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梅州市梅江区志  1988-2000
梅州市梅江区志  1988-2000

梅州市梅江区志 1988-2000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梅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14402629
  • 页数:772 页
图书介绍:
《梅州市梅江区志 1988-2000》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8

第一篇 区域 建置 32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32

第一节 地理位置 32

第二节 境域 32

第二章 建置 行政区划 32

第一节 建置沿革 32

第二节 行政区划 33

第三章 乡镇 办事处 36

第一节 长沙镇 36

第二节 三角镇 39

第三节 东郊镇 41

第四节 西郊镇 44

第五节 城北镇 46

第六节 江南办事处 48

第七节 金山办事处 51

第八节 城西办事处 53

第九节 东山办事处 55

第十节 五洲办事处 56

第二篇 自然环境 资源 58

第一章 自然环境 58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58

第二节 土壤 植被 59

第三节 水文 60

第四节 气候 61

第五节 自然灾害 64

第二章 自然资源 6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66

第二节 矿藏资源 66

第三节 水资源 67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 68

第五节 旅游资源 70

第三篇 人口 计划生育 72

第一章 人口 72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密度 7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3

第三节 人口构成 73

第四节 家庭 婚姻 75

第五节 民族 76

第六节 主要姓氏 76

第二章 计划生育 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9

第二节 生育节育政策 90

第三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91

第四节 计划生育管理 93

第五节 人口计划统计 96

第六节 计划生育服务 97

第四篇 经济综述 99

第一章 经济发展状况 99

第一节“七五”计划后期(1988~1990) 99

第二节“八五”时期(1991~1995) 101

第三节“九五”时期(1996~2000) 102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104

第一节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104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6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108

第四节 财政体制改革 111

第五节 金融体制改革 112

第三章 综合经济结构 113

第一节 经济总量 113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15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116

第五篇 城乡建设 118

第一章 城市建设 11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8

第二节 城市规划 118

第三节 市政建设 121

第四节 公共事业建设 131

第五节 城市建设管理 134

第二章 村镇建设 135

第一节 村镇规划 135

第二节 圩镇建设 135

第三章 建筑业 136

第一节 建筑企业 136

第二节 建筑设计 136

第三节 工程招标投标 137

第四节 工程施工 138

第五节 质量安全监督验收 139

第六节 建筑市场管理 140

第四章 房地产业 1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1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141

第三节 房地产经营开发 142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 142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143

第五章 能源 143

第一节 电力 143

第二节 煤炭 146

第三节 其他能源 147

第六章 环境保护 1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8

第二节 环境质量 148

第三节 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 151

第四节 环保管理 152

第五节 环保宣传教育 156

第六篇 工业 157

第一章 管理机构 发展概况 1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7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58

第二章 所有制类型 161

第一节 国有企业 161

第二节 集体企业 162

第三节“三资”企业 162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 162

第五节 民营、个体及其他工业企业 163

第三章 工业门类 163

第一节 煤炭 163

第二节 水泥 166

第三节 机电 167

第四节 电子 169

第五节 五金 171

第六节 纺织服装 172

第七节 食品、饮料、酒业 173

第八节 塑料皮革 174

第九节 包装印刷 174

第十节 其他行业 175

第七篇 农业 176

第一章 管理机构 176

第一节 梅江区农业委员会 176

第二节 梅江区农牧局 176

第三节 梅江区林业局 176

第四节 梅江区水利水电局 177

第五节 梅江区水产局 177

第六节 梅江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177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 178

第一节 农业用地 178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178

第三节 农业机具 179

第三章 农业基础设施与产业化建设 180

第一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80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建设 180

第三节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181

第四章 种植业 18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82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85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188

