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资监管格局
国资监管格局

国资监管格局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春保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3614429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论述当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研究的系统问题,肯定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其不足。
《国资监管格局》目录
标签:格局 监管

第一章 国资监管的责任和使命 1

第一节 国资监管的基本概念和依据 3

一、国资监管的概念及其依据 3

二、国有企业的概念及其依据 5

第二节 国资监管的地位和作用 7

一、国资监管对国有经济的保障作用 7

二、国资监管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 8

三、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 11

第三节 研究国资监管格局的意义和内容 12

一、将问题和现象从个别上升到整体 13

二、将认识和经验从自发提高到自觉 14

三、将思路和主张从政策推进到实践 16

四、将关系和要素从内容提炼到框架 17

第二章 国资监管的历史格局 23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质量变迁 25

一、建国初期国有资产的质和量 25

二、改革开放初期国有资产的质和量 27

三、国资委成立前国有资产的质和量 28

四、国资委成立后国有资产的质和量 30

五、国资变迁中的效率和流失问题 32

第二节 国资监管的发展历程 36

一、初步探索时期 36

二、计划经济时期 37

三、放权让利时期 38

四、转换经营机制时期 38

五、承包经营时期 39

六、现代企业制度初建时期 40

七、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时期 41

八、贯穿始终的监管基础工作 41

第三节 国资监管权的更替变迁 44

一、改革开放前的收权—放权 44

二、改革开放后的放权—规范 47

第三章 国资监管的现行格局 53

第一节 国资委监管情况 56

一、国资委成立前的监管探索 56

二、国资委的成立、运行和成就 60

三、国资委监管体制的优势和问题 68

第二节 金融类国资监管情况 72

一、金融类国资监管概述 72

二、金融类国资监管的成就 76

三、金融类国资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78

四、金融发展前景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81

五、金融类国资监管的优化措施 82

第三节 铁路烟草邮政等部门的国资监管情况 86

一、部门监管国有资产的现状 86

二、部门监管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 90

三、改进部门监管的方式方法 93

第四节 文化类国资监管情况 97

一、文化类国资的概念、范围和特点 97

二、文化类国资监管的历程 101

三、文化类国资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104

四、改进文化类国资监管的途径 108

第四章 国资监管的要素和问题 113

第一节 监管对象 116

一、国资监管各类对象的体制比较 116

二、地方国资监管对象的现状分析 121

第二节 监管主体 122

一、出资人到位的现状分析 122

二、出资人监管与公共职能监管关系分析 124

三、专门监管机构的内部职能关系 125

四、国企对受托资产的监管责任认识问题 129

第三节 监管框架 133

一、中央与地方的层级关系 133

二、健全国资监管的层级体系 136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层级体系中的矛盾 139

第四节 监管方式方法 140

一、出资人监管的方法问题 140

二、部门履行公共职能的监管方法问题 142

三、人大参与国资监管的方式问题 144

四、中介机构参与监管存在的问题 145

五、国资监管中法规手段的运用问题 146

第五章 国资监管的规律性认识 149

第一节 国资监管格局的变化特征 151

一、由行政监管向资产监管转变 152

二、由多头监管向专门监管转变 152

三、由单功能监管向多功能监管转变 153

四、由旧的监管思想向市场经济的监管认识转变 153

第二节 国资监管的规律 154

一、内外规律——环境问题 154

二、动静规律——风险问题 160

三、虚实规律——作风问题 165

四、公私规律——立场问题 168

第六章 国资监管的发展格局 173

第一节 在超越观念体制中发展 175

一、旧的观念和职能对监管对象与主体的影响 176

二、旧的体制制度对监管层级和职能的影响 182

三、旧的行为方式对国资监管方法和作风的影响 185

第二节 在借鉴国外监管经验中发展 188

一、国外国资监管体制概述 188

二、中外国资监管体制比较 192

三、中外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比较 197

四、国外议会与我国人大对国资监管的比较 202

五、西方国家法制监管对我国国资监管的启示 204

六、中外中介组织对国资监管的比较分析 208

第三节 在探索监管模式中发展 214

一、国外典型模式分析及启示 214

二、国资委成立前的若干模式及其认识 217

三、国资委成立后的地方若干经验及其分析 221

四、对国资监管模式的若干问题分析 229

第四节 国资监管发展的主要路径 233

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 233

二、健全监管体制机制 235

三、改进监管内容方法 238

四、推进大国资大格局 242

第七章 国资监管的未来格局 249

第一节 国资监管发展形势及环境分析 251

一、未来国资监管格局面临的挑战 251

二、未来统一国资监管的必要性 254

三、未来国资监管的热点难点问题 259

第二节 未来国资监管的方向和原则 264

一、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原则 265

二、国有资产质和量相统一的原则 269

三、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270

四、国资与非国资相竞合的原则 271

五、国资监管三分开、三统一、三结合的原则 273

六、与产业发展及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原则 274

第三节 未来国资监管的体制设计 275

一、统一国资监管的对象 275

二、明确国资监管的四类主体 281

三、创新国资监管内部主体的框架 287

第四节 未来国资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292

一、完善国资监管内容 292

二、创新国资监管方法 303

三、内容与方法的效用 307

第五节 未来国资监管体制评析 309

一、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10

二、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310

三、有利于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311

四、有利于防范腐败风险 311

五、有利于同市场各种主体竞合相处 312

第八章 国资监管的理论综述 313

第一节 国资监管有关理论依据 315

一、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 315

二、现代产权理论 316

三、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理论 318

四、政府公共职能理论 321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理论 323

六、委托—代理理论 325

七、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329

第二节 国资监管研究成果及评析 330

一、国资监管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 331

二、国资监管体制研究评析 348

参考文献 353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创新大事记 365

后记 3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