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儿科学  第2版
临床儿科学  第2版

临床儿科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晓明,桂永浩主编;许积德,朱启镕主审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71489
  • 页数:11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力求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着重反映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的最新动态,注重资料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以贴近临床为特色,提高临床实用性,注重治疗效果的评价。
《临床儿科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儿科学的范畴 3

第二章 儿童期的年龄划分 4

第三章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6

第四章 儿科学中的社会医学问题 9

第五章 儿科医学中的伦理问题 13

第二篇 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17

第一章 病史和体格检查 17

第一节 儿科问诊 17

第二节 儿科体格检查 18

第二章 儿科疾病的诊断步骤与思路 23

第一节 收集临床资料 23

第二节 临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3

第三节 临床观察验证诊断 25

第三章 儿科用药特点 26

第一节 儿科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26

第二节 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27

第三节 小儿药物治疗的影响因素 28

第四节 小儿药物体内过程和治疗特点 29

第五节 其他方面 30

第六节 儿科药物选择 30

第四章 水与电解质平衡 32

第一节 水与钠的平衡 32

第二节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33

第三节 酸碱平衡 37

第四节 液体疗法 39

第三篇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45

第一章 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45

第一节 体格生长特点 45

第二节 发育特点 45

第二章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长发育 47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47

第二节 婴儿的生长发育 49

第三节 幼儿的生长发育 51

第四节 学龄前期的生长发育 54

第五节 学龄期的生长发育 57

第六节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 58

第七节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 61

第三章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性疾病 65

第一节 智能发育迟缓 65

第二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67

第三节 遗尿症 69

第四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 72

第五节 睡眠障碍 75

第六节 重复性行为问题 81

第七节 屏气发作 82

第八节 抽动障碍 83

第九节 焦虑障碍 86

第十节 儿童孤独症 89

第四章 青春期健康 94

第一节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 94

第二节 环境与青春期健康 97

第四篇 儿童营养和营养性疾病 101

第一章 儿童营养需要 101

第一节 营养、能量和儿童生长 101

第二节 三大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量 101

第三节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102

第四节 维生素的需要量 103

第五节 水的需要量 105

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105

第二章 儿童营养与膳食要求 106

第一节 婴儿期(0~1岁)的膳食特点 106

第二节 幼儿期(1 ~3岁)的膳食特点 108

第三节 学前期(4~6岁)的膳食特点 109

第四节 学龄期(7~12岁)的膳食特点 109

第五节 青少年期(13 ~18岁)的膳食特点 110

第三章 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 112

第一节 膳食和疾病史的调查 112

第二节 体格测量 112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114

第四章 儿童营养性疾病 115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15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症 117

附:维生素A过多症 118

第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18

附:维生素D过多症 120

第四节 维生素K缺乏症 120

第五节 维生素B1缺乏症 122

第六节 维生素B6缺乏症 124

第七节 铁缺乏 125

第八节 锌缺乏 128

第九节 碘缺乏病 130

第五章 临床营养支持 133

第一节 肠道内营养 133

第二节 肠道外营养 134

第三节 临床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 137

第五篇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143

第一章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143

第二章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147

第三章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特点及护理 150

第四章 新生儿期疾病 153

第一节 新生儿黄疸 153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 155

第三节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58

第四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 160

第五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62

第六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 166

第七节 新生儿肺炎 167

第八节 新生儿呕吐 168

第九节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170

第十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71

第十一节 新生儿破伤风 173

第十二节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174

第十三节 新生儿低血糖症与高血糖症 175

第十四节 新生儿贫血 179

第十五节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181

第十六节 新生儿溶血病 184

第十七节 新生儿病毒感染 186

第十八节 先天性梅毒 193

第十九节 新生儿败血症 194

第二十节 新生儿硬肿症 195

第二十一节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197

第五章 新生儿重症监护 202

第一节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场所与设备 202

第二节 新生儿辅助机械通气 205

第三节 极低体重儿的随访 209

第六章 危重新生儿转运 212

第一节 新生儿转运的意义与目的 212

第二节 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12

第三节 新生儿转运系统的设施 213

第四节 新生儿转运的实施 215

第六篇 重症监护和急救 219

第一章 儿科重症监护室的设施和组织 219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223

第三章 小儿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29

第四章 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 234

第五章 急性肝功能衰竭 238

第六章 急性肾衰竭 241

第七章 心功能衰竭 242

第八章 溶血尿毒综合征 243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46

第十章 休克 249

第十一章 婴儿猝死综合征 253

第十二章 淹溺 255

第十三章 烧烫伤 258

第十四章 急性中毒 261

第十五章 意外伤害 266

第七篇 感染性疾病 271

第一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要则 271

第二章 发热待查 273

第三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277

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277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79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279