第五章 农业机械 190

第一节 传统农具及改良 190

第二节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191

第六章 林业 191

第一节 造林 192

第二节 护林 192

第三节 生态公益林 192

第四节 林业科技推广应用 193

第五节 林政管理 193

第七章 畜牧业 194

第一节 发展状况 194

第二节 畜禽饲养 195

第三节 良种引进繁育 196

第四节 疾病防治 196

第八章 水利 197

第一节 水利设施 197

第二节 水利经营与管理 198

第三节“三防”工作 199

第九章 水产业 201

第一节 发展状况 201

第二节 基地建设 201

第三节 水产品养殖 202

第四节 水产科技推广应用 203

第十章 扶贫开发 203

第一节 扶贫工作责任制 203

第二节 扶贫开发目标及项目 203

第三节 对口扶贫与科技扶贫 204

第八篇 乡镇企业 205

第一章 管理机构 发展概况 2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5

第二节 发展概况 205

第二章 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类型 207

第一节 产业结构 207

第二节 所有制类型 210

第九篇 商贸 215

第一章 管理、经营机构 215

第一节 梅江区商业局 215

第二节 梅江区供销合作联社 215

第三节 梅州市粮食局直属分局 215

第四节 梅州市第二物资总公司 216

第五节 梅江区酒类专卖管理办公室 216

第二章 集市贸易 217

第一节 贸易市场建设 217

第二节 集贸、社会消费 217

第三节 集市管理 218

第三章 国有商业 218

第一节 商业企业 218

第二节 商品经营 220

第四章 供销商业 221

第一节 扶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221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 222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222

第四节 生活物资供应 223

第五节 废旧物品回收利用 224

第五章 民营商业 224

第一节 集体商业 224

第二节 个体商业 225

第六章 粮油贸易 226

第一节 粮食购销 226

第二节 粮食储备 230

第三节 粮食调运 232

第四节 粮食加工 233

第七章 物资经营 236

第一节 物资流通体制 236

第二节 物资经营管理 237

第八章 酒类专卖管理 238

第一节 酒类酿造营销 238

第二节 查假打假 238

第三节 酒类市场监管 239

第十篇 外经贸经济协作 241

第一章 对外经济 24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1

第二节 外经管理 241

第三节 外资、港澳台资引进 242

第四节 技术设备引进 244

第五节 经济效益 245

第二章 对外贸易 2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5

第二节 外贸体制改革 245

第三节 出口货源组织 246

第四节 外贸管理 247

第三章 经济协作 248

第一节 协作企业 248

第二节 医疗协作 248

第十一篇 旅游 服务业 249

第一章 旅游 249

第一节 概况 249

第二节 旅游景区、景点 249

第三节 旅游设施 252

第二章 服务业 253

第一节 餐饮业 253

第二节 旅馆业 255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255

第十二篇 交通 邮电 258

第一章 交通 2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8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258

第三节 公路养护 259

第四节 交通运输 260

第五节 交通管理 262

第二章 邮电 2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4

第二节 邮政 264

第三节 电信 265

第十三篇 财税 税收 268

第一章 财政 26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8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68

第三节 财政预、决算 272

第四节 财政监管 274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275

第二章 国税 277

第一节 税务机构 277

第二节 税种 277

第三节 税源 278

第四节 征收 278

第五节 稽查 280

第六节 管理 281

第三章 地税 282

第一节 税务机构 282

第二节 税种 282

第三节 征收 286

第四节 稽查 287

第五节 管理 288

第十四篇 金融 290

第一章 银行 信用社 290

第一节 银信机构 290

第二节 存款 贷款 293

第三节 结算 295

第二章 保险 295

第一节 保险机构 295

第二节 财产保险 296

第三节 人身保险 297

第四节 理赔 297

第十五篇 经济管理 299

第一章 计划 2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9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 299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300

第四节 重点项目投资管理 302

第二章 统计 303

第一节 统计机构 303

第二节 统计调查 304

第三节 统计分析 305

第四节 统计资料汇编 306

第五节 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306

第六节 农村社会经济抽样调查 307

第七节 统计监督 310

第三章 审计 311

第一节 审计机构 311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 311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312

第四节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313

第五节 专项审计 313

第六节 其他审计 31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6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16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317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319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320

第六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320

第七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 322

第五章 物价 3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3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23

