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诊疗学
现代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诊疗学

现代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诊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绪昆等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3331365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十几位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贡献出自身多年临床实际经验,结合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前沿信息撰写供读者参阅。其中如高危医患因素、发病机制、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章节紧跟现代医学发展轨迹均做了全面详细阐述,具有观点新颖,方法先进,实用性强等特点。作者力求对动脉粥样硬化溯本求源,从早期防止血管斑块的发生和稳定血管斑块的破裂,到心脑血管病的防微杜渐及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诠释。
《现代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诊疗学》目录

概论篇&关大顺 卢玉川 3

1 概述 3

2 定义 3

3 分类与分期 3

病因篇(易患因素)&关大顺 卢玉川 张明谏 7

1 年龄、性别与动脉粥样硬化 7

2 职业与动脉粥样硬化 7

3 地理的病理学与动脉粥样硬化 7

4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 7

5 饮酒与动脉粥样硬化 7

6 饮茶、咖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利弊 8

6.1 饮茶、咖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弊端 8

6.2 饮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裨益 8

6.2.1 绿茶 8

6.2.2 乌龙茶 8

6.2.3 红茶 9

6.2.4 普洱茶 9

7 食盐和调味剂与动脉粥样硬化 9

7.1 食盐 9

7.2 调味剂(佐料) 10

8 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10

8.1 概述 10

8.2 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 10

8.3 应激与高血压病 11

9 遗传与动脉粥样硬化 11

10 高脂蛋白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11

10.1 概述 11

10.2 脂蛋白的来源与构成 12

10.3 高脂蛋白血症怎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14

10.3.1 脂质源性 14

10.3.2 血栓源性 14

10.3.3 循环炎症源性 14

11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14

11.1 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14

11.2 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硬化疾病 15

11.3 糖尿病并发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15

11.4 糖耐量异常在糖尿病人群中的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所见 15

11.5 糖尿病死于血管疾病的比率 16

11.6 糖尿病罹病年限与合并血管疾病的比率 16

12 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 17

13 维生素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 18

13.1 维生素B2 18

13.2 维生素B6 18

13.3 叶酸和维生素B12 19

13.4 维生素E 19

13.5 维生素C 20

13.6 烟酸 20

13.7 维生素D 20

13.8 泛酸 20

14 微量元素硒缺乏 21

机制篇&滕寿英 关大顺 关锡祥 25

1 概述 25

1.1 动脉血管壁的结构 25

1.2 大、中、小动脉血管壁中膜结构的特点 25

1.3 大、中动脉血管因年龄增长而改变 26

2 脂质源性学说 26

2.1 概述 26

2.2 脂质源性学说的核心 26

3 内膜源性学说 29

3.1 内膜源性学说与动脉血管壁的发病机制 29

3.2 内膜功能性受损与内膜解剖学损伤 31

3.2.1 内膜功能性受损 31

3.2.2 内膜解剖学损伤 31

4 血栓源性学说 31

4.1 概述 31

4.2 血管壁损伤(管壁因素) 32