第四节 伤寒 280

第五节 白喉 281

第六节 百日咳 282

第七节 化脓性脑膜炎 284

第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87

第九节 链球菌感染 289

第十节 败血症 292

第四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 296

第一节 病毒感染和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296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297

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 298

第四节 麻疹 299

第五节 风疹 301

第六节 幼儿急疹 302

第七节 水痘 302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304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305

第十节 脊髓灰质炎 309

第十一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 310

第十二节EB病毒感染 312

第十三节 狂犬病 314

第十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315

第十五节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317

第五章 非典型病原感染 322

第一节 支原体感染 322

第二节 解脲脲原体感染 323

第三节 衣原体感染 323

第四节 军团菌感染 324

第六章 立克次体感染 326

第一节 斑疹伤寒 326

第二节 恙虫病 327

第三节Q热 327

第四节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327

第七章 真菌感染性疾病 329

第一节 概况 329

第二节 念珠菌病 331

第三节 隐球菌病 334

第四节 曲霉菌病 336

第五节 放线菌病 337

第六节 肺孢子虫病 339

第八章 寄生虫病 341

第一节 蛔虫病 341

第二节 蛲虫病 342

第三节 钩虫病 343

第四节 血吸虫病 343

第五节 肺吸虫病 345

第六节 疟疾 346

第七节 弓形虫病 347

第八节 阿米巴病 348

第九章 结核病 350

第一节 概况 350

第二节 诊断方法 351

第三节 肺结核病 352

第四节 治疗 353

第五节 肺外结核病的特点及治疗 355

第十章 免疫接种 359

第一节 我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 359

第二节 非国家规划疫苗接种 360

第十一章 快速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62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概况 362

第二节 常见病原实验室诊断 363

第三节 快速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地位 366

第八篇 呼吸系统疾病 371

第一章 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解剖和生理特点 371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发育 371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373

第三节 呼吸的控制和肺部气体交换 374

第四节 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375

第五节 肺血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376

第六节 肺液的转运和清除 376

第七节 肺的局部免疫和防御机制 377

第八节 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 377

第二章 肺的气体交换功能 379

第一节 氧和二氧化碳代谢 379

第二节 肺的通气-灌流 381

第三节 组织器官对氧的摄取 382

第四节 酸碱平衡 382

第三章 儿童肺功能测定 383

第一节 概述 383

第二节 肺容量和通气 383

第三节 顺应性和阻力 386

第四节 气道反应性 388

第五节 插管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及影响因素 388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检查技术 390

第一节 影像诊断技术 390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术 392

第三节 肺穿刺和肺活检 393

第四节 胸腔镜检查 394

第五节 微生物学检查 394

第六节 脱落细胞学检查 395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396

第一节 抗生素治疗 396

第二节 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402

第三节 支气管扩张药物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403

第四节 胸部物理治疗 407

第五节 氧气疗法 408

第六章 上呼吸道疾病 411

第一节 先天性喉喘鸣 411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11

第三节 咽部脓肿 412

第四节 鼻窦炎 412

第五节 腺样体肥大 413

第六节 急性会厌炎 413

第七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 413

第七章 气管、支气管疾病 415

第一节 先天性气道畸形 415

第二节 支气管炎 416

第三节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416

第四节 毛细支气管炎 417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症 417

第六节 气道异物 418

第七节 囊性纤维化 418

第八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420

第一节 支气管肺炎 420

第二节 细菌性肺炎 422

第三节 病毒性肺炎 424

第四节 支原体肺炎 425

第五节 衣原体肺炎 426

第六节 真菌性肺炎 426

第七节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427

第八节 肺吸虫病 427

第九章 肺部非感染性疾病 429

第一节 先天性肺部畸形 429

第二节 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430

第三节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31

第四节 肺泡微石症 431

第五节 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431

第六节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432

第七节 肺通气异常性疾病 432

第八节 吸入性肺炎 433

第十章 胸膜疾病 436

第一节 胸膜炎 436

第二节 气胸与脓气胸 437

第三节 乳糜胸 437

第十一章 支气管哮喘 439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39

第二节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40

第三节 常用治疗方案 440

第四节 哮喘持续状态 444

第十二章 小儿呼吸衰竭 446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446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48