第三节 收费管理 324

第四节 物价检查 325

第五节 物价监督 326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3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7

第二节 土地使用管理 327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328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 328

第五节 农田保护与垦复开发 329

第六节 建设用地管理 330

第七节 地籍管理 331

第八节 土地监察 331

第九节矿产资源管理 332

第十节 国土测绘 332

第十六篇 中共地方党委 333

第一章 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员会 33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33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333

第三节 重大决策 338

第四节 组织建设 341

第五节 宣传教育 348

第六节 统一战线 360

第七节 政法 363

第八节 信访 366

第九节 党校 369

第二章 中共梅州市梅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37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70

第二节 历届中共梅州市梅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371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 372

第四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374

第五节 查办案件 376

第十七篇 地方人大 377

第一章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代表大会 377

第一节 代表产生 377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378

第二章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8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81

第二节 主要职权 382

第三节 主要工作 383

第十八篇 地方政府 385

第一章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 385

第一节 机构 385

第二节 区政府历届领导成员 386

第二章 重要政务与历届政府工作目标实效 388

第一节 重要政务 388

第二节 梅江区历届政府工作目标实效 391

第三章 法制建设 信息调研 393

第一节 法制建设 393

第二节 信息调研 394

第十九篇 地方政协 396

第一章 政协梅州市梅江区委员会 39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96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 396

第三节 主要工作 401

第二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 403

第一节 民革梅江区地方组织 403

第二节 民盟梅江区地方组织 405

第三节 民建梅江区地方组织 406

第四节 民进梅江区地方组织 407

第五节 农工党梅江区地方组织 409

第六节 政公党梅江区地方组织 410

第七节 梅江区工商业联合会 411

第二十篇 社会团体 413

第一章 人民团体 413

第一节 梅江区总工会 413

第二节 共青团梅江区委员会 417

第三节 梅江区妇女联合会 420

第四节 梅江区残疾人联合会 422

第五节 梅江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424

第六节 梅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425

第七节 梅江区科学技术协会 426

第八节 梅江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27

第二章 民间团体 428

第一节 社团登记 428

第二节 主要社团 428

第二十一篇 人事 劳动 429

第一章 人事 42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9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429

第三节 干部管理 431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434

第五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军转干安置 435

第六节 人事制度改革 436

第七节 人才资源开发 437

第八节 工资福利 439

第二章 劳动 4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3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44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45

第四节 下岗职工再就业 447

第五节 职业技能培训 447

第六节 劳动工资 448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450

第三章 社会保险 4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1

第二节 险种 451

第二十二篇 侨务 外事 453

第一章 侨务 4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3

第二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 453

第三节 宣传联络接待 455

第四节 落实华侨政策 456

第五节 华侨、港澳台同胞支持家乡建设 457

第二章 外事 459

第一节 出访审核办证 459

第二节 外宾到访 459

第二十三篇 公安 司法 460

第一章 公安 4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0

第二节 刑事案件侦查 460

第三节 经济案件侦查 463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64

第五节 户政管理 470

第六节 国内安全保卫 473

第七节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473

第八节 消防 474

第九节110报警与联动 475

第十节 看守管理 476

第十一节 队伍建设与警务监督 477

第二章 检察 4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78

第二节 经济检察 478

第三节 刑事检察 478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79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479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480

