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哲学史  上
中国哲学史  上

中国哲学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文英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310040315
  • 页数:50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好习惯成就男孩一生下一篇:说道
《中国哲学史 上》目录

导言 1

第一编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开端(史前至殷末周初) 1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史前至夏殷时期) 4

第一节 中华先民原始思维的发展 4

第二节 创世神话中的世界图式与万物来源 6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中的灵魂观念与人神关系 10

第四节 社会实践中的实在信念与人文智慧 13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殷末至周初) 16

第一节 《周易》古经的阴阳观念与变易观念 16

一、《周易》古经的时代 16

二、《周易》古经的性质 17

三、《周易》古经的阴阳观念 19

四、《周易》古经的变易观念 20

五、《周易》古经的吉凶观念 21

第二节 《尚书·洪范》的五行观念与睿思观念 23

一、《尚书·洪范》的时代 23

二、《尚书·洪范》的五行观念 24

三、《尚书·洪范》的睿思观念 27

第三节 周公的天命、敬德和礼乐观念 27

一、对传统天命论的改造 28

二、“敬德”与“保民”的关系 29

三、“制礼作乐”中的人文教化观念 30

第二编 中国哲学思想的开拓与哲学学派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之际) 33

第一章 先哲们的思想开拓 35

第一节 天道观与人道观的思想开拓 35

一、阴阳观念的发展 35

二、五行观念的发展 36

三、“和同”与“有两”、“陪贰”的辩证思想 37

四、敬德观念的发展 40

五、重民观念的发展 41

六、无神论思想的活跃 43

第二节 管子与晏子的哲学思想 44

一、管子的哲学思想 44

二、晏子的哲学思想 48

第三节 子产与范蠡的哲学思想 52

一、子产的哲学思想 52

二、范蠡的哲学思想 55

第二章 老子的道论与道家学派的形成 59

第一节 老子的思想渊源 60

第二节 “道”的抽象及其本原意义 62

第三节 “道”的作用与“道”的辩证法 65

第四节 “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 68

第五节 “为道”与“为学”的区别 70

第六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71

第三章 孔子的仁学与儒家学派的形成 73

第一节 孔子的思想渊源 73

第二节 宗教意识与现实精神 75

第三节 从“礼”进至于“道” 78

第四节 “仁”的整合与“人”的反思 80

第五节 教育过程中的认知理论 83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84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84

