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及结构模式
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及结构模式

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及结构模式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艳,黄亚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2148646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规划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管理机构和城市发展决策人员参考使用。
《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及结构模式》目录

1绪论 1

1.1背景 3

1.1.1大城市区域化发展是世界范围的普遍趋势 3

1.1.2大城市都市区空间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形式 5

1.1.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成为一种新的类型 6

1.2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 6

1.2.1研究范围 6

1.2.2大城市都市区空间结构 8

1.2.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 9

1.2.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 9

1.3大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进展 10

1.3.1大城市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10

1.3.2大城市空间发展的过程及机理研究 10

1.3.3大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15

1.3.4大城市空间成长控制的策略研究 17

1.4理论与实践意义 19

1.4.1理论意义 19

1.4.2实践指导意义 19

1.5本书的内容框架 19

2当今大城市区域化发展趋势 21

2.1西方大城市空间郊区化发展 23

2.1.1空间类型 25

2.1.2空间形态 26

2.1.3规模密度——规模大,密度小,剖面平缓 29

2.1.4都市区管治——双层管理,区域协调 33

2.2中国大城市空间都市区化发展 34

2.2.1空间类型 35

2.2.2空间形态 35

2.2.3规模密度——规模小,密度大,剖面陡峻 38

2.2.4空间管治——双层级叠合式治理模式 40

2.3大城市区域化空间发展类型及特征 40

2.3.1区域松散型 40

2.3.2舒展均衡型 43

2.3.3节点集聚型 47

2.3.4非均衡型 50

2.3.5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趋势的出现 55

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思想渊源 57

3.1思想的演变过程 59

3.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60

3.1.2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61

3.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 62

3.1.4 20世纪70~80年代 64

3.1.5 20世纪90年代之后 67

3.2集中与分散从割裂到统一 68

3.2.1分散思想 69

3.2.2集中思想 72

3.2.3集中与分散的一体化 75

3.3理性主义的应用从片面到多元并存 80

3.3.1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81

3.3.2理想与理性 84

3.3.3功能理性至上与多元研究 86

3.4线性到非线性哲学思维转变 90

3.4.1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与发展 90

3.4.2复杂性科学的哲学思维 94

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过程特征 99

4.1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分析 102

4.1.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03

4.1.2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的整体空间分布分析 105

4.1.3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的演变过程分析 108

4.1.4武汉城市土地开发类型的时空分布分析 111

4.2南京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分析 118

4.2.1南京都市区整体空间分析 119

4.2.2南京都市区空间演化过程分析 120

4.2.3南京都市区地域职能空间分析 123

4.3长沙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分析 124

4.3.1长沙都市区整体空间分析 124

4.3.2长沙都市区空间演化过程分析 126

4.3.3长沙都市区地域职能空间分析 128

4.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特征 130

4.4.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阶段性特征 130

4.4.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内聚式特征 131

4.4.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扩展方式特征 135

4.4.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职能分化集聚特征 136

5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的成长机理 141

5.1相关理论 143

5.1.1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 Theory) 143

5.1.2 ASD理论(the Theory of Actor-System-Dynamics) 144

5.1.3城市政体理论 145

5.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成长机理的解释框架 146

5.3基础层面的主要作用 149

5.3.1制序性因素的控制力 149

5.3.2经济性因素的限制力 156

5.3.3技术性因素的引导力 163

5.3.4空间性因素的约束力 165

5.4社会层面的主要作用 167

5.4.1上层政府的主要作用 167

5.4.2地方政府的主要作用 171

5.4.3市场资本的主要作用 173

5.4.4城市居民的主要作用 176

5.5基础层面与社会层面作用的耦合机理 177

5.6“簇化力”作用下大城市都市区成长的空间效应 178

5.6.1“双城”发展 178

5.6.2均衡镶嵌 181

5.6.3“簇化”的延续 184

6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要素特征 187

6.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公共中心结构特征 190

6.1.1空间的层级性 190

6.1.2布局的相对分散性 192

6.1.3次级中心的综合性 193

6.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道路网络结构特征 194

6.2.1环形(方格网)+放射形路网 195

6.2.2快速路+快速轨道“复合式”的交通走廊 196

6.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绿色生态开敞空间结构特征 198

6.3.1依托区域生态环境高度一体化建构 198

6.3.2以楔形绿色生态开敞空间为主 201

6.3.3以有限度环形生态绿带为辅 202

6.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用地组织结构特征 203

6.4.1组群—串珠式布局 203

6.4.2依托中心向外均衡拓展 204

6.4.3空间形态舒展 205

6.4.4以工业集聚区的发展为先导 206

7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理论模式 211

7.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模型 213

7.1.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基本原型 213

7.1.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类型 218

7.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优化目标 219

7.2.1城乡一体发展 220

7.2.2土地集约利用 220

7.2.3高质量人居环境塑造 220

7.2.4城市空间绩效最大化 221

7.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特性 222

7.3.1公共中心结构——非均衡多中心模式 222

7.3.2道路网络结构——环形放射“复合通道”模式 223

7.3.3绿色生态开敞空间结构——楔环结合绿楔主导模式 224

7.3.4用地组织结构——中心放射形组群模式 224

7.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判识和测度 226

7.4.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衡量标准 226

7.4.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测度指标 227

7.5分形与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模型的修正 238

7.5.1分形 238

7.5.2模型的修正 239

8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控制对策 241

8.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优缺点 244

8.1.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优点 244

8.1.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246

8.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路径的控制 247

8.2.1改变空间增长方式,实现空间结构的可持续 247

8.2.2政府主动控制,实现空间结构的最佳集体选择 255

8.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组织的控制 262

8.3.1完善簇群式公共中心体系,建立均衡网络化的多中心结构 262

8.3.2优化簇群式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加强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同 268

8.3.3推动簇群式绿色生态开敞空间结构的建设,促进都市区空间的弹性成长 276

8.3.4引导簇群式多中心组群式空间的形成,推动城市用地集约高效利用 278

9结语 287

9.1基本观点 289

9.1.1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是城市区域化的新形式 289

9.1.2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思想渊源 289

9.1.3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基本特征 289

9.1.4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的成长机理 290

9.1.5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要素特征 291

9.1.6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型 291

9.1.7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的发展控制 292

9.2未来展望 292

附表 295

附表1 1992~2008年武汉不同组团城市土地开发量、XY坐标 297

附表2 1992~1995年武汉不同组团城市土地开发量、XY坐标、距中心距离 298

附表3 1996~2000年武汉不同组团城市土地开发量、XY坐标、距中心距离 299

附表4 2001~2008年武汉不同组团城市土地开发量、XY坐标、距中心距离 300

附表5武汉不同组团及不同用地性质城市土地开发量、XY坐标 301

参考文献 303

后记 3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