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法精华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邢玉瑞,张喜德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623579X
- 页数:563 页
第一章 辨治思维方法 1
第一节 脏腑身形辨治思维方法 1
一、脏宜藏,腑宜通 1
二、六腑以通为用 1
三、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窃 2
四、肺为娇脏 2
五、肺为脏腑之华盖 3
六、肺为水之上源 4
七、肾为先天之本 4
八、肾精贵乎闭藏 5
九、肾者胃之关 5
十、肾恶燥,肝恶刚 6
十一、肝体阴用阳 6
十二、肝宜舒不宜伐 7
十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7
十四、脾为后天之本 8
十五、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8
十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9
十七、治脾胃之法,莫精乎升降 9
十八、胃之为腑,体阳用阴 11
十九、头为诸阳之会 11
二十、眼通五脏,气贯五轮 11
二十一、八脉隶于肝肾 12
二十二、肥人多痰 12
二十三、瘦人多火 13
第二节 气血辨治思维方法 14
一、治病要决,在明气血 14
二、精中生气,气中生精 14
三、气有余便是火 15
四、气不虚不阻 15
五、气实宜清宜降,气虚宜补宜温 16
六、气血宜通不宜滞 16
七、治血必先理气 17
八、血脱必先益气 17
九、血无火不升 18
十、治血之要,惟火惟气 18
十一、治血先以去瘀为要 19
十二、吐血三要法 19
十三、百病生于气 20
十四、升降出入,百病之纲 20
十五、凡病必参郁治 21
十六、七情内伤,调气为先 22
十七、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 22
十八、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2
十九、水气相关 23
二十、血不利则为水 24
二十一、痰瘀相关 24
二十二、治气三法 25
二十三、治血三法 26
第三节 病证辨治思维方法 26
一、医道通治道 26
二、医贵权变 27
三、治病求本 28
四、正治反治 29
五、病治异同 33
六、扶正祛邪 34
七、母子同治 39
八、抑强扶弱 41
九、标本缓急 43
十、三因制宜 46
十一、治未病 49
十二、以平为期 50
十三、以意冶病,最为上乘 50
十四、双向调节法 51
十五、治病宜使邪有出路 52
十六、因势利导 53
十七、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54
十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55
十九、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55
二十、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6
二十一、客邪贵乎早逐 56
二十二、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57
二十三、木郁达之 58
二十四、火郁发之 58
二十五、土郁夺之 59
二十六、金郁泄之 60
二十七、水郁折之 60
二十八、久病入络 61
二十九、久痛入络 61
三十、久病及肾 62
三十一、久虚惟有益胃补肾 62
三十二、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63
三十三、百病多因痰作崇 63
三十四、风痰休治痰 65
三十五、治痰四法 66
三十六、阴阳俱虚,治宜甘药 67
三十七、阳病治阳,阴病治阴 67
三十八、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67
三十九、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68
四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68
四十一、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69
四十二、阳虚之治统于脾 69
四十三、阴虚之治统于肺 70
四十四、治风先治血 70
四十五、湿胜则阳微 71
四十六、治湿当分三焦 71
四十七、治火四法 72
四十八、治热六法 72
四十九、治肝三十法 73
五十、治病须常顾胃气 74
第四节 遣药组方思维方法 75
一、用药如用兵 75
二、制药贵在适中 76
三、以毒攻毒法 77
四、有故无殒亦无殒 77
五、五味各走其所喜 77
六、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 78
七、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78
