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中枢主编;罗中枢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1460306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国情和西部实际,科学总结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的成效与不足,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崇高使命、历史重任,探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从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重构西部自然资源补偿机制、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改善西部民生、推进西部城镇化发展、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西部灾后重建地区科学发展、健全西部干部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确保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的若干对策建议。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章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使命 1

第一节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成效 1

一、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1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3

三、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5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6

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7

六、发展高地雏形初步显现 9

第二节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 11

一、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杂多变时期 1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 13

三、我国已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15

第三节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崇高使命 18

一、优化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18

二、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20

三、构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发展的生态屏障 21

四、提供我国空间结构调整的平台 23

第四节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肩负的历史重任 25

一、协调推进西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26

二、提升内陆地区开放经济发展水平 27

三、缩小西部地区与中部和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29

四、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互动共荣的发展格局 29

第五节 履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历史使命的若干对策建议 31

一、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 31

二、加快构建西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 32

三、完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补偿机制 32

四、着力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 33

五、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开放水平和开发层次 33

第二章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35

第一节 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35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35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衡量指标 36

三、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背景 37

第二节 世界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历程与主要模式 38

一、世界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历程 39

二、世界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模式 41

第三节 西部产业体系发展成效 47

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47

二、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50

三、人力资本发展态势良好 51

四、可持续发展状况不断改观 52

第四节 西部产业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54

二、尚未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57

三、人力资本积累不充分 59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不足 61

第五节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 62

一、发展定位和目标 62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原则 64

三、政策建议 66

第六节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73

一、科学的产业规划 73

二、合理的要素配置 74

三、健全的人才支撑 75

四、完善的政策保障 76

第三章 西部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77

第一节 西部地区资源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77

一、西部资源储量与分布特征 78

二、西部资源开发的历史回顾 84

三、西部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89

第二节 西部地区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现状 93

一、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内涵及利益相关者界定 93

二、我国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创建及沿革 95

三、现行资源利用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97

第三节 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3

一、西部地区资源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二、西部资源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5

第四节 合理的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缺失的后果 109

一、不利于经济增长 109

二、对发展低碳经济构成风险 112

三、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利用与耗竭 113

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15

第五节 重构西部资源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116

一、尽快修订《矿产资源法》,合并现有主要矿产资源税费,建立权利金制度 116

二、瞄准补偿对象,简化补偿程序,尽快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补偿金分配制度 117

三、设立专项基金,解决矿产资源补偿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区域性突出问题 118

