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习能力培养全书  上
学习能力培养全书  上

学习能力培养全书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祖社,高长梅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04716235
  • 页数:653 页
图书介绍:暂缺《学习能力培养全书》简介
《学习能力培养全书 上》目录

学习理论基础篇 3

第一章 学习的科学概念 3

第一节 什么是学习 3

一、广义的学习 3

二、狭义的学习 4

第二节 学习的内在因素 5

一、人的整体发育与学习 5

二、神经系统是学习的主导因素 6

第三节 学习的作用、价值及功能 13

一、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 13

二、学习在人的发展中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4

三、人以学为本,教以学为本 16

四、荀子关于学习作用的论述 18

五、学习的价值观 19

六、学习在人们生活实践中的五大功能 20

第二章 学习理论 23

第一节 学习的认知发现说 23

第二节 学习的意义接受说 25

第三节 学习的联结——认知说 26

第四节 学习的“双因素”结合论 27

一、“双因素”结合论的基本内涵 27

二、“双因素”结合论的理论基础 28

三、“双因素”结合论的意义 29

第五节 学习理论研究的现状 29

一、行为生物学与行为生理的研究 30

二、实验心理学及认识论的研究 30

三、对学习记忆研究的展望 36

第三章 中西学习思想概论 37

第一节 中国学习思想 37

一、中国古代学习思想 37

二、中国近现代学习思想 42

第二节 西方学习思想概述 44

一、古代——近代西方学习思想 44

二、现代西方学习理论两大流派 48

第三节 国内外学习理论的研究动向 50

一、我国当代学习理论的研究动向 50

二、西方学习理论的研究动向 52

第四章 学习的过程 54

第一节 知识学习过程 54

一、知识和知识学习过程概述 54

二、知识学习过程的结构模式 55

第二节 技能学习过程 58

一、技能和技能学习过程概述 58

二、技能学习过程的结构模式 59

三、技能与练习 60

第三节 品德学习过程 61

一、道德和品德概述 61

二、品德学习过程的结构模式 62

附:论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64

一、学习过程研究 64

二、学习规律研究概述 67

三、学习的基本规律管窥 72

第五章 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78

第一节 智力因素与学习 78

一、智力概述 78

二、智力因素与学习 79

三、智力与学习的关系 82

第二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83

一、非智力因素概述 83

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83

附:学习心理与学习道德 85

一、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85

二、论学习的需要、态度和兴趣 89

三、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95

四、学习动力开发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103

五、学习道德初探 107

第六章 学习的基本规律 112

第一节 学思并进律 112

一、学习知识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 112

二、积极思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 113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思的关系 114

第二节 智能转化律 115

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具有一致性 115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又有差异性 116

三、知能转化的基本条件 116

第三节 知情结合律 118

一、知识、智能和情感的密切联系 118

二、知与情的区别 118

三、知情结合的基本条件 119

第四节 知行统一律 119

一、学习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120

二、实践是学习的基本途径 120

三、学习理论与实践并重 121

第五节 德业相辅律 122

一、掌握知识有助于思想品德修养 122

二、思想品德对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积极作用 123

三、实践活动是德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基础 123

第七章 学习的内在机制 125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25

一、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25

二、确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126

第二节 学习态度 128

一、学习态度的类型和自我评价 128

二、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130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动态结构模式 131

