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泽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0171562
  • 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专著包括社会政策和政策过程理论的最新的理论进展、理论建构方式及逻辑,社会政策范式的经典论述、话语实践和学术路径;社会政策范式的解释性框架、核心概念、理论命题与方法论基础;中国社会政策的主要论域、知识谱系和解释传统;基于中国语境、多重逻辑下的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实践、政策文本变迁与话语特征;国家调整农民工政策的实践理性、策略空间和行动框架;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过程中的农民工的个体化策略、行动逻辑和行为理性;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与社会后果;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的评估技术、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对策性的研究。专著在对社会政策最前沿理论的吸收、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从个体行为、生活质量、社会质量、社会发展四个层面开拓性地提出了社会政策影响的新的评估体系,并在坚持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准则和理论建构方法和范式的基础上,在当代中国社会政策范式中首次引进了社会政策过程、实践理性、社会理性、生活质量、社会质量、可持续生计框架、空间政治、底层生态、道德判断的实践、人性秩序建构等话语表达,构建了一种新的和突破性的社会政策理论架构、新的社会政策评估体系和新的政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6

三、研究思路与解释立场 35

四、研究设计 40

第二章 政策过程与社会影响评估:框架、理论建构与方法 53

一、社会政策研究范式:谱系结构与知识的建构逻辑 53

二、政策过程:社会政策的中层理论及其解释路径 62

三、政策过程的理论基础:理论建构方式及其逻辑 70

四、政策过程:解释变量、知识框架与新的问题域 75

五、政策过程的社会影响评估:评估方法与技术 96

第三章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政策文本、话语变迁与特征 107

一、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与政策文本分析 107

二、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绎脉络:调整过程与文本实践 112

三、农民工社会政策:政策体系的文本特征与实践路径 133

第四章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政策实践与策略空间 148

一、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和策略:基于实践社会学的解释路径 149

二、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多重逻辑下的实践策略与建构方式 164

三、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理性秩序建构、结构性不平等与实践逻辑 175

四、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实践的理性逻辑、策略空间与政策选择 197

第五章 农民工政策与社会影响:基于个体行为维度 214

一、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基于个体行动的逻辑过程 214

二、农民工社会政策认知状况、行为过程及其相关性 218

三、政策调整与社会影响:社会网络的封闭性与行为选择 242

四、政策调整与社会影响:社会分类、群体符号边界与污名化 261

五、政策调整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自我认同与身份建构 285

六、政策调整与市场中的底层行为:市场的社会逻辑与个体行为 294

第六章 农民工政策与社会影响:基于生活质量维度 300

一、相关理论及其理论变量: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 301

二、政策调整与社会影响:基于社会质量的农民工日常生活 308

三、社会政策与生活质量:基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 354

第七章 农民工政策与社会影响:基于社会质量维度 372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维度和分析框架 373

二、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社会影响:基于社会质量的研究维度 380

三、政策过程与社会影响:社会地位变迁与农民工社会分层想象 424

第八章 农民工政策与社会影响:基于社会发展维度 451

一、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与认识判断 453

二、社会发展的话语过程和实践策略:农民工流动与中国城市发展 458

三、政策调整与农民工进城:社会结构变迁与乡村社会发展 475

第九章 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空间政治、底层生态与秩序建构 491

一、空间的社会逻辑:基于社会空间的研究范式 492

二、农民工与空间政治:底层社会、空间实践与行动策略 500

三、空间政治与底层生态:底层社会、行动过程与秩序建构 507

四、空间政治:底层社会的空间实践与策略 520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社会政策转型与发展 541

一、国家调整农民工社会政策及其社会影响:研究发现和经验命题 541

二、农民工与社会政策调整:现实与挑战 550

三、最新进展及现实关注:基本理念和实践框架 552

四、社会政策变迁: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政策议题 560

参考文献 565

后记 5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