四、调整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探索生态建设产业化道路 119

五、加强东西部区域合作,推进绿色GDP核算体系建设 119

第四章 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研究 121

第一节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开放成效评估 121

一、开放成效概述 121

二、开放成效评估 122

第二节 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的意义和内容 123

一、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的背景 123

二、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124

三、建设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内容 124

第三节 西部与周边地区开放研究 126

一、西部与南亚地区开放 126

二、西部与中亚地区开放 129

三、西部与东南亚地区开放 132

四、西部与东亚地区开放 135

第四节 西部与其他地区开放与经济一体化 139

一、西部与美国经济的互动 139

二、西部大开发与欧盟经济的互动 141

三、空中走廊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142

第五节 西部与东部的互动发展 143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143

二、泛长三角区域合作 145

第六节 西部的内部开放 147

一、西部的省际开放 147

二、西部各省的内部开放 148

第七节 西部开放型经济的政策建议 151

一、增强西部开放意识 151

二、完善西部再分配机制建设 152

三、注重“六个并重” 153

四、加强西部区域经济合作 156

第五章 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59

第一节 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59

一、促进西部从耗能式到生态式发展 159

二、促进西部从资源式到文化式发展 160

三、有助于提升西部文化软实力 161

四、有助于减轻西部就业压力 162

第二节 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63

一、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63

二、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67

第三节 提升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172

一、提升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能力的总对策 172

二、建设动漫产业高地的对策 175

三、建设国际旅游特区的对策 180

四、建设西部会展业中心 183

第六章 西部开发民生问题研究 185

第一节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民生影响的评估 186

一、评估方法 186

二、西部开发对西部民生基本面影响的评估 190

三、西部开发对西部主要民生资源影响的评估 198

四、西部开发对城乡居民现代化的影响 203

五、西部开发对人力资源和文化生产影响的评估 207

六、西部开发对城乡劳动者流动的影响 215

七、西部开发对西部人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217

第二节 西部民生现状与主要问题 221

一、21世纪初西部民生的现状分析 221

二、21世纪初西部民生的主要问题 223

第三节 改善西部民生的对策建议 226

一、各项政策和投入应建立社会评估机制 227

二、以社会安全网建设为中心,统筹扶贫工作 228

三、以农村住房建设为着力点推进西部城镇化 230

四、夯实惠及民生的微型工程 233

五、构建统筹城乡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234

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237

第七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 239

第一节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效 239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239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45

三、城镇环境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247

第二节 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248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8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制度障碍 259

第三节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262

一、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262

二、着力推进城市群建设,逐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263

三、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夯实城镇发展基础 265

四、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 266

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增强城镇环境承载能力 267

六、着力加快制度创新,为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68

第八章 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 271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效与阶段特性 272

一、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与阶段性特征 272

二、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效与阶段性特征 273

三、文化发展方面的成效与阶段性特征 274

四、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效与阶段性特征 275

五、社会稳定方面的成效与阶段性特征 276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意义 277

一、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77

二、快速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落后现状的必要举措 278

三、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 279

四、补偿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整个国家作出的贡献 280

第三节 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 282

一、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落后于内地,生产生活起点低,民生问题最为突出 282

二、基础设施与内地差距很大,发展缺乏支撑,贯通全国的渠道狭窄 284

三、生态保护区与贫困地区的空间叠加,“治贫”与“保环”任务艰巨 285

四、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复杂 286

五、社会稳定与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但社会发展能力低,发展环境差 287

第四节 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 287

一、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88

二、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289

三、促进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 292

四、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贫开发 295

五、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普遍建立对口援助—合作机制 296

六、对民族“直过区”实施更加特殊的政策 297

第九章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的科学发展研究 299

第一节 汶川特大地震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299

一、地震对生态的影响 299

二、地震对经济的影响 300

三、地震对社会的影响 301

第二节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的现状及问题 303

一、生态重建的现状及问题 303

二、经济重建的现状及问题 304

三、社会重建的现状及问题 305

第三节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科学发展的意义 307

一、灾区高碳重建的危害 307

二、灾区社会亚稳定危害 308

三、灾区科学发展的意义 309

第四节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低碳发展模式 310

一、灾区低碳重建理论内涵 310

二、生态系统低碳发展模式 311

三、经济系统低碳发展模式 314

四、社会系统低碳发展模式 319

第五节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亚稳定排解模式 324

一、参与重建各方力量统筹模式 325

二、基层社区共建共治统筹模式 326

三、灾区和谐社会环境统筹模式 328

第六节 西部灾后重建地区科学发展的建议 329

一、实施低碳发展的建议 330

二、维护社会稳定的建议 333

第十章 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研究 337

第一节 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的必要性 337

一、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是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需要 338

二、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是维护西部地区稳定和谐的现实需要 340

三、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 341

四、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 342

第二节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及对干部能力的要求 343

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及对干部能力的特殊要求 343

二、西部地区人口状况及对干部能力的特殊要求 345

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对干部能力的特殊要求 346

四、西部地区民族构成特征及对干部能力的特殊要求 348

五、西部地区边疆区位特征及对干部能力的特殊要求 349

第三节 当前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351

一、干部考核评价标准针对性不强 351

二、干部考核评价方法科学性不强 353

三、干部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不规范 354

第四节 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5

一、现有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355

二、构建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与基本思路 358

三、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说明 359

四、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步骤与方法 364

第五节 健全西部地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369

一、确立考核评价基本原则 369

二、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和程序 371

三、合理设置干部考核评价主体的类型 377

四、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反馈机制 380

五、合理运用考核成果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