第四节 学习动机 132

一、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动机 132

附:学生学习动力的十大因素及其培养 133

附:激发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135

附:激励学生学习的二十四条教学策略 137

运用学习测定激励动机的三条策略 139

第八章 学习的原则 141

第一节 目的方向性原则 141

一、目的方向性原则的含义 141

二、目的方向性原则的依据 141

三、按照一定学习目的和主攻方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142

第二节 学用一致原则 143

一、学用一致原则的含义 143

二、学用一致符合学习者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习目的在于运用的要求 143

三、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4

第三节 学而时习原则 144

一、学而时习原则的含义 144

二、学而时习原则是由学习的特点及其本质所决定的 145

三、学而时习原则的基本要求 145

第四节 博约结合原则 146

一、博约结合原则的含义 146

二、博约结合的辩证关系 146

三、博约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47

第五节 继承创新原则 147

一、继承创新原则的含义 147

二、继承是学习的基础,创新才是学习的目的 147

三、提倡创造性学习,改变适应性学习 148

第九章 个体学习基本理论 149

第一节 个体学习的外在环境 149

一、社会大环境 149

二、学校小环境 154

三、家庭具体环境 158

第二节 个体学习效率的增进 162

一、科学用脑 163

二、合理运筹时间 165

三、避免有害刺激 167

四、做学习中的有心人 170

第十章 中小学生学习概论 175

第一节 学生学习特点 175

一、学习安排的计划性 175

二、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175

三、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 175

四、学习结果的高效性 175

第二节 学生学习观 175

第三节 学生学习活动结构系统 176

第四节 学生与学习环境 176

第五节 小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 177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77

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177

三、小学学习学 177

四、小组学习 178

第六节 中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 178

一、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178

二、中学生的学生要素及其优化组合 178

三、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179

四、中学学习学 179

学习能力培养篇 183

第一章 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83

第一节 能力发展概述 183

一、什么是能力发展 183

二、不同年龄阶段能力发展速度的研究 184

三、能力发展的核心是思维的发展 184

四、教育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185

第二节 能力发展的条件 186

一、关于能力发展条件的争论 186

二、正确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86

三、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源泉 188

第三节 能力发展的动力 189

一、什么是能力发展的动力 189

二、需要是能力发展内部矛盾中新的活跃的一面 190

三、原有能力水平是能力发展内部矛盾中比较稳定的一面 190

四、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的对立统一是能力发展的动力 190

五、教育要求与能力发展内部矛盾的关系 191

第四节 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几个特点 192

一、什么是学生的认识能力 192

二、认识能力与注意 192

三、认识能力与课堂行为 192

四、认识能力与教师的态度 193

五、年龄与能力的自我评价 193

六、认识活动类型的分析 193

第五节 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194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94

二、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 196

三、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 198

第六节 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198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98

二、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199

三、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发展 200

第二章 中小学生学习素质与能力培养 203

第一节 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203

一、积极性自我概念的培养 203

二、学习中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205

第二节 学习人格培养 207

一、养性与乐学 207

二、顽强的学习意志 207

三、自尊与乐学 208

附:关于学习的意志(摘编) 209

附: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精神的学习者 212

第三节 学习情绪培养 215

一、认识从情感对思维活动的影响 215

二、认识从情感对意志行动的影响 215

三、认识从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215

四、认识从情感对生理的影响 215

第四节 学习习惯的培养 216

一、内容 216

二、方法 217

附:魏书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五步程式和方法 218

附:良好的学习习惯:34件必做的事 220

附:杭州市中学生学习常规 223

附:西北师大附中学生学习细则 224

附:西北师大附中学生课堂常规 226

附:西北师大附中学生学风达标教育考核细则 227

第五节 学习能力培养 231

一、学习能力培养的纵向序列 231

二、学习能力培养的横向序列 233

第六节 发挥学习潜能 234

一、学习潜能存在的客观基础 234

二、学习潜能的主要特点 234

三、发挥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 235

附:提高学习效率的六条策略 236

第七节 学习中的焦虑疲劳不良反应及对策 239

一、中学生学习焦虑异常的典型表现 239

二、学习与疲劳关系的方程式 241

三、学习疲劳及其对策 242

附:“彼得·潘”病症及其对策 243

第三章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246

第一节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大意义 246

一、发展智力 246

二、培养能力 247

第二节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248

一、感知能力的培养 248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 249

三、注意力的培养 252

四、理解能力的培养 255

五、记忆能力的培养 256

第三节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65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265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 266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268

