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卫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8115248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讨论三个基本问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这样四方面内容、四方面内容如何为这个目的服务?对此的解答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马克思主义提供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精神动力,荣辱观提供理想人格。其中共同理想回答“往哪里走、怎么走”,其他三者回答“需要什么条件”作保障。这样,三者有如鼎之三足,共同拱起共同理想这个大鼎。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这样四方面内容的原因;本书第三至第六章则讨论四方面内容如何为这个目的服务,其中每章按照“价值判断──为什么、方位认定──是什么、路径选择──怎么办”三个基本逻辑要素和程序进行论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目录

导言 1

一、研究对象 1

二、本领域研究现状述评 3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0

四、研究主旨和主要内容 11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3

六、研究意义 15

第一章 民族复兴与国家意识形态 17

第一节 民族复兴与国际环境 17

一、当今世界的基本形势 17

二、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机遇与挑战 20

第二节 民族复兴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 29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根本使命 29

二、历史使命和发展战略措施 30

第三节 民族复兴需要国家意识形态 44

一、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出现 44

二、意识形态的实质与功能 50

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58

第二章 价值多元化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 66

第一节 价值多元化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66

一、价值多元化时代需要核心价值观 66

二、核心价值观要把握时代问题 72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把握四个问题 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与“体系” 7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以配当“核心” 7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以配当“体系” 83

第三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88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88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94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1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05

第一节 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 105

一、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共同理想 106

二、传统社会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来源 11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共同理想的现实依据 12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必由之路 123

第二节 作为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的历史任务 13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155

一、思想路线与基本路线:法宝与生命线 15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纲领 157

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思想 16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70

第一节“老祖宗不能丢” 170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70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 177

第二节 民族复兴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180

一、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中国化 181

二、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中国化 19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 218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由:解答时代课题 218

二、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3

第五章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232

第一节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232

一、民族精神成为近代伟大变革的强大动力 232

二、时代精神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234

第二节 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235

一、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 236

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提供生存力与进取力 251

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为中华民族提供凝聚力与和谐力 262

第三节 时代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271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71

二、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76

三、创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80

第六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 295

第一节 民族复兴和人格要求 295

一、社会发展与人格关系 295

二、社会转型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299

三、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3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303

一、作为人格理想的荣辱观 303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306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民族复兴奠定人格基础 3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 333

一、理性自觉与意志自愿 333

二、建立“善”的社会制度 335

三、传承与借鉴 337

结语 342

参考文献 355

后记 3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