第十三章 小儿呼吸机治疗和吸入一氧化氮疗法 451

第一节 常规机械通气 451

第二节 高频振荡通气 455

第三节 吸入一氧化氮 455

第九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 461

第一章 心脏的胚胎发生学 461

第二章 儿童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463

第一节 心脏的解剖特点 463

第二节 胎儿循环及过渡循环 464

第三节 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和阻力及其临床意义 464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 466

第一节 胸部X线检查 466

第二节 心电图检查 468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 469

第四节 运动试验 473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技术 474

第六节 心导管检查 475

第七节 心脏电生理检查 479

第八节 经导管介入治疗 481

第九节 射频消融术 485

第四章 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488

第一节 动脉导管未闭 488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 491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 493

第四节 房室间隔缺损 496

第五节 肺动脉狭窄 498

第六节 主动脉狭窄 499

第七节 主动脉弓异常 501

第八节 肺静脉异位连接 503

第九节 二尖瓣病变 506

第十节 冠状动脉异常 509

第五章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511

第一节 法洛四联症 511

第二节 大动脉转位 512

第三节 右室双出口 516

第四节 永存动脉干 519

第五节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520

第六节 三尖瓣闭锁 523

第七节 单心室 526

第八节 右位心 528

第六章 心肌炎 530

第七章 心肌病 533

第一节 扩张性心肌病 533

第二节 肥厚性心肌病 534

第八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536

第九章 川崎病 538

第十章 心律失常 543

第一节 概况 543

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545

第三节 期前收缩 545

第四节 室上性心动过速 545

第五节 心房扑动 546

第六节 心房颤动 546

第七节 室性心动过速 547

第八节 心室颤动 547

第九节QT间期延长综合征 547

第十节 缓慢性心律失常 547

第十一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48

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 549

第十篇 血液系统疾病 557

第一章 血液系统的发育及儿童期的生理特点 557

第一节 血液系统发育 557

第二节 儿童期的血象生理特点 557

第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558

第一节 骨髓穿刺与活检技术 558

第二节 血液学检查 558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558

第四节 成分输血与其他血制品的应用 560

第三章 贫血 562

第一节 概况 562

第二节 生理性贫血 562

第三节 缺铁性贫血 563

第四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65

第五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566

第六节 溶血性贫血 570

第七节 贫血的鉴别诊断 580

第四章 出血性疾病 584

第一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84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587

第三节 血友病 589

第四节 血管性血友病 591

第五节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93

第五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98

第六章 组织细胞增生症 601

第一节 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601

第二节 噬血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602

第三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603

第十一篇 儿童常见肿瘤 607

第一章 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607

第二章 儿童恶性肿瘤的特点 610

第三章 儿童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工作模式 613

第一节 多学科联合工作模式 613

第二节 多中心协作临床研究方式 614

第四章 白血病 617

第一节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17

第二节 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620

第三节 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22

第五章 儿童淋巴瘤 625

第一节 儿童霍奇金病 625

第二节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626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634

第七章 神经母细胞瘤 639

第八章 肾母细胞瘤 641

第九章 横纹肌肉瘤及其他软组织肉瘤 645

第一节 横纹肌肉瘤 645

第二节 软组织肉瘤 649

第十章 生殖细胞性肿瘤 653

第十一章 骨肿瘤 655

第一节 概况 655

第二节 成骨肉瘤 655

第三节 尤因肉瘤 656

第四节 转移性骨肿瘤 656

第五节 肢体保留性治疗 657

第十二章 常见儿童良性肿瘤 658

第一节 血管瘤 658

第二节 淋巴管瘤 659

第三节 小儿纤维组织增生症 660

第十三章 儿童癌痛缓解和姑息治疗 662

第十二篇 泌尿系统疾病 669

第一章 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669

第一节 解剖特点 669

第二节 生理特点 669

第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技术 671

第一节 尿液检查 671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674

第三节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675

第四节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677

第五节 腹膜透析 679

第六节 血液透析 682

第七节 儿童肾移植 684

第三章 肾小球疾病 687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687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689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691

第四节IgA肾病 694

第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697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 698

第七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700

第四章 肾小管-间质疾病 706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 706

第二节 范可尼综合征 710

第三节Bartter综合征 712

第四节 胱氨酸储积病与胱氨酸尿症 714

第五节 眼-脑-肾综合征 716

第六节 低磷血症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717

第七节 特发性高钙尿症 717

第八节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718

第五章 尿路感染 722

第六章 溶血尿毒综合征 725

第七章 药物性肾损害 726

第八章 遗传性肾脏疾病 728

第一节 遗传性进行性肾炎 728

第二节 薄基底膜肾病 729

第三节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730

第九章 肾血管性高血压 733

第十章 小儿血尿的鉴别诊断 736

第十一章 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738

第十二章 肾衰竭 741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 741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743