4.3 血流动力学障碍(循环因素) 32

4.4 血流凝固性升高(血流因素) 33

4.4.1 血液凝固的机制 33

4.4.2 凝血途径 33

病理篇&吴先杰 胡德龙 蔡平生 37

1 概述 37

2 类型 37

3 动脉壁的结构与形态学的变化 37

3.1 内膜 37

3.2 中层 38

3.3 外膜 38

3.4 形态学病变的发展过程 38

4 组织学的变化 39

4.1 早期病变 39

4.1.1 内膜水肿 39

4.1.2 脂纹 39

4.2 晚期病变 39

4.2.1 纤维斑块 39

4.2.2 粥样斑块 41

4.3 复合病变 41

4.3.1 钙化形成 41

4.3.2 溃疡形成 41

5 稳定血管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防微杜渐的有效干预措施 42

脏器篇(上) 4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郭绪昆 杜继英 45

1 冠心病概述 46

2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46

2.1 病理解剖 46

2.2 发病原因 47

2.3 病理解剖分期 47

3 流行病学 47

4 诊断 48

4.1 病史 48

4.2 化验检查 48

4.3 心电图 48

4.4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49

4.5 动态心电图 49

4.6 超声心动图 49

4.7 放射性核素检查 49

4.8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49

5 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 49

5.1 心绞痛 49

5.2 缺血性心肌病 50

5.3 心肌梗死 50

隐匿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郭绪昆 杜继英 51

1 概述 52

2 发病率 52

3 检查方法 52

3.1 动态心电图 52

3.2 心电图负荷试验 52

3.3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诊断 52

4 隐匿性心肌缺血的常见形式 52

4.1 自发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2

4.2 诱发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52

5 隐匿性心肌缺血的治疗 52

心绞痛&卢绍禹 郝月红 刘战英 53

1 病因及病理 54

2 临床表现和分型 55

2.1 劳力性心绞痛 55

2.1.1 稳定型心绞痛 55

2.1.2 初发型心绞痛 55

2.1.3 恶化型心绞痛 56

2.2 自发性心绞痛 56

2.2.1 卧位型心绞痛 56

2.2.2 变异型心绞痛 56

2.2.3 中间综合征 56

2.2.4 梗死后心绞痛 56

2.3 混合性心绞痛 56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56

3.1 诊断 56

3.2 鉴别诊断 57

3.2.1 急性心肌梗死 57

3.2.2 X综合征 57

3.2.3 心脏神经官能症 57

3.2.4 肋间神经痛 57

3.2.5 其他疾病导致的心绞痛 57

4 治疗 57

4.1 一般治疗 57

4.2 药物治疗 57

4.2.1 硝酸酯类药物 57

4.2.2 β-受体阻滞剂 57

4.2.3 钙离子拮抗剂 57

4.2.4 抗血小板药物 58

4.2.5 调脂药物 58

4.2.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8

4.3 介入治疗 58

4.4 手术治疗 58

4.5 其他疗法 58

缺血性心肌病&孙姗 孙蓉媛 关子安 59

1 概述 60

2 心肌超微结构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60

2.1 心肌的正常超微结构 60

2.2 心肌细胞间质、血管与神经的正常超微结构 61

2.3 心肌的超微结构与心肌功能 61

2.3.1 肌纤维膜和T系统与心肌功能 61

2.3.2 线粒体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61

2.3.3 肌浆网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62

2.3.4 肌原纤维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62

3 动脉血管硬化的发病机制 63

3.1 动脉血管硬化(僵硬)基础理论 63

3.2 动脉血管壁变硬的病理基础 64

3.2.1 动脉硬化 64

3.2.2 粥样硬化 64

3.2.3 动脉的僵硬与缺血性心肌病的相关性 64

3.3 动脉僵硬的定义 64

3.4 动脉僵硬的预测方法 64

3.5 反射波和反射波的类别 65

3.6 缺血性心肌病的脉波反射波与生理病理机制 65

4 临床表现 66

4.1 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67

4.1.1 呼吸困难 67

4.1.2 端坐呼吸 67

