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  1909-1958
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  1909-1958

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 1909-1958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川撰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1089691
  • 页数:178 页
图书介绍:现代学者李源澄(1909-1958),先后受业于蒙文通、廖平、章太炎等大家,通经史,著有《诸子概论》、《学术论著初稿》、《经学通论》、《秦汉史》等,学术颇受时人推崇。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先后在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58年被划为右派,身心受创而病逝。李源澄是一位尚未受到当今学术界应有重视的蜀学大师,相关研究著作与文章寥寥。本书作者多年致力于李源澄研究,多方搜寻有关资料,根据有限的资料及李先生友朋日记等,编此年谱长编,为读者勾勒出这位几近为人遗忘的学者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上一篇:意大利ENJOY下一篇:魏书 志 42
《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 1909-1958》目录

李源澄先生年谱长编(1909—1958) 1

早年篇(1909—1936) 1

公元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 先生出生 1

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一岁 2

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二岁 3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 五岁 4

公元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 八岁 4

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 九岁 4

公元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 十岁 4

公元1921年(民国十年,辛酉) 十二岁 5

公元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 十三岁 5

公元1923年(民国十二年,癸亥) 十四岁 6

公元1924年(民国十三年,甲子) 十五岁 7

公元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十六岁 7

公元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 十八岁 8

公元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 十九岁 8

公元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 二十岁 9

公元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 二十一岁 11

公元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 二十三岁 11

公元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二十四岁 13

公元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戌) 二十五岁 15

公元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 二十六岁 16

公元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二十七岁 23

中年篇(1936—1949) 27

公元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 二十七岁 27

公元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二十八岁 29

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 二十九岁 35

公元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 三十岁 41

公元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 三十一岁 43

公元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 三十二岁 47

公元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 三十三岁 53

公元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 三十四岁 57

公元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 三十五岁 59

公元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 三十六岁 64

公元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三十七岁 69

公元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 三十八岁 82

公元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 三十九岁 90

公元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己丑) 四十岁 96

后期篇(1950—1958) 99

公元1950年(庚寅) 四十一岁 99

公元1951年(辛卯) 四十二岁 102

公元1952年(壬辰) 四十三岁 110

公元1953年(癸巳) 四十四岁 115

公元1954年(甲午) 四十五岁 116

公元1955年(乙未) 四十六岁 118

公元1956年(丙申) 四十七岁 119

公元1957年(丁酉) 四十八岁 122

公元1958年(戊戌) 四十九岁 129

篇后余编 137

公元1959年 137

公元1960年 137

公元1961年 138

公元1962年 138

公元1963年 138

公元1964年 138

公元1973年 139

公元1980年 139

公元1987年 140

公元1991年 140

公元1994年 140

公元2004年 140

公元2006年 141

公元2007年 142

公元2008年 143

公元2010年 144

附录一 李源澄著述目录 145

附录二 李源澄《学习实践论后对历史学的体会》 156

附录三 李源澄《秦汉史》钱穆序 161

附录四 《吴宓日记续编》所载李源澄遗物处理简况 164

附录五 李源澄家族亲属树状图 168

李源澄家族主要人物简历 169

附录六 李守之访谈录 171

后记 1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