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宋文通论
宋文通论

宋文通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枣庄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8083271
  • 页数:1126 页
图书介绍:《宋文通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宋文的专著,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宋文通论》全面系统,既有宋文综论,如关于宋文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宋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宋人论文及其分歧(道与文、骈与散、难与易之争)、宋文总体特征及其对宋代其他文体的影响、宋文对元明清各代文体的影响以及宋文的对外传播等;又有宋文诸体的专论。全书论述不乏创见,如对宋代律赋以及宋代四六文的论述,可谓破旧立新,言出有据,因之也使本书颇具创新性。
《宋文通论》目录
标签:通论

自序 1

一“散文至宋人始是真文字” 1

二 本书的研究范围 4

三 本书撰写经过 9

第一编 宋文总论 11

第一章 宋文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 11

第一节 宋代诸帝的嗜好与宋代文化的繁荣 11

第二节 “不得杀士大夫” 19

第三节 “三教之设,其旨一也” 22

第二章 宋文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5

第一节 “循五代之旧,多骈俪之词”(北宋前期) 25

第二节 “学问议论文章之士莫盛于熙、丰、元、绍”(北宋后期) 39

“熙、丰、元、绍”的作家群 39

曾巩兄弟及其友生 41

王安石兄弟及其友生 47

三苏父子及其后代 52

三苏师友及其门人 57

史学家文善论时政得失 70

理学家文多质直 72

朔党之人长于章奏 76

其他北宋后期作家 77

第三节“文章之士”与“道学之儒”(南宋前期) 78

南宋初年文坛的主流 78

四六文名家辈出 84

“文章之士”多崇苏 101

“道学之儒”多崇程 109

第四节“体格卑弱,好博务新”(南宋后期) 119

庆元伪学之禁 120

南宋后期的散文 122

南宋后期的四六文 138

第三章 宋人论文及其纷争 143

第一节 文道之争 143

第二节 骈散之争 180

第三节 难易之争 192

第四节 宋代科举与宋代文论 208

宋初“但以诗赋进退” 208

神宗朝罢诗赋而专以经义策论取士 210

北宋后期的反复 212

南宋恢复诗赋、经义取士,终宋之世未再变 215

制科废置不常而得人较多 216

宋代科举制度的功过 219

第五节 宋代总集与宋人论文 225

第六节 其他文论作品 236

第二编 宋代辞赋通论 252

第四章 宋代的骚体辞与骚体赋 253

第一节 骚体辞的不同称谓 253

第二节 骚体辞的丰富题材 258

第三节 骚体辞的艺术特色 264

第四节 辞与赋通:骚体赋 266

第五章“事皆实录”的仿汉大赋 279

第一节 宋人对汉代大赋的看法 279

第二节 宋代仿汉大赋的内容 283

第三节 宋代仿汉大赋的艺术特色 291

第六章 骈赋仍为宋赋大宗 295

第七章 “去取予夺”决于律赋 322

第一节 “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 322

第二节 “赋者古人规谏之文” 325

第三节 “非学优才高不能当” 327

第四节 “步武前贤,犹存唐人矩矱” 331

第五节 “横骛别趋而偭唐人之规矩” 336

第八章 “文赋尚理而失于辞” 340

第一节 文赋是继俳赋、律赋之后的一种新兴赋体 340

第二节 新兴文赋虽间用骚、骈,但以单行散句为主 343

第三节 文赋是北宋古文革新的产物 346

第四节 文赋从未成为赋的主体 356

第五节 文赋未成气候的原因 364

第三编 宋代四六文通论 366

第九章 文章利病,不在奇偶 366

第十章 宋代诏令 372

第一节 诏 373

第二节 诰 378

第三节 制 380

第四节 命令、戒敕与喻告 391

第五节 赦文(德音) 393

第六节 册文 395

第七节 御札御笔 396

第十一章 公牍 399

第一节 国书 399

第二节 羽檄 402

第三节 露布 403

第四节 移 405

第五节 判 407

第十二章 宋代的表 409

第一节 表及其各种变体 409

第二节 所用既殊,其辞各异 411

上尊号表、庆贺表 411

进文、进书表 413