4.1.3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67

4.1.4 陈-施呼吸 67

4.1.5 急性肺水肿 67

4.1.6 全身性倦怠和衰弱感 67

4.1.7 咳嗽 67

4.2 右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68

4.2.1 末梢水肿 68

4.2.2 消化系统症状 68

4.2.3 尿量减少 68

4.2.4 其他症状 68

4.3 左心力衰竭的临床体征 68

4.3.1 心脏所见 68

4.3.2 数脉弱(虚)脉与交替脉 68

4.3.3 肺部啰音 68

4.3.4 胸膜腔积液 68

4.3.5 发绀 68

4.4 右心力衰竭的临床体征 68

4.4.1 心脏所见 68

4.4.2 静脉充盈 69

4.4.3 肝脏肿大 69

4.4.4 体液潴留 69

4.5 舒张性心力衰竭 69

4.5.1 病因与病机 69

4.5.2 治疗 69

5 并发症——心律失常 69

5.1 概述 69

5.2 正常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70

5.3 窦房结异常和异位性刺激的形成 71

5.4 心肌的电生理学基础 71

5.5 刺激形成与电生理学基础 71

5.6 窦性心动过速 71

5.6.1 概念 71

5.6.2 机制 71

5.6.3 临床意义 72

5.7 窦性心动过缓 72

5.7.1 概念 72

5.7.2 机制 72

5.7.3 临床意义 72

5.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2

5.8.1 概念 72

5.8.2 机制 72

5.8.3 病因 72

5.8.4 临床所见 72

5.8.5 心电图诊断 73

5.9 逸搏和逸搏心律 73

5.9.1 概念 73

5.9.2 机制 73

5.9.3 临床意义 73

5.9.4 类型 73

5.10 过早搏动 73

5.10.1 概念 73

5.10.2 病因 73

5.10.3 机制 75

5.10.4 临床表现 75

5.10.5 心电图表现 75

5.11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76

5.11.1 概念 76

5.11.2 病因 76

5.11.3 机制 77

5.12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77

5.12.1 概念 77

5.12.2 原因 77

5.12.3 机制 77

5.12.4 临床意义 77

6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 77

6.1 概述 77

6.2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用法、不良反应、适应证和药理机制 77

7 治疗 77

7.1 安静休息 77

7.2 饮食疗法 81

7.3 药物治疗 81

心肌梗死&高晟 郭绪昆 杜继英 孙蓉媛 83

1 概述与定义 84

1.1 概述 84

1.2 定义 84

1.2.1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84

1.2.2 陈旧性心肌梗死定义 84

2 发病机制 84

3 病理生理 85

3.1 收缩功能 85

3.2 舒张功能 85

3.3 心室重构 85

3.3.1 梗死区扩展 85

3.3.2 心室扩大 86

4 临床表现 86

4.1 先兆表现 86

4.2 症状 86

4.2.1 典型症状 86

4.2.2 非典型症状 87

4.3 体征 87

4.3.1 心脏体征 87

4.3.2 血压及其他体征 87

4.4 并发症 87

4.4.1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87

4.4.2 心脏破裂 87

4.4.3 栓塞 87

4.4.4 心室壁瘤 87

4.4.5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87

4.4.6 肩手综合征 87

5 诊断和检查方法 88

5.1 心电图 88

5.1.1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88

5.1.2 心肌梗死的分期 88

5.1.3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89

5.1.4 特殊部位及不典型心肌梗死 89

5.2 血管内超声波诊断 90

5.2.1 概述 90

5.2.2 血管内超声波组织形态学诊断的基础知识 92

5.2.3 IVUS组织形态学的诊断方法 92

5.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92

5.4 磁共振 93

5.4.1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94

5.4.2 慢性心肌梗死 94

5.4.3 室壁瘤 94

5.4.4 附壁血栓磁共振表现 94

5.5 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扫描术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 94