第四节 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 272

一、课堂听讲能力的培养 272

二、课堂笔记能力的培养 275

第五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78

一、预习能力的培养 278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280

三、复习能力的培养 287

四、笔记能力的培养 290

五、积累资料能力的培养 298

第六节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02

一、应用能力的培养 302

二、作业能力的培养 305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 308

四、实验能力的培养 315

五、操作能力的培养 317

第七节 培养学习能力的其它要素 319

一、争分夺秒 319

二、锲而不舍 320

三、劳逸结合 321

第四章 中小学生语文能力与培养 324

第一节 语文能力的结构 324

一、对语文能力的理解 324

二、语文能力和言语过程 325

三、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325

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性 326

五、语文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328

第二节 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328

一、学生语文能力随年龄增长、年级升高而发展 328

二、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329

三、思维能力发展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 330

第三节 中小学生听话能力发展与培养 330

一、听话能力的心理要素 330

二、听话能力的发展 331

三、听话能力的培养 331

第四节 中小学生说话能力发展与培养 332

一、说话能力的心理要素 332

二、说话能力的发展 332

三、说话能力的培养 333

第五节 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培养 334

一、阅读能力的心理要素 334

二、阅读能力的发展 335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337

第六节 中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与培养 338

一、写作能力的心理要素 338

二、写作能力的发展 338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 339

第五章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与培养 341

第一节 数学能力及结构 341

一、什么是数学能力 341

二、数学能力结构的几种观点 342

三、数学能力结构分析 343

四、概括是数学能力结构的基础 345

第二节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345

一、数学概括能力的发展 345

二、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347

三、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349

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350

第三节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52

一、培养观察力,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 352

二、重视逻辑思维训练,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54

三、以培养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355

第六章 非智力因素与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358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能力关系 358

一、非智力因素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358

二、培养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359

第二节 需要与动机 360

一、什么是需要 360

二、需要层次理论 361

三、需要的种类和意义 362

四、什么是动机 362

五、学生的学习动机 363

六、动机强度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364

七、成就动机与焦虑 364

八、好奇心和表扬与批评 366

第三节 兴趣与理想 366

一、兴趣 366

二、理想 368

第四节 气质与性格 369

一、气质 369

二、性格 370

第五节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71

一、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71

二、制定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72

三、在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72

四、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373

第七章 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374

第一节 能力发展个别差异概述 374

一、什么是能力的个别差异 374

二、能力发展个别差异分析 375

第二节 超常儿童与培养 377

一、什么是超常儿童 377

二、关于超常儿童的研究 377

三、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379

四、超常儿童的培养与教育 379

第三节 智力落后儿童与教育 381

一、什么是智力落后儿童 381

二、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研究 381

三、各级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 382

四、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 383

五、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 383

六、班级中智力较差儿童的教育 384

第四节 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心理分析 385

一、学习成绩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385

二、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类型 385

三、学生成绩不良原因的心理分析 386

四、对成绩落后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87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87

第八章 学生学习能力测量与评价 389

第一节 能力测量与评价概述 389

一、什么是能力测量 389

二、什么是能力评价 390

第二节 能力测验 391

一、能力测验的产生和发展 391

二、中小学生能力测验的特点和方式 395

三、能力测验实施的要求 396

第三节 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400

一、教学评价对能力培养的意义 400

二、确定能力培养的目标 400

三、形成性评价与反馈——矫正机制 401

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402

第四节 归因理论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404

一、归因理论对分析学生学习活动的意义 404

二、归因与能力发展和培养 405

附: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 406

一、讲究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406

二、中小学学习方法研究与能力培养 411

附:学生智能的培养方法 416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16

一、如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416

二、怎样培养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 417

三、要培养良好的观察类型 418

怎样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学效能 418

一、要使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科学态度 418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418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419

四、提供容易感知的观察材料,各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419

五、要有形象化语言的帮助 420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七种方法 420

应教给学生的几种观察方法 421

把培养能力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 422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的前提 422

二、合理组织学习材料,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的条件 422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的关键 423

四、精心设计练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的保证 423

中学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423

一、什么是观察能力 423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423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425

