堂 265

三、鱼腰 266

四、球后 266

五、夹承浆 266

六、牵正 266

七、安眠 267

八、太阳 267

九、金津、玉液 267

十、提托 268

十一、子宫穴 268

十二、定喘 269

十三、华佗夹脊 269

十四、腰眼 270

十五、四缝 270

十六、十宣 270

十七、中魁 271

十八、八邪 271

十九、百虫窝 272

二十、鹤顶 272

二十一、膝眼 273

二十二、阑尾 273

二十三、胆囊 273

二十四、八风 274

二十五、里内庭 274

中篇 刺灸学 276

第四章 刺灸学总论 276

第一节 刺灸学的概念 276

一、刺灸学的概念 276

二、刺灸法的概念 276

三、刺灸学的研究内容 277

第二节 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77

一、针法的起源和发展 277

(一)砭刺与针法的起源 277

(二)九针的应用和发展 277

(三)刺法的发展 278

二、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280

(一)灸法的起源 280

(二)灸法的发展 280

第五章 刺灸学各论 281

第一节 毫针刺法 281

一、毫针的构成、规格和修藏 281

(一)构成 281

(二)规格 281

二、针刺练习 281

(一)指力练习 282

(二)针刺基本手法的练习 282

(三)自身试针 282

三、针刺的准备 282

(一)选择针具 282

(二)选择体位 282

(三)消毒 283

四、毫针刺法 283

(一)常用进针法 283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284

五、行针与得气 284

(一)基本手法——针刺的基本动作 284

(二)辅助手法——为加强针感和促使针后得气的一些方法 284

(三)得气 285

六、针刺补泻 286

(一)单式补泻法 286

(二)复式补泻法 287

七、留针与出针 287

(一)留针 287

(二)出针 288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288

(一)晕针 288

(二)滞针 288

(三)弯针 289

(四)断针 289

(五)血肿 289

(六)刺伤脏器 289

(七)后遗感 290

九、针刺注意事项 290

第二节 灸法(附:拔罐法) 291

一、艾灸的作用 292

二、灸用的材料 292

三、常用灸法 292

(一)艾炷灸 292

(二)艾条灸 294

(三)温针灸 294

(四)温灸器灸 294

四、灸治注意事项 294

(一)施灸的顺序 294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295

(三)施灸的禁忌 295

(四)灸后的处理 295

附:拔罐法 295

一、适用范围 295

二、罐的种类 295

三、拔罐方法 295

四、注意事项 296

第三节 火针 296

一、操作步骤与要求 297

(一)施术方法 297

(二)常用刺法 297

(三)施术后处理 297

二、注意事项 297

第四节 三棱针法 298

一、操作步骤与要求 298

(一)点刺法 298

(二)散刺法 298

(三)刺络法 298

(四)挑刺法 298

二、三棱针的作用和适应证 299

三、注意事项 299

第五节 皮肤针法 299

一、操作步骤 299

(一)叩刺部位 299

(二)刺激强度 300

(三)操作方法 300

二、适用范围 300

三、注意事项 300

第六节 水针 301

一、作用机制 301

二、操作方法 301

(一)针具 301

(二)常用药物 301

(三)处方选穴 301

三、适用范围 302

四、注意事项 302

第七节 皮内针 302

一、操作方法 302

(一)颗粒式皮内针 302

(二)揿钉式皮内针 303

二、适用范围 303

三、注意事项 303

第八节 耳针 303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03

(一)与脏腑的关系 303

(二)与经络的关系 303

二、耳穴的作用 304

(一)反应病证,协助诊断 304

(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304

三、耳穴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04

(一)适应证 304

(二)禁忌证 305

四、选穴配方 305

第九节 穴位贴敷 306

一、穴位贴敷的原理和特点 306

二、穴位贴敷的适用范围 307

三、贴敷穴位的选择 307

四、穴位贴敷的时间 307

五、穴位贴敷的禁忌证 307

六、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308

下篇 针灸治疗学 310

第六章 治疗总论 310

第一节 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311

一、八纲辨证 311

二、脏腑经络辨证 313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315

一、补虚与泻实 315

二、清热与温寒 316

三、治标与治本 317

(一)缓则治本 317

(二)急则治标 317

(三)标本兼治 317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318

(一)同病异治 318

(二)异病同治 318

五、局部与整体 318

(一)局部治疗 318

(二)整体治疗 318

(三)局部与整体兼治 319

第三节 配穴处方 319

一、选穴原则 319

(一)近部选穴 319

(二)远部取穴 320

(三)对症选穴 320

(四)按神经走行选穴 321

二、配穴方法 321

(一)单侧配穴法 321

(二)本经配穴法 321

(三)表里配穴法 321

(四)前后配穴法 322

(五)上下配穴法 322

(六)左右配穴法 323

(七)远近配穴法 323

三、临床应用 323

(一)穴位的更换 323

(二)方法的运用 324

(三)治疗的间隔 324

四、针灸处方的变化规律 324

(一)补泻反,则病益笃 324

(二)病有浮沉,刺有深浅 325

(三)取穴有主次,施术有先后 325

(四)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325

(五)腧穴处方的加减 325

第四节 特定穴的应用 326

一、五输穴 326

(一)五输穴的理论溯源 326

(二)五输穴的理论内容 328

(三)五输穴的配穴规律 329

(四)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331

二、背俞穴 334

(一)背俞穴的理论讨论 335

(二)背俞穴的临床应用 335

三、募穴 337

四、原穴 338

(一)原穴的临床应用 339

(二)原穴的应用方法 339

五、络穴 340

(一)十五络脉的内容 340

(二)络脉的生理功能 340

六、郄穴 341

(一)郄穴诊察疾病的方法 341

(二)郄穴的主治特点 341

七、八会穴 342

八、八脉交会穴 343

九、下合穴 345

(一)六腑出于足三阳 345

(二)六腑下合穴的治疗分区 346

十、交会穴 346

第七章 治疗各论 348

第一节 内科病证 348

一、中风 348

二、眩晕 354

三、头痛 359

四、面痛 364

五、面瘫 366

六、痹证 369

七、痿证 371

八、腰痛 373

九、痫证 377

十、癫狂 379

十一、不寐 381

十二、呕吐 385

十三、胃痛 386

十四、腹痛 389

十五、泄泻 391

十六、便秘 393

十七、感冒 395

十八、哮喘 397

十九、癃闭 399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401

一、痛经 401

二、崩漏 403

三、缺乳 406

四、胎位不正 407

五、遗尿 408

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 410

一、瘾疹 410

二、蛇串疮 411

三、痤疮 413

四、腱鞘囊肿 414

五、扭伤 415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416

一、近视 416

二、目赤肿痛 417

三、耳鸣、耳聋 418

四、牙痛 419

五、咽喉肿痛 421

附录 针灸文献节录 4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