5.5.1 概述 94

5.5.2 心肌血流闪烁扫描术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功能 96

5.6 实验室检查 97

5.6.1 白细胞计数 97

5.6.2 血心肌损伤标记物 97

5.6.3 其他 97

6 鉴别诊断 99

6.1 心绞痛 99

6.2 主动脉夹层 99

6.3 急性肺动脉栓塞 99

6.4 急腹症 99

6.5 急性心包炎 99

7 治疗 99

7.1 院前急救 99

7.2 监护和一般治疗 99

7.2.1 一般处理 99

7.2.2 心电与血流状况的监护 100

7.2.3 镇痛剂 100

7.2.4 抗血小板治疗 100

7.2.5 抗凝治疗 101

7.2.6 硝酸酯类药物 101

7.2.7 β-受体阻滞剂 101

7.2.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102

7.2.9 调脂治疗 102

7.2.10 钙拮抗剂 102

7.3 再灌注治疗 103

7.3.1 介入治疗 103

7.3.2 溶栓治疗 103

7.3.3 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5

7.3.4 再灌注损伤 105

7.4 消除心律失常 105

7.4.1 室性心律失常 105

7.4.2 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 106

7.4.3 心动过缓 107

7.4.4 心脏停搏 107

7.4.5 永久起搏器的应用 107

7.4.6 STEMI后窦房结功能不全 107

7.4.7 STEMI患者起搏模式的选择 108

7.5 控制休克 108

7.5.1 一般处理和监护 108

7.5.2 补充血容量 108

7.5.3 应用血管收缩药 108

7.5.4 应用血管扩张药 108

7.5.5 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避免脑缺血和保护肾功能 109

7.5.6 右心室心肌梗死并发休克 109

7.5.7 其他 109

7.6 治疗心力衰竭 109

7.7 其他 109

7.8 并发症的治疗 109

7.8.1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109

7.8.2 心室游离壁破裂 109

7.8.3 室间隔穿孔 109

7.8.4 室壁瘤 110

7.8.5 栓塞 110

7.8.6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10

7.8.7 肩手综合征 110

7.8.8 缺血性脑卒中 110

7.9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 110

7.10 中医药治疗 110

7.10.1 寒痰血瘀证 110

7.10.2 热痰血瘀证 110

7.10.3 气滞血瘀证 111

7.10.4 气虚血瘀证 111

7.10.5 气阴两虚证 111

7.10.6 阳气虚衰证 111

7.11 出院时危险度分层 111

7.11.1 运动试验 111

7.11.2 超声心动图 112

7.11.3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112

7.11.4 左室功能 112

7.11.5 有创性评价 112

7.12 二级预防 112

7.12.1 出院前教育 112

7.12.2 调脂治疗 113

7.12.3 控制体重 113

7.12.4 戒烟 113

7.12.5 抗血小板治疗 113

7.12.6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113

7.12.7 β-受体阻滞剂 114

7.12.8 控制血压 114

7.12.9 糖尿病治疗 114

7.12.10 激素治疗 114

7.12.11 体育锻炼 114

7.13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114

7.13.1 抗缺血治疗 114

7.13.2 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115

7.13.3 他汀类药物在NSTEMI中的应用 115

7.13.4 NSTEMI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 115

7.13.5 关于出院后治疗的建议 116

7.14 结语 117

心源性猝死&郭绪昆 杜继英 孙蓉媛 119

1 概述 120

1.1 原发性心脏骤停 120

2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120

3 猝死先兆 120

4 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 120

4.1 猝死的常见疾病 120

4.2 缺血性心肌病是猝死最常见的基础疾病 120

4.3 发病机制 122

5 吸烟与猝死的关系 122

6 预测猝死发生的指标 123

6.1 心率变异性 123

6.2 Q-T离散度 123

6.3 心室晚电位 123

6.4 动态心电图 123

7 猝死的高危因素 123

8 医院外心脏猝死的判断 124

9 猝死的院外抢救 124

10 猝死的预防 124

10.1 概述 124

10.2 预防与猝死的预知 125

10.3 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经目标治疗后评估预防效果 125

10.4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与措施预防 125