运用音量变化控制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 427

一、教师机智地变换音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27

二、教师运用短暂的沉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27

三、教师讲到主词时运用高声以避免学生精力分散 427

四、教师通堂课都运用高音量 427

五、运用夸张的声音 427

六、教师沉默顷刻以待维持秩序或回答学生的问题 427

怎样提高记忆能力 428

一、要注意记忆的心理因素 428

二、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 429

培养学生记忆力的种种记忆方法 430

一、图示记忆法 430

二、列表记忆法 431

三、联想记忆法 431

四、歌诀记忆法 432

五、运算记忆法 433

六、奇特联想法 433

七、谐音记忆法 434

八、编写故事记忆法 434

九、比喻记忆法 435

十、定位联想法 436

学习策略与方法篇 441

第一章 学习的类型 441

第一节 条件学习 441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441

二、条件学习过程 442

三、人工条件反射与自然条件反射 444

四、关于多级条件反射与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 444

五、关于阴性条件反射 446

六、系化(动力定型) 448

第二节 师授性学习 452

一、师授性学习的含义 452

二、师授性学习的原则 452

三、师授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454

四、制订学习计划与科学运筹时间 458

第三节 自学 459

一、什么是自学 459

二、自学的特点和优势 461

三、自学的十大纲领 463

四、自学的技能和方法 468

五、如何提高自学效率 477

第四节 科学思维与创造性学习 481

一、科学思维 481

二、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484

三、创造性思维 488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491

第五节 记忆性学习 493

一、记忆的实质、过程与学习 494

二、遗忘的实质、过程与学习 495

三、记忆的种类、指标与学习 498

第六节 记忆能力的培养 499

一、根据程序,有意识记 499

二、明确目标,存心记忆 499

三、掌握知识,理解记忆 500

四、培养兴趣、积极记忆 500

五、分析归纳、系统记忆 500

六、摸准规律、保持记忆 501

七、坚定志气,锻炼记忆 501

八、利用感官,帮助记忆 502

九、不同内容、不同记忆 502

十、注重复习,巩固记忆 502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学习 503

一、模仿学习与观察学习 503

二、潜在学习 504

三、洞察学习 504

四、概念的学习 504

五、学习语言与语言学习 505

第二章 学习方法概念 508

第一节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08

一、学习方法的概念 508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目的、内容的关系 508

三、研究学习方法的意义 509

第二节 学习方法的基本类型 510

一、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510

二、运用创新的学习方法 514

三、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体系 515

第三节 学习利用文献资料的方法 517

一、文献资料的类别 517

二、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 518

三、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519

第三章 科学的学习方法 522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522

第二节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523

第三节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524

第四章 学习策略与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527

第一节 学习策略 527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527

二、学生学习策略构成要素 527

第二节 学习方法 529

一、学习方法的内容 529

二、影响学习方法的因素 530

第三节 学习策略和方法 530

一、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知识“四化”学习法 530

二、创造性学习八法 532

附:天才学生的自主学习者模式 534

附:“追求成功”的学习行为模式 535

附:测验你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537

附:中小学生学法指导 539

一、在中小学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必要性 539

二、中小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及原则 544

三、中小学学生指导的途径、方式或模式 548

四、讲究科学方法,搞好学法指导 554

五、中小学学法指导和研究中的问题及认识 571

六、有关学法指导的实验报告 574

第五章 学习的决窍 583

第一节 课前的心理准备 583

一、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583

二、要善于排除心理干扰 584

三、要心里有底数、有问题 587

四、要有计划、有决策 591

五、要有必需的物质准备 594

第二节 课堂上的自我管理 595

一、怎样集中注意力 596

二、“听”中有哪些学问 600

三、怎样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02

四、怎样与师生搞好心理交流 605

五、提高记忆的秘诀是什么 609

六、观察=看吗?为什么 613

七、怎样长出想象的金翅膀 616

八、怎样使思维的双翅飞翔起来 618

九、怎样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悟性” 622

十、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626

十一、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与自己的个性发展 630

十二、怎样培养学习中的意志力 638

十三、怎样在课堂上展开评价活动 641

十四、课堂学习中的模糊数学意识 644

十五、课堂上有板书好,还是无板书好 647

十六、怎样在课堂学习中手脑并用 6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