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生作文技法130例
中学生作文技法130例

中学生作文技法130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健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3905022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内容提要作文技法是人们从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章写作经验,谁掌握得多,运用得好,谁不但作起文来会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而且作出的文章也会风姿绰约,不同一般。编者根据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叙事和论说(包括议论与说明)两大类文体的总共130多种技法。理论阐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作文实例典型精美,且多为获奖作文。这就不但有利于读者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给大家提供了仿效的范例,对于读者写作知识的丰富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或可有切实的帮助。
《中学生作文技法130例》目录

上编 叙事技法 1

一、情节技法 1

(一)把握情境 1

(二)强化“动作” 4

(三)设置障碍 8

(四)制造悬念 11

(五)安排“发现” 14

(六)运用“抑扬” 17

(七)设计巧合 20

(八)铺排误会 22

(九)巧设伏线 25

(十)妙用虚笔 28

(十一)着力突转 30

(十二)善使意外 33

二、结构技法 35

(一)时序贯穿 36

(二)空间转换 38

(三)时空同步 40

(四)场面组合 41

(五)扇面展开 44

(六)长线穿珠 46

(七)总提分承 48

(八)条块组装 50

(九)点面结合 53

(十)正反对比 55

(十一)因果推迭 57

(十二)剥笋脱壳 59

(十三)层深递进 62

(十四)镜头剪辑 65

(十五)片断联缀 67

(十六)人物圆心 69

(十七)人像展览 72

(十八)内心独白 74

(十九)对话衔接 77

(二十)封套包装 80

(二十一)复沓回环 83

(二十二)颠倒穿插 85

(二十三)意识流动 87

(二十四)开头铺垫 90

(二十五)结处升华 92

三、写人技法 95

(一)外貌表现 95

(二)神态表现 97

(三)行动表现 100

(四)语言表现 103

(五)心理表现 106

(六)幻觉表现 110

(七)梦境表现 113

(八)摹声绘形 116

(九)先声夺人 119

(十)造型表现 121

(十一)细节表现 124

(十二)白描表现 126

(十三)速写表现 128

(十四)特写表现 129

(十五)皴染表现 131

(十六)瞬间印象 134

(十七)性格发展 136

(十八)反常表现 139

(十九)夸张表现 142

(二十)逆境表现 145

(二十一)旋涡表现 147

(二十二)侧面表现 150

(二十三)移形表现 153

(二十四)铺垫表现 156

(二十五)映衬表现 159

(二十六)烘云托月 162

(二十七)环境衬托 164

(二十八)多角度展示 168

(二十九)焦点表现 170

(三十)对比表现 173

(三十一)正衬表现 175

(三十二)反衬表现 178

(三十三)抑扬前显 180

(三十四)抑扬转化 182

下编 论说技法 185

一、论证技法 185

(一)举例论证 186

(二)引用论证 189

(三)归纳论证 192

(四)演绎论证 194

(五)类比论证 196

(六)比喻论证 199

(七)对比论证 201

(八)比较论证 204

(九)并列论证 206

(十)层深论证 208

(十一)分析论证 212

(十二)归谬论证 214

(十三)引申论证 216

(十四)排他论证 218

(十五)因果论证 220

(十六)假设论证 222

(十七)反证论证 225

(十八)辩证论证 227

(十九)正名论证 229

(二十)释义论证 232

(二十一)设靶论证 235

(二十二)欲擒故纵 238

(二十三)先破后立 241

(二十四)先喻后正 245

(二十五)直驳论点 247

(二十六)釜底抽薪 250

(二十七)以毒攻毒 253

(二十八)突破论证 256

(二十九)揭露论证 258

(三十)矛盾论证 260

(三十一)谈古论今 262

(三十二)逻辑指证 265

(三十三)多角度论证 268

(三十四)就事论理 271

(三十五)即物明理 274

(三十六)就材立论 277

(三十七)一事一议 280

(三十八)读后观感 283

二、说明技法 286

(一)定义说明 287

(二)诠释说明 289

(三)举例说明 293

(四)分类说明 297

(五)数字说明 300

(六)引用说明 303

(七)比较说明 306

(八)分解说明 309

(九)比喻说明 312

(十)比拟说明 315

(十一)故事说明 318

(十二)对话说明 321

(十三)概括说明 324

(十四)详细说明 326

(十五)分析说明 330

(十六)描述说明 333

(十七)对比说明 335

(十八)辨误说明 339

(十九)顺序说明 342

(二十)结构说明 345

(二十一)自述说明 3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