10.4.1 ACS的危险因素所致猝死——高血压 125

10.4.2 ACS的危险因素所致猝死——高脂蛋白血症 125

10.5 植入型除颤器预防猝死的效果 126

10.5.1 概述 126

10.5.2 植入型除颤器与致死性心律失常一级预防的效果 126

10.5.3 植入型除颤器适应范围 126

脏器篇(中) 131

高血压病&赵子军 滕寿英 郝娜 关大顺 131

1 概述 132

2 定义 133

3 发病机制 133

3.1 概述 133

3.2 遗传易感性因素 133

3.3 肾源性学说 134

3.3.1 沿革 134

3.3.2 肾源性学说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134

3.3.3 肾素与醛固酮相互作用对高血压病和钠潴留的影响 135

3.4 神经源学说 136

3.5 血流动力学因素与血管反应性 137

3.6 胰岛素抵抗 137

3.7 镶嵌学说 137

3.8 小结 137

4 病理 137

4.1 小动脉病变 137

4.2 大动脉病变 138

5 诊断 138

5.1 问诊 139

5.2 血压测定 141

5.2.1 如何做好血压测量 141

5.2.2 血压测量的基本方法 141

5.2.3 自测血压方法 141

5.2.4 动态血压监测 141

5.2.5 特殊人群的血压测量 142

5.2.6 平常血压测定的变化 142

5.2.7 高血压病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程度 143

5.2.8 高血压病不同年龄段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程度 143

5.3 视、听诊所见 144

5.3.1 视诊 144

5.3.2 听诊 144

5.4 尿液检查 144

5.5 胸部X线检查 144

5.5.1 主动脉前后位胸片所见 144

5.5.2 心脏X线所见 144

5.5.3 肺野X线所见 144

5.5.4 主动脉病变影像学的鉴别 144

6 临床表现 146

6.1 缓进型(良性)高血压病 146

6.2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 146

6.2.1 舒张压异常升高 146

6.2.2 颅内压升高症状 146

6.2.3 肾功能不全 147

6.3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147

6.3.1 定义 147

6.3.2 老年高血压与循环动态的生理性变化 147

6.3.3 老年高血压与血压波动的相关性 148

6.3.4 老年高血压与凌晨高血压 148

6.3.5 老年高血压与直立位低血压 149

6.3.6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在治疗上的主要策略 149

6.3.7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蛋白血症 149

6.3.8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152

6.4 症状性高血压 153

6.4.1 概述 153

6.4.2 症状性高血压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153

7 抗高血压药 153

7.1 概述 153

7.2 合理运用抗高血压药 154

7.2.1 选择抗高血压药治疗高血压的原则 154

7.2.2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指征 155

7.2.3 高血压病如何实现降压药物达标的注意事项 155

7.3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156

7.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56

7.4.1 减压药物作用机制 156

7.4.2 药代动力学 157

7.4.3 ACEI临床应用 157

7.4.4 禁忌证 158

7.4.5 副作用 158

7.4.6 主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59

7.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159

7.5.1 降压药物作用机制 159

7.5.2 临床应用 159

7.6 钙通道阻滞剂 161

7.6.1 降压作用机制 161

7.6.2 药代动力学 162

7.6.3 临床应用 162

7.6.4 禁忌证 163

7.6.5 副作用 163

7.6.6 主要钙通道阻滞剂 163

7.7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63

7.7.1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163

7.7.2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65

7.7.3 中枢性降压药 166

7.7.4 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166

7.8 利尿剂 168

7.8.1 降压作用机制 168

7.8.2 噻嗪类保钾利尿药的主要制剂 169

7.8.3 髓袢利尿药 169

7.9 血管舒张药 169

7.9.1 肼屈嗪和双肼屈嗪 169

7.9.2 硝普钠 170

7.9.3 米诺地尔 170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施治&郝娜 滕寿英 杨耀琳 173