第十三章 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 748

第一节 异位肾 748

第二节 融合肾 748

第三节 马蹄肾 749

第四节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750

第五节 新生儿肾积水 752

第六节 巨输尿管 752

第七节 输尿管畸形 753

第八节 输尿管重复畸形 754

第九节 输尿管膨出 755

第十节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756

第十一节 神经源性膀胱 758

第十二节 膀胱外翻与尿道上裂 761

第十三节 尿道下裂 762

第十四节 后尿道瓣膜症 763

第十五节 隐睾 764

第十六节 鞘膜积液 766

第十七节 包茎 766

第十三篇 消化系统疾病 771

第一章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 771

第二章 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技术 773

第一节 内镜检查 773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 776

第三节 胃肠动力检查的临床应用 778

第三章 口炎 781

第一节 感染性口炎 781

第二节 非感染性口炎 782

第四章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 783

第五章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787

第六章 胃炎 790

第一节 急性胃炎 790

第二节 慢性胃炎 791

第七章 消化性溃疡 793

第八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 798

第九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803

第十章 小儿腹泻病 807

第十一章 儿童炎症性肠病 814

第十二章 胰腺炎 821

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 821

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 824

第十三章 消化道出血 826

第十四章 常见小儿外科消化系统疾病 830

第一节 幽门肥厚性狭窄 830

第二节 肠套叠 831

第三节 肠旋转不良 832

第四节 先天性巨结肠 837

第十四篇 遗传性疾病 843

第一章 遗传概述 843

第二章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基础 849

第一节 染色体检查 849

第二节 基因诊断 851

第三节 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854

第四节 新生儿疾病筛查 857

第三章 染色体疾病 862

第一节21-三体综合征 862

第二节18-三体综合征 863

第三节13-三体综合征 864

第四节 猫叫综合征 865

第五节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865

第六节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867

第七节 脆性X综合征 868

第四章 遗传代谢病 871

第一节 遗传代谢病概述 871

第二节 苯丙酮尿症 877

第三节 糖原累积病 879

第四节 黏多糖病 882

第十五篇 内分泌疾病 887

第一章 生长激素缺乏症 887

第二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890

第三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894

第四章 糖尿病 896

第五章 尿崩症 899

第六章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901

第七章 性早熟 905

第十六篇 神经肌肉疾病 913

第一章 儿童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913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 915

第一节 神经系统检查 915

第二节 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918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技术 920

第三章 神经管畸形 925

第四章 脑积水 929

附 外部性脑积水 931

第五章 癫痫 933

第六章 小儿惊厥 941

第七章 小儿头痛 944

第一节 概述 944

第二节 偏头痛 945

第三节 紧张性头痛 947

第八章 神经皮肤综合征 949

第一节 神经纤维瘤病 949

第二节 结节性硬化症 950

第三节 脑面血管瘤病 951

第九章 抽动障碍 953

第十章 脑性瘫痪 965

第十一章 颅内出血 968

第十二章 化脓性脑膜炎 971

第十三章脑脓肿 974

第十四章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977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概述 977

第二节 无菌性脑膜炎 978

第三节 病毒性脑炎与脑膜脑炎 979

第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慢感染 981

第一节 慢病毒感染 981

第二节 非传统性进行性脑病 982

第十六章 颅内高压 984

第十七章 瑞氏综合征 987

第十八章 重症肌无力 989

第十九章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993

第一节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993

第二节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994

第三节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995

第四节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995

第二十章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997

第二十一章 格林-巴利综合征 1000

第二十二章 肝豆状核变性 1004

第十七篇 免疫系统疾病 1011

第一章 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征 1011

第二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015

第三章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020

第四章 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与治疗 1022

第五章 小儿艾滋病 1026

第六章 风湿性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1030

第七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033

第八章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1040

第九章 风湿热 1042

第十章 血管炎综合征 1044

第一节 川崎病 1044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1046

第三节 大动脉炎 1047

第四节 结节型多动脉炎 1047

第五节 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 1048

第十一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1050

附:新生儿狼疮综合征 1051

第十二章 幼年型皮肌炎 1052

第十三章 硬皮病 1054

第十四章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1056

附:重叠综合征 1057

附录 1058

一、儿科常用药物剂量用法表 1058

二、常用化验正常值 1100

三、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110

四、1995年中国小儿体格发育测量值 1114

中文索引 1119

英文索引 11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