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诗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诗性研究

中国古典戏曲诗性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易勤华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10045670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依据古代诗学和典学理论,同时吸收近现代戏曲理论及西方戏剧理论的合理内核,对中国古典戏典的诗性作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尝试以诗性的角度来考察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审美特征,以“戏曲诗性论”将中国古典戏曲在个体剖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的讨论。
《中国古典戏曲诗性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论题缘起 1

1.2 研究范围 4

1.3 论述架构 5

第二章 戏曲诗性的质疑与界说 7

2.1 成说辨析 9

2.1.1 黑格尔的偏见:中国没有戏剧体诗 10

2.1.2 古代曲学家的痴迷:诗剧基本不分 12

2.1.3 王国维的矛盾:在诗与剧之间徘徊 16

2.1.4 余上沅的诗剧观:徜徉在古典的空灵之境 21

2.1.5 张庚的二元论述:“剧诗说”和“表演中心论” 24

2.1.6 张庚戏曲诗性理论的缺陷及被误读 36

2.2 诗性界说 44

2.2.1 戏曲诗性:诗剧与剧诗 44

2.2.2 戏曲诗性:形态论与本质论 46

2.2.3 戏曲诗性:诗意诗情与具体表现形态 50

2.2.4 戏曲诗性与戏剧性、剧场性之关系 58

第3章 戏曲诗性的总体把握 66

3.1 艺术历程 66

3.1.1 似乎一个悖论:戏曲的早出和晚熟 66

3.1.2 戏曲成熟的标志:表演与诗歌的结合 68

3.1.3 诗人的介入:从演员戏剧到作者戏剧 75

3.2 曲为本位 79

3.2.1 曲:音乐严整性和诗歌整一性 79

3.2.2 元杂剧:最佳处不在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 82

3.2.3 明清传奇:基本上延续了元杂剧曲为本位的艺术形态 85

3.3 逞才肆情 89

3.3.1 诗词正统的接续: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89

3.3.2 戏曲作品:逞才肆情的载体 93

3.4 中和含蓄 98

3.4.1 中和含蓄的诗艺观 98

3.4.2 戏曲艺术的中和之美 99

3.4.3 戏曲艺术的含蓄写意 107

第4章 戏曲诗性的文学表现 113

4.1 情感基调 113

4.1.1 相思之苦:爱情上的疏离感 114

4.1.2 感士不遇:政治上的失意情结 119

4.2 结构类型 125

4.2.1 叙事结构:非情节的故事展示方式 125

4.2.2 情感渲染:戏曲的主要结构线索 127

4.2.3 意境:叙事结构与情感结构之关系 139

4.3 人物形象 143

4.3.1 剧中人物:以代言体的诗歌来塑造 144

4.3.2 剧作家与戏剧主人公的关系:融入其中又置身其外 152

4.3.3 剧中人物之关系:冲突的诗意化 159

4.4 语言运用 167

4.4.1 戏曲文学:诗化语言的至高地位 167

4.4.2 节奏韵律:戏曲语言诗化的外在形式 170

4.4.3 诗情画意:戏曲语言诗化的内在品格 177

4.4.4 以雅为正:戏曲语言风格的整体诗化 181

第5章 戏曲诗性的舞台呈现 187

5.1 演员诗人 187

5.1.1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两椅 189

5.1.2 人物容饰的写意:脸谱和服饰 197

5.1.3 舞台动作的写意:身段的魅力 206

5.2 表演形式 212

5.2.1 歌舞化表演:戏曲写意性的重要手段 212

5.2.2 诗化的内容:表演形式歌舞化的决定因素 217

5.2.3 有意味的形式:歌舞化表演的诗性品格 224

5.3 故事本体 230

5.3.1 来源:故旧之事 231

5.3.2 性质:故事即寓言 236

第6章 戏曲诗性的文化生成 246

6.1 文学传统 246

6.1.1 戏曲:中国本土抒情文化的产物 246

6.1.2 抒情诗传统:仅仅是戏曲诗性生成的基因 251

6.2 艺术精神 260

6.2.1 理念之自然:一生爱好是天然 262

6.2.2 内涵之自然:人心与自然的共鸣 264

6.2.3 表达之自然:音乐与曲词的简约和严整 266

6.2.4 接受之自然:戏曲诗性成为一种构念性的记忆 269

6.3 民族意识 271

6.3.1 主观感应:中国思维之特质 272

6.3.2 感应型模式:戏曲的诗化原则 275

小结 279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