1 理论渊源 174

2 病因病机 175

2.1 情志内伤 175

2.2 饮食不节 175

2.3 外伤、手术 175

2.4 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 175

3 临床表现 175

4 诊断 175

5 鉴别诊断 175

5.1 中风病 175

5.2 厥证 176

5.3 痫病 176

6 辨证论治 176

6.1 辨证要点 176

6.1.1 辨脏腑 176

6.1.2 辨虚实 176

6.1.3 辨体质 176

6.1.4 辨标本 176

6.2 治疗原则 176

6.2.1 肝阳上亢 176

6.2.2 肝火上炎 177

6.2.3 痰浊上蒙 177

6.2.4 瘀血阻窍 177

6.2.5 气血亏虚 177

6.2.6 肝肾阴虚 177

7 转归预后 178

8 预防与调摄 178

脏器篇(下) 18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于兰 吴先杰 关子安 181

1 概述 182

2 病因 182

3 病理 182

4 临床表现 182

4.1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182

4.2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183

4.3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183

4.4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183

4.5 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183

4.6 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184

5 诊断 184

5.1 临床诊断 184

5.2 CT诊断 184

5.2.1 早期CT征与发病机制 184

5.2.2 早期CT征 184

5.2.3 发病过程与CT表现 185

5.2.4 脑梗塞的病理类型与CT表现 185

5.2.5 脑梗塞在平扫CT、灌入CT、血管造影CT的各自效用比较 186

5.3 核磁共振诊断 190

5.3.1 概述 190

5.3.2 脑血管疾病的适应证 190

5.3.3 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 190

5.3.4 脑梗塞的核磁共振检查的优点 191

5.3.5 脑梗塞发病各时期的MR表现 191

5.4 脑梗塞急性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的诊断 193

5.4.1 概述 193

5.4.2 脑梗塞急性SPECT检查的适应范围 194

5.4.3 脑梗塞急性期SPECT所见 195

5.4.4 脑梗塞急性期SPECT测量法 195

6 鉴别诊断 195

6.1 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195

6.2 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 195

6.3 颅内占位性病变 195

7 治疗 195

7.1 急性期治疗 195

7.1.1 一般治疗 196

7.1.2 溶栓治疗 197

7.1.3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97

7.1.4 降纤治疗 197

7.1.5 扩容治疗 197

7.1.6 抗凝治疗 198

7.1.7 脑保护治疗 198

7.1.8 其他 198

7.1.9 外科治疗和介入性治疗 198

7.1.10 建立脑卒中绿色通道和卒中单元 198

7.2 恢复期治疗 198

7.2.1 康复治疗 198

7.2.2 预防性治疗 199

颈动脉粥样硬化&滕寿英 郝娜 于兰 李美娟 201

1 概述 202

2 形态的发病机制 202

3 临床表现 204

3.1 颈动脉系统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 204

3.2 椎动脉系统引起短暂脑缺血发作 204

3.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204

4 诊断 205

4.1 血管听诊 205

4.2 眼底检查 205

4.3 超声波检查法 205

4.3.1 概述 205

4.3.2 颈动脉超声检查法 205

4.3.3 椎动脉超声检查法 206

4.3.4 正常颈动脉声像图 206

4.3.5 颈动脉与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声像图 207

4.3.6 颈动脉管腔内径狭窄率和管腔面积狭窄率计算方法 208

4.4 磁共振检查 209

4.5 血管造影检查 209

5 治疗 209

5.1 概述 209

5.2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209

5.2.1 沿革 209

5.2.2 适应证 209

5.2.3 禁忌证 209

5.2.4 选例应注意的风险 209

5.2.5 术前常规检查 210

5.2.6 手术操作方式 210

5.3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210

5.3.1 概述 210

5.3.2 术前主要的准备与手术操作的标准程序 211

5.3.3 颈内动脉高度狭窄经皮腔内支架成形前后超声所见 211

5.4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两者孰优的争论 211

5.4.1 NASCET和SAPPHIRE的研究 211

5.4.2 CREST的研究 211

5.4.3 小结 211

肾动脉硬化&滕寿英 郝娜 郝月红 于兰 215

1 概述 216

2 良性肾硬化 216

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6

2.2 病理 216

2.3 临床表现 216

2.4 防治 217

3 恶性肾硬化 217

3.1 概念 217

3.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7

3.3 病理 217

3.4 临床表现 217

3.5 检查方法 218

3.5.1 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18

3.5.2 磁共振血管成像 218

3.5.3 其他检查方法 218

3.6 诊断 218

3.7 并发症与预后 218

3.8 治疗 218

肾动脉硬化的中医辨证施治&郝娜 滕寿英 219

1 病因病机 220

2 辨证要点 220

3 治疗法则 220

4 证治分类 220

4.1 阴虚阳亢 220

4.2 痰浊内阻 220

4.3 瘀血阻络 221

4.4 气血亏虚 221

4.5 肾精不足 221

5 验方 222

5.1 泡茶剂 222

5.2 降压汤1号 222

5.3 降压汤2号 222

5.4 健肾冲剂 222

5.5 具有降压作用的草药及用药规律 222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篇 225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于兰 225

