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书生著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1711364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和介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包括生态文明的产生、内涵及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生态文明的哲学解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该书对于宣传和深化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目录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缘起 1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生态文明产生的必然性 1

一、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 2

二、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危机 3

三、工业文明的反思 5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及其内涵与特征 7

一、生态文明观的确立 7

二、生态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9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 11

四、生态文明的特征 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有利条件 16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 16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17

三、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 1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20

一、社会主义社会也会存在环境问题 20

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合法性 22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2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7

一、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7

二、19世纪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9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31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 36

三、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生态批判思想 39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特点 45

一、可持续性 45

二、批判性 46

三、科学性 47

四、实践性 48

五、前瞻性 49

六、人本性 49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支持 51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理论定位 51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52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定位 55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 64

一、主张“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64

二、主张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 66

三、主张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做彻底的批判 70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5

一、树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生态价值观 75

二、正确认识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77

三、正确发挥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79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局限 80

一、对市场的生态批判的绝对性 81

二、对技术的生态构想的模糊性 81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现路径的空想性 82

第四章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 83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生态问题 83

一、全球化的内涵 84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问题 87

三、从全球变暖案例透视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影响 89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中的资本主义生态问题 92

一、资本主义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 92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因及其启示 94

三、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97

四、资本主义解决生态问题过程的反思 102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 103

一、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过程 104

二、苏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 109

三、苏联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111

第四节 全球化解决生态问题背景下的中国战略思考 113

一、我国参与生态问题全球治理的实践活动 113

二、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应对策略 11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 116

第一节 党的十六大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11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初步探索 116

二、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六大的深入发展 118

第二节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完善 1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背景及阶段性 12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125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 133

一、价值观念的生态化 134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135

三、经济发展的生态化 136

四、消费模式的生态化 137

五、科学技术的绿色化 138

六、生态制度的保障性 13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其战略意义 14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14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4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148

第六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152

第一节 创建绿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152

一、创建绿色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52

二、创建绿色企业面临的困境 153

三、创建绿色企业的路径选择 154

第二节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158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159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 161

三、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撑体系 163

第三节 以绿色消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67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与特征 167

二、推行绿色消费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69

三、我国推行绿色消费面临的困境 170

四、我国推行绿色消费的对策 171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182

一、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 182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88

三、完善经济政策 190

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 193

第五节 以生态文化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195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195

二、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98

三、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 200

第六节 以生态文明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3

一、以生态文明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03

二、以生态文明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 205

后记 211

参考文献 2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