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

模糊语言学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伍铁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10094645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
《模糊语言学》目录
标签:语言学 语言

第一编 模糊语言通论 3

第一章 模糊语言初探 3

§1 从一则故事谈到语言的模糊性质 3

§2 模糊语言举例 7

§3 语言的模糊性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14

§4 模糊语言同语言的有(无)标志单位 15

§5 模糊词和模糊概念 21

§6 人的模糊思维同电子计算机“思维”的差别 24

§1 模糊理论的提出和在多门学科中的应用 34

第二章 模糊语言再探 34

§2 时间和时间词的模糊性质 51

§3 对有标志单位和无标志单位的进一步分析 55

第三章 模糊语言三探 67

§1 模糊的计量方法 67

§2 模糊限制词 71

§3 影响模糊性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 77

§4 对几种语言中时间词的模糊性的分析 82

§5 模糊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87

§6 模糊性和语言的其他特点 89

§1 模糊理论诞生的过程 95

第四章 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研究对象与正名问题 95

§2 “模糊”的正名 114

第五章 模糊理论的先驱尤布利德斯和“模糊”的定义等问题 133

§1 历史的回顾和给模糊下的定义 133

§2 研究模糊理论的意义 137

§3 区别两种模糊性 141

第六章 语言中所反映的思维的模糊特点 148

§1 命名时将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 151

§2 表示动物雌雄时的模糊手段 154

§3 对数词构成的词组的模糊理解 158

§4 概念外延的模糊性 164

第七章 语言中精确和模糊的相互转化 170

§1 精确向模糊的转化 171

§2 模糊向精确的转化 174

§3 模糊和精确集于一身 178

§4 在构成模糊词和精确词时汉语和外语的区别 179

§5 模糊词内部的转化和模糊中的模糊 182

§6 模糊词在语用上的作用 183

第八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义向其反面转化 187

§1 词义向其反面转化的原因 187

§2 反义词相通和相互转化的种种表现 188

§3 反义词同源或一词兼有相反二义的现象在几种语言中的表现 192

§4 几点理论性的说明 213

第九章 再论词义向其反面转化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个意义 222

§1 区别组合和聚合 222

§2 上位义和下位义的关系 229

§3 词义向其反面转化的条件 233

§4 美恶同词和修辞学、词汇学 236

§5 所谓“义位”和“义素”的关系 238

第十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汇研究 249

§1 某些实词的模糊性 249

第二编 模糊语言和词汇学、词典学、词源学 249

§2 某些虚词的模糊性 257

第十一章 颜色词的模糊性质 272

§1 颜色的多样性和颜色词的有限性 272

§2 颜色词的模糊性在四个方面的表现 273

§3 产生颜色词的模糊性的原因 284

§4 给颜色词释义的困难 288

§5 颜色词的转义和象征意义 290

第十二章 不同语言的昧觉词和温度词的模糊性质和这些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 300

§1 “麻”的模糊性质 300

§2 “辣”、“咸”、“苦”、“酸”的模糊性质和在多种语言中的表示法 302

§3 表示温度的词的模糊性质 310

§4 模糊词和形容词的比较级 312

§5 语言是否影响人的思维? 313

第十三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典编纂 318

§1 再谈语言的模糊性和几个模糊词 318

§2 汉语的“半”和“中间”的模糊性 322

§3 外语中表达“半”和“中间”的词的模糊性 327

§4 四点理论性的说明 331

第十四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源学 337

§1 模糊是修辞中常用的手法 363

第十五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 363

第三编 模糊语言和修辞学、语用学 363

§2 婉词、比喻、借代、禁忌的基础有时是“模糊”了事物之间的界限 366

§3 比喻的基础不全是类似 369

§4 模糊词的感情色彩 384

§5 风格也是一种模糊现象 385

第十六章 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论的解释能力 391

第十七章 从“移就”、“拈连”看辞格之间和修辞与语法之间界限的模糊性 408

第十八章 语用中的模糊语言及其他有关问题 418

附录一 作者撰写的未收入本书的涉及模糊语言的论文目录 430

附录二 进一步研究模糊语言的国外文献 4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