1 病因 226

2 病理 226

3 类型 226

3.1 Ⅰ型(主-髂动脉型) 226

3.2 Ⅱ型(主-髂-股动脉型) 226

3.3 Ⅲ型(多节段型) 227

4 临床表现 227

5 实验室检查 227

5.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27

5.2 超声检查 228

5.3 CTA检查 228

5.4 磁共振检查 228

6 诊断及鉴别诊断 228

6.1 诊断标准 228

6.2 鉴别诊断 229

7 治疗 229

7.1 减少和消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229

7.2 药物治疗 229

7.3 血管腔内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229

7.3.1 球囊扩张 229

7.3.2 支架植入 229

7.4 外科手术治疗 230

7.4.1 动脉内膜剥脱术 230

7.4.2 动脉旁路术 230

7.4.3 旁路材料的选择 230

7.5 围术期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230

并发症篇 233

动脉硬化与眼部疾病&郑曰忠 233

1 眼球解剖结构与血液供应 234

1.1 眼球结构 234

1.2 眼球内容物 234

1.3 眼球的血液供应 234

1.4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235

2 高血压与视网膜动脉硬化 236

2.1 病理生理学 236

2.2 高血压病眼底病变的临床分期 237

2.3 临床表现 237

2.4 治疗 240

3 视网膜动脉阻塞 240

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40

3.2 临床表现 240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243

3.4 治疗 243

3.5 预后 243

4 视网膜静脉阻塞 243

4.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43

4.2 临床分类 244

4.3 临床表现 244

4.4 诊断与鉴别诊断 246

4.5 治疗 246

4.6 预后 246

5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46

5.1 发病机制 247

5.2 临床表现 247

5.3 诊断与鉴别诊断 248

5.4 治疗 249

5.5 预后 249

6 缺血性眼症 249

6.1 发病机制 249

6.2 临床表现 249

6.3 诊断与鉴别诊断 251

6.4 治疗 251

6.5 预后 251

血管性痴呆&胡德龙 刘春英 滕寿英 253

1 概述 254

2 病因 254

3 病理生理 255

4 临床表现 255

5 实验室检查 255

5.1 化验室检查 255

5.2 电生理检查 255

5.3 影像学检查 256

5.3.1 颅脑CT检查 256

5.3.2 颅脑MRI检查 256

5.4 核医学检查 256

5.4.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检查 256

5.4.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 256

6 诊断 257

6.1 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 257

6.2 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标准 257

6.3 美国加州AD诊断和治疗中心标准 257

6.4 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标准 257

6.5 200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 259

7 鉴别诊断 259

7.1 阿尔茨海默病 259

7.2 皮克病 260

7.3 帕金森病 260

8 治疗 261

8.1 疾病因素治疗 261

8.2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261

8.3 睡眠障碍的治疗 261

8.4 康复治疗 261

防治篇 265

动脉粥样硬化的非药物治疗&高玲玲 265

1 饮食 266

1.1 限制脂肪摄入 266

1.2 适量摄入钠盐 266

1.3 多吃蔬菜和水果 268

1.4 限制饮酒 268

1.5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268

1.6 供给适量的蛋白质 268

1.7 控制总摄入量 269

1.8 适量饮水 270

2 运动 270

2.1 运动方式 270

2.2 运动量 270

2.3 运动时间 271

2.4 运动禁忌 271

3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271

3.1 戒烟 271

3.2 控制体重 271

4 精神 272

4.1 减轻精神压力 272

4.2 放松训练 272

4.3 音乐 272

4.4 瑜伽等静功 272

5 其他 272

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学&刘丹 章臣桂 273

1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274

1.1 早期病变 274

1.2 晚期病变 274

1.2.1 纤维粥样斑块 274

1.2.2 破裂性斑块 276

1.2.3 侵蚀性斑块 276

1.2.4 完全闭塞性斑块 276

1.2.5 炎症性斑块 276

1.2.6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归与临床相关性 277

2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类别 277

2.1 概述 277

2.2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277

2.2.1 药理 277

2.2.2 药代动力学 277

2.3 苯氧芳酸类 278

2.3.1 药理 278

2.3.2 药代动力学特征 278

2.4 胆苯烯胺类降脂药 278

2.4.1 药理与药代动力学 278

2.4.2 用法 278

2.4.3 副反应 278

2.5 烟酸类降脂药 279

2.5.1 药理 279

2.5.2 药代动力学 279

2.5.3 用法 279

2.5.4 副反应 279

2.6 普罗布考 279

2.6.1 药理机制 279

2.7 其他降血脂药 279

2.7.1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六烯酸(DHA) 279

2.7.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 279

2.7.3 抗炎性药物 280

2.8 速效救心丸 280

2.8.1 组成(主要成分) 280

2.8.2 药理 280

2.8.3 临床应用 280

2.8.4 用法及用量 280

2.9 麝香保心丸 280

2.9.1 组成(主要成分) 280

2.9.2 药理 280

2.9.3 临床应用 280

2.9.4 用法及用量 280

2.9.5 不良反应 280

2.10 冠心苏合丸 280

2.10.1 组成(主要成分) 280

2.10.2 药理 280

2.10.3 临床应用 280

2.10.4 用法及用量 280

2.10.5 不良反应 280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辨证施治&郝娜 王娜俐 283

1 理论渊源 284

2 病因病机 284

2.1 肾气渐衰 284

2.2 饮食不当 284

2.3 情志失调 284

2.4 寒邪内侵 284

3 临床表现 285

4 诊断 285

4.1 临床症状 285

4.2 发病情况 285

4.3 常见诱因 285

4.4 心电图表现及化验指标 285

5 鉴别诊断 286

6 辨证论治 286

6.1 辨证要点 286

6.1.1 辨疼痛部位 286

6.1.2 辨疼痛性质 286

6.1.3 辨疼痛程度 286

6.2 治疗原则 286

6.2.1 寒凝心脉 286

6.2.2 气滞心胸 287

6.2.3 痰浊闭阻 287

6.2.4 瘀血痹阻 287

6.2.5 心气不足 288

6.2.6 心阴亏损 288

6.2.7 心阳不振 288

7 转归预后 288

8 预防与调摄 2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