三、“学”与“思”的关系 85

第六节 修养方法与精神境界 86

第七节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89

第四章 孙武的“知彼知己”与兵家哲学 91

第一节 “五事”、“七计”与战争的整体观念 91

第二节 “知彼知己”的军事认知理论 93

第三节 “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 94

一、从天道的变化看战争的矛盾运动 95

二、根据矛盾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战术 95

三、因势利导与战争的主动权 97

第五章 墨子的“兼爱”与墨家学派的形成 99

第一节 墨子的思想渊源 99

第二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思想 100

第三节 “非命”与“天志”的内在矛盾 103

第四节 推崇功利的价值取向 105

第五节 注重经验的认知理论 107

一、“三表”法的成就与局限 107

二、认知中的理性成分 108

第六节 墨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109

第三编 百家争鸣与诸子哲学的活跃(战国时期) 111

第一章 《五千言》与道家哲学的新趋向 115

第一节 《五千言》的作者与时代 115

第二节 老子道论的思辨化 116

第三节 老子道术的权术化 118

第四节 道家与儒家的对立化 120

第二章 黄老学派对道家哲学的发展 122

第一节 《黄帝四经》的道家哲学 122

一、从“道”至“理”的思想开拓 122

二、辩证法中的思想新意 124

三、以“道”论“法”的政治哲学 126

四、修道的内容和价值 127

第二节 《管子》中的黄老道家哲学 127

一、从“道”到“精气”的思想开拓 128

二、“心术”论的两重意义 130

三、道、法结合的政治哲学 131

第三章 子思、孟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133

第一节 子思的中庸哲学与道德“五行”说 133

一、“中庸”思想的哲学展开 133

二、道德“五行”的新系统 136

第二节 孟子的心性哲学与义利观 138

一、推行“仁政”的“王道”理想 138

二、性善论与心性修养 140

三、义利观念的重大转向 143

四、圣人观与历史观 144

第四章 庄子学派对道家哲学的发展 148

第一节 庄子的道论与气论 148

第二节 “齐物论”的两重意义 151

第三节 追求精神自由的“逍遥游” 155

第四节 精神超越的修养方式 157

第五章 名辩思潮与名家哲学 159

第一节 惠施的哲学思想与名辩内容 159

一、关注万物的哲学取向 159

二、“历物之意”的十个辩题 160

第二节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与名辩理论 163

一、名实论与指物论 163

二、白马论与坚白论 165

第六章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与名辩逻辑 168

第一节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168

一、后期墨家的时空论与运动论 169

二、后期墨家的认知学说 170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与逻辑理论 173

一、“以名举实”的名实观 173

二、“名”的分类与概念的分类 174

三、“辞”的意义与判断的形式 175

四、“说”的意义与推理的形式 175

第七章 《易传》的形上追求与辩证法思想 177

第一节 《易传》的哲学层面与术数内容 177

第二节 《易传》的道器划分与形上追求 178

第三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181

第四节 《易传》的辩证法思想 182

第八章 阴阳家的宇宙图式与历史观 187

第一节 阴阳家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 187

第二节 阴阳五行相配的宇宙图式 189

一、“称引天地剖判”的宇宙发生序列 189

二、阴阳五行相配的宇宙图式 190

第三节 “五德终始”的历史观 191

第九章 荀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193

第一节 旨在“一天下”的社会理想 193

第二节 性恶论与礼法观念 194

第三节 “天人分职”的天道自然论 197

第四节 “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 199

第五节 关注“物理”与系统化的认知学说 202

一、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 202

二、认知过程的两个阶段 203

三、“虚壹而静”的主体心态 204

四、“兼权”以“解蔽”的思想方法 205

五、“学至于行”的知行观 206

六、“制名指实”的逻辑理论 207

第十章 商鞅与韩非的法家哲学 211

第一节 商鞅与韩非的历史进化论 211

第二节 韩非的利害论与法哲学 213

第三节 韩非的矛盾学说与参验方法 215

一、矛盾概念的双重意义 215

二、矛盾双方的关系 216

三、“参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217

第四节 韩非对道与理的新诠释 218

一、道与理的规定 218

二、道与理的关系 220

三、人对道与理的态度 221

第四编 儒家经学的统治与不同的哲学倾向(两汉时期) 223

第一章 汉初的黄老之学与儒家哲学 227

第一节 汉初的黄老哲学思想 228

一、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影响 228

二、汉初黄老之学的思想特征 229

第二节 汉初的儒家哲学 231

一、陆贾的儒家哲学 232

二、贾谊的儒家哲学 234

第二章 《淮南子》的哲学倾向 238

第一节 《淮南子》的天道观 239

一、天道自然 239

二、天道无为 241

三、天人感应 242

第二节 《淮南子》的人性论与形神论 243

第三节 《淮南子》的历史观 246

第三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的哲学特点 250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思想特征 250

第二节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254

一、“天人感应”的天道观 255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历史观 257

三、“性三品”的人性论 259

四、“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伦理观 261

第四章 谶纬的神学特征与宇宙图式 264

第一节 谶纬的神学特征 265

一、谶纬迷信的流行 265

二、谶纬的神学特征 266

第二节 谶纬中的宇宙图式 268

第五章 扬雄的“法言”与“太玄”论 271

第一节 《法言》中的哲学思想 271

第二节 《太玄》的哲学架构 273

第六章 桓谭与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7

第一节 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7

一、古文经学的兴起 277

二、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9

第二节 桓谭的哲学倾向 281

一、反对谶纬迷信 281

二、形神烛火之喻 282

第七章 王充“疾虚妄”的哲学精神 284

第一节 天道自然的宇宙观 284

第二节 批判谶纬与世俗的迷信 286

第三节 人性与命义的分疏 290

第四节 强调“实知”和“知实”的认识论 292

第八章 王符、仲长统的社会批判与哲学思想 294

第一节 王符的社会批判与哲学思想 294

一、王符的社会政治哲学 294

二、王符的元气本原论 296

三、王符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298

四、“本末”概念与才性问题 298

第二节 仲长统的历史观与天人观 299

一、治乱循环的历史观 299

二、“人事为本”的天人观 300

三、从儒家向道家的思想转变 301

第五编 玄学的兴盛与道教、佛教哲学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 303

第一章 何晏、王弼的“贵无”论与“得意忘言”论 306

第一节 何晏、王弼的“贵无”论 307

一、以无为本、崇本举末 307

二、平章孔老,兼宗儒道 310

三、体、用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 311

第二节 “得意忘言”的哲学方法论 313

一、对汉代经学哲学方法的批评 314

二、“寻言观意”,“得意忘言” 315

第二章 阮籍、嵇康的“自然无为”论 318

第一节 阮籍、嵇康思想的演变 319

一、阮籍、嵇康的前期思想 319

二、阮籍、嵇康的思想转变及其意义 320

第二节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价值取向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322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价值取向 322