第七节 执法监督 480

第八节 队伍建设 480

第三章 审判 4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1

第二节 审判制度改革 481

第三节 刑事审判 481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82

第五节 经济审判 483

第六节 行政审判 483

第七节 判决执行 484

第八节 审判监督 484

第九节 队伍建设 484

第四章 司法 4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5

第二节 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 485

第三节人民调解 486

第四节 律师事务 486

第五节 公证 486

第六节 法律援助 487

第七节 法律服务 487

第八节“两劳”安置帮教 487

第九节 队伍建设 488

第二十四篇 人民武装 489

第一章 军事机构 489

第一节 梅江区人民武装部 489

第二节 驻军 489

第三节 国防动员委员会 490

第二章 民兵 491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92

第二节 民兵政治教育 492

第三节 民兵军事训练 493

第三章 兵役 493

第一节 兵役制度 493

第二节 兵员征集 494

第四章 预备役 494

第一节 军官预备役 494

第二节 士兵预备役 495

第三节 退役安置 495

第五章 国防教育 拥政爱民 496

第一节 国防意识教育 496

第二节 国防教育活动 496

第三节 拥政爱民 497

第二十五篇 教育 498

第一章 教育体制改革 498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98

第二节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 498

第三节 实行校长负责制 499

第四节 小学升初中招生制度改革 499

第二章“普九”教育 499

第一节 普及初等教育 499

第二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499

第三节 改薄建规 500

第四节 教育发展状况 501

第三章 教育基础 502

第一节 教育教学设施 502

第二节 教师队伍 504

第三节 教育经费 507

第四章 教育管理 511

第一节 行政管理 511

第二节 德育管理 511

第三节 教学管理 512

第四节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管理 512

第五节 后勤财务管理 514

第六节 教育科研 514

第五章 幼儿教育 5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15

第二节 办园形式 515

第三节 幼师队伍 516

第六章 普通教育 517

第一节 小学教育 518

第二节 初中教育 521

第三节 高中教育 523

第七章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52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27

第二节 重点职中简介 528

第八章 成人教育 528

第一节 广播电视大学 528

第二节 扫盲 529

第三节 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529

第四节 教师、行政干部继续教育 529

第二十六篇 科技 530

第一章 科技管理 53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0

第二节 科技计划 531

第三节 科技成果鉴定 531

第四节 科技成果评审 531

第五节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535

第六节 科技经费 537

第七节 科技人员 538

第二章 科技普及 539

第一节 科技知识宣传 539

第二节 科学团体 539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540

第三章 科技交流与技术引进 541

第一节 科技交流 541

第二节 技术引进 541

第三节 专利工作 542

第二十七篇 文化 54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543

第一节 文化机构 543

第二节 文化设施 545

第三节 文艺创作 546

第四节 民间文艺 550

第五节 图书 音像出版发行 558

第六节 电影 广播 电视 558

第七节 文化市场管理 559

第二章 文物古迹 560

第一节 文物 560

第二节 地方名胜 567

第三章 档案 56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7

第二节 档库建设 567

第三节 馆藏档案 567

第四节 编研利用 568

第五节 指导与培训 568

第二十八篇 体育 卫生 570

第一章 体育 5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70

第二节 体育协会 570

第三节 群众体育 571

第四节 足球运动 572

第五节 学校体育 574

第六节 竞技体育 575

第二章 卫生 58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80

第二节 医疗机构 580

第三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581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 582

第五节 医疗水平 583

第六节 卫生防疫 584

第七节 卫生保健 587

第八节 医疗保障 589

第九节 医学科研 591

第十节 爱国卫生运动 592

第二十九篇 社会生活 594

第一章 民政 59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94

第二节 优抚 594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97

第四节 拥军优属 598

第五节 救灾 救济 599

第六节 社会福利 601

第七节 社团管理 603

第八节 婚姻登记 603

第九节 殡葬改革 604

第二章 人民生活 605

第一节 城市居民生活 605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 609

第三十篇 民俗 方言 611

第一章 民风 611

第一节 传统民风 611

第二节 社会新风 611

第二章 民俗 612

第一节 人生礼俗 612

第二节 称谓 交际礼仪 615

第三节 节日习俗 618

第四节 祭祀习俗 620

第五节 生活习俗 621

第六节 陋习 623

第三章 宗教 624

第一节 佛教 624

第二节 基督教 627

第三节 道教 628

第四章 方言 629

第一节 语音系统 630

第二节 词汇 638

第三节 语法特点 644

第四节 标音举例 648

第五节 谚语、歇后语 648

第三十一篇 人物 655

第一章 人物传略 655

第一节 人物传 655

第二节 人物记略 705

第二章 人物表 708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708

第二节 人物名表 710

附录 715

附记 740

编纂始末 7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