谢表 417

辞免表 428

乞表 430

遗表 435

游戏之作 438

第三节 表以陈情,文贵得体 439

第十三章“开陈其意”之启 444

第一节 书启之异同 444

第二节“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 448

求见 449

致谢 449

祝贺 451

答启 454

第三节 宋启风格之演变 455

第四节 启贵直抒真性情 461

第五节 用典贵贴切 463

第六节 行文须得体 470

第七节 语言贵平易流畅 476

第十四章 其他各体四六文 479

第一节 乐语(致语) 479

第二节 上梁文 485

第三节 祈谢文 488

青词 488

祝文 491

第四节 连珠 492

第五节 楹联 495

第四编 宋代韵文通论 497

第十五章 箴是规讽之文 497

第一节 官箴 498

第二节 私箴 501

第十六章 铭题于器,有戒有赞 503

第一节 铭之题材无所不包 503

第二节 铭文形式多种多样 515

第十七章 颂惟典雅,辞必清铄 522

第一节 颂与偈 522

第二节 “立言不可不慎” 523

第三节 借颂为讽 526

第四节 东坡之颂多游戏之言 528

第五节 山谷之颂多变体 530

第十八章 赞贵赡丽宏肆 533

第一节 先贤、名臣、隐逸赞 533

第二节 画赞 540

第三节 赞文形式多种多样 546

第十九章 哀祭文 549

第一节 祭文多为悼念亲友而作,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 550

第二节 祭文有押韵、不押韵之别 566

第三节 祭文有骚、骈、散的不同 568

第五编 宋代散文通论 576

第二十章 宋代的论说文 576

第一节 政论 577

第二节 经论 605

第三节 史论 612

第四节 说“与论无大异” 627

第五节 “近世多尚字说” 635

第六节 论说文的其他称谓 644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杂记文 653

第一节 总论 653

第二节 杂记文“所以记杂事者” 658

建筑物记 658

学记 720

山水记 728

书画记 735

第三节 宋代杂记文的艺术特色 741

“形容之妙,如丹青画图” 741

“如绮锦縠文,细细回环” 749

语言“简古而多深沉之思” 752

“小题从大处起议论” 757

宋人常“破体为记” 761

第二十二章 宋人书信 779

第一节 受书对象 779

第二节 书信内容 790

论政 790

论学 801

书怀 803

致谢 805

第三节 宋代书信的艺术特色 808

第四节 书信的其他称谓 820

第二十三章 宋代的赠序文 828

第一节 以序名篇的文章有多种文体 828

第二节 赠序文的标题 829

第三节 赠序文的内容 832

第四节 赠序文的结构 843

第五节 赠序文的婉转手法 844

第二十四章 宋代的书序和篇序 850

第一节 书序与篇序 851

书序 851

篇序 863

第二节 自序与他序 865

第三节 序的内容 867

论文评文 867

论诗评诗 878

论词评词 890

序人与评人 893

第四节 序的艺术特色 895

第二十五章 宋人题跋 901

第一节 题跋的称谓 901

第二节 专书题跋与单篇题跋 905

第三节 题跋内容 908

第四节 题跋的艺术特色 929

第二十六章 宋人的传状碑志 945

第一节 传 945

自传 946

他传 951

传异 962

史传 966

第二节 行状 968

第三节 碑 973

第四节 墓志铭 986

墓志铭及其变体 986

墓志铭的是是非非多有争论 987

墓志铭的形式多种多样 996

砖铭、阡表、墓表与墓碣 1015

第二十七章 宋人的诗话、词话、文话、笔记、小说、戏剧和语体文 1021

第一节 诗话、词话与文话 1021

第二节 笔记 1036

第三节 宋代的文言小说与话本 1043

第四节 宋杂剧与南戏 1048

第五节 宋代的语体文 1050

第六编 宋文的总体特征及其影响 1052

第二十八章 宋人理想同现实的矛盾 1052

第二十九章 宋人的忧患感、悲凉感、旷达感 1065

第三十章 宋文的艺术特征 1071

第一节 旧有文体的新变与新兴文体的开拓 1071

第二节 结构严谨与自由驰骋 1074

第三节 议论风生,形象生动 1080

第四节 文派林立,风格多样 1086

第五节 繁冗与简洁 1092

第三十一章 宋文的影响 1096

第一节 宋文对宋诗、宋词等其他文体的影响 1096

第二节 宋文对元、明、清各代的影响 1097

第三节 宋文的对外传播 1103

主要参考书目 11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