二、阮籍、嵇康对于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323

第三章 裴頠的“崇有论”与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30

第一节 裴頠的“崇有论” 330

一、裴頠思想的时代背景 331

二、裴頠“崇有论”的基本思想 332

第二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38

一、欧阳建“言尽意论”的主要内容 339

二、欧阳建“言尽意论”的理论特色与理论意义 340

第四章 郭象的“独化”论与“玄冥之境” 343

第一节 郭象玄学的时代课题与《庄子注》 343

一、郭象玄学的时代课题 343

二、郭象与《庄子注》 344

第二节 郭象“独化”论的主要内容 346

一、对万物“独化”的本体论论证 346

二、独化而逍遥的人生境界及其修养方法 351

第五章 葛洪、陶弘景的道教哲学 356

第一节 葛洪与《抱朴子》 357

一、玄、道、一的宇宙观 358

二、对长生说的系统论证 359

第二节 陶弘景的道教哲学 363

一、神形双修与精神境界的凸显 364

二、融儒援佛,力促三教会通 366

第六章 佛教的传入与僧肇、慧远的佛教哲学 368

第一节 佛教哲学的传入及其思想特征 368

一、佛教的传入 368

二、中国佛教哲学的初步发展 369

第二节 僧肇对般若学的阐说 371

一、“即万物之自虚”的“不真空”论 372

二、“即动而求静”的“物不迁”论 374

三、“无知而无不知”的“般若无知”论 376

第三节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 377

一、慧远的“法性”论 378

二、慧远的佛儒调和论 380

第七章 形神之辨与范缜的《神灭论》 38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不灭论的主要观点 383

一、葛洪“形神俱不灭”的思想 384

二、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 385

第二节 范缜《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新论证 389

一、形神相即 389

二、形质神用 391

三、特定的质决定特定的用 392

第六编 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潮的消长与互动(隋唐五代时期) 395

第一章 王通的“三教可一”论与哲学思想 399

第一节 王通的“三教可一”论 399

第二节 王通的哲学思想 401

一、三才、天人的新诠释 402

二、道德修养的新论题 403

第二章 孔颖达的儒家经学哲学 405

第一节 易义有无、体用之辨 405

第二节 性情质用、正邪之义 407

第三节 《五经正义》的名理分析 408

第三章 天台宗与唯识宗的佛教哲学 410

第一节 天台宗的佛教哲学 411

一、“一心三观”与“圆融三谛” 411

二、“一念三千” 412

三、“性具”理论 413

第二节 唯识宗的佛教哲学 414

一、百法论与(识体)四分说 415

二、三性说 417

三、八识体相 418

四、种子与识转变说 419

五、唯识的因明学 421

第四章 华严宗的佛教哲学 424

第一节 华严宗的无尽缘起 424

一、三性同异 425

二、因门六义 426

三、十玄无碍 427

四、六相圆融 428

五、性起缘起 429

第二节 “法界观”与“十重唯识观” 430

一、法界观 430

二、十重唯识观 432

第五章 禅宗的佛教哲学 434

第一节 道信、弘忍与神秀的思想 435

一、道信以前的禅学 435

二、东山法门 436

三、神秀的北宗禅 436

第二节 慧能的思想 437

一、慧能所说的“自性” 438

二、“即心即佛”与“自见本心” 439

三、“无住生心” 440

四、顿悟法门 441

第三节 南宗二系的思想 442

一、南宗南岳系禅学的主要思想 442

二、南宗青原系禅学的主要思想 444

三、南宗禅的生活化 445

第六章 成玄英与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 447

第一节 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447

第二节 成玄英“重玄”论的道教哲学 451

一、“道者,虚通之妙理” 452

二、“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 455

三、“道契重玄,境智双绝” 456

四、“因其素分,任其天然” 458

第三节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道教哲学 460

第七章 李筌的“盗机”论与军事辩证法 467

第一节 李筌的的天人观与“盗机”论 467

第二节 李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472

第八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儒家哲学与天人新义 476

第一节 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的儒家哲学 476

一、元气自动的自然观 476

二、重“势”的历史观 478

三、儒佛兼综的文化观 481

第二节 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的儒家哲学 482

第九章 韩愈、李翱的儒家哲学及其新的趋向 485

第一节 韩愈的哲学思想 485

一、对佛老的批判 486

二、“道统”观念的确立 488

三、对“性三品”说的总结 490

第二节 李翱的哲学思想 491

一、性善情恶的人性论 491

二、“复其性”的修养说 493

第三节 韩愈、李翱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 494

第十章 《无能子》与《化书》的哲学思想 496

第一节 隐士《无能子》的道家哲学 496

一、《无能子》的自然观 496

二、《无能子》的社会历史观 498

三、自然无为的修养说 500

第二节 谭峭《化书》的道教哲学 502

一、《化书》的自然观 502

二、《化书》的社会历史观 5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