八、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79
九、心苦缓,急食酸反收之 79
十、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80
十一、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80
十二、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80
十三、施治贵乎精一 81
十四、遣药组方,制宜反佐 81
十五、引经报使 82
十六、用药之机,补必兼泻 82
十七、形虚温之以气,精亏补之以味 83
十八、择时服药法 83
十九、四季用药法 85
二十、月节律用药法 86
第二章 内治方法 88
第一节 解表法 88
一、辛温解表法 88
二、辛凉解表法 89
三、清暑解表法 91
四、疏表祛湿法 91
五、疏表润燥法 92
六、透疹解表法 92
七、理气解表法 92
八、蠲饮解表法 93
九、益气解表法 93
十、助阳解表法 93
十一、养血解表法 94
十二、滋阴解表法 94
十三、和中解表法 94
十四、解表清里法 94
十五、解表攻里法 95
十六、解表温里法 95
第二节 清热法 96
一、轻清宣气法 96
二、辛寒清气法 97
三、清营泻热法 97
四、凉血散血法 98
五、气营(血)两清法 98
六、祛暑清热法 99
七、清热解毒法 99
八、化瘀清热法 101
九、清泄肺热法 102
十、清胃泻火法 102
十一、清脾泻火法 103
十二、疏肝清热法 103
十三、清泻肝火法 104
十四、清热利胆法 105
十五、清心泻火法 105
十六、清肠泻热法 106
十七、清退虚热法 106
十八、甘温除热法 108
第三节 治风法 109
一、疏散外风法 109
二、养血疏风法 109
三、凉肝熄风法 110
四、滋阴熄风法 111
五、养血熄风法 111
六、补脾解痉法 112
第四节 祛湿法 113
一、祛风除湿法 113
二、燥湿化湿法 113
三、温化寒湿法 114
四、宣气化湿法 114
五、清热燥湿法 115
六、清利湿热法 116
七、清暑利湿法 117
八、宣肺行水法 118
九、健脾除湿法 118
十、泻下逐水法 119
十一、理气利水法 120
十二、化瘀利水法 120
十三、温阳利水法 121
十四、滋阴利水法 121
第五节 泻下法 123
一、苦寒泻下法 123
二、温里泻下法 124
三、润肠通便法 124
四、攻补兼施法 125
五、理气通便法 126
第六节 温里法 127
一、温肺散寒法 127
二、温中散寒法 127
三、温肝散寒法 128
四、温经散寒法 128
五、回阳救逆法 129
六、益气固脱法 130
第七节 祛痰法 131
一、燥湿化痰法 131
二、润燥化痰法 132
三、温化寒痰法 132
四、清热化痰法 133
五、行气化痰法 133
六、降气化痰法 134
七、治风化痰法 134
八、祛瘀化痰法 135
九、扶正化痰法 136
第八节 安神法 136
一、重镇安神法 136
二、养心安神法 137
三、疏肝安神法 137
四、清热安神法 138
五、豁痰安神法 138
六、和胃安神法 139
七、化瘀安神法 139
第九节 和解法 140
一、和解少阳法 140
二、调和营卫法 141
三、开达膜原法 141
四、分消走泄法 142
五、调和肝脾(胃)法 142
六、调和肠胃法 143
第十节 开窃法 144
一、清心开窃法 144
二、镇惊开窃法 145
三、行气开窍法 145
四、辟秽开窃法 146
五、豁痰开窃法 146
六、化瘀开窃法 147
第十一节 通窃法 148
一、芳香通窃法 148
二、祛风通窃法 148
三、化浊通窃法 149
四、升阳通窃法 149
五、行气通窃法 149
六、化瘀通窃法 150
第十二节 理气法 151
一、疏肝行气法 151
二、通阳行气法 152
三、散寒行气法 153
四、行气导滞法 153
五、肃肺降逆法 154
六、和胃降逆法 154
七、清肝降逆法 156
第十三节 活血法 156
一、活血化瘀法 156
二、行气活血法 158
三、益气活血法 159
四、温经活血法 159
五、清热活血法 160
六、攻下瘀血法 160
七、除湿活血法 161
八、活血通络法 161
九、养血活血法 162
第十四节 止血法 163
一、清热止血法 163
二、养阴止血法 164
三、益气止血法 164
四、温阳止血法 165
五、养血止血法 165
六、活血止血法 166
七、收涩止血法 166
第十五节 消导化积法 167
一、消食导滞法 167
二、消癥瘕法 168
三、消瘿瘰法 169
四、消结石法 169
第十六节 驱虫法 170
一、安蛔驱蛔法 170
二、驱绦虫法 170
三、驱钩虫法 171
四、驱蛲虫法 171
五、驱姜片虫法 171
六、杀虫消积法 171
第十七节 涌吐法 172
一、涌吐祛痰法 172
二、涌吐祛食法 172
第十八节 固涩法 173
一、敛肺止咳法 173
二、固表止汗法 174
三、涩肠固脱法 174
四、固崩止带法 175
五、补肾固冲法 175
六、固肾涩精法 176
七、补肾固堤法 176
第十九节 补益法 177
一、补气法 177
二、补血法 181
三、滋阴法 182
四、补阳法 188
五、气血阴阳并补法 192
第二十节 其他治法 194
一、补肾纳气法 194
二、引火归原法 195
三、交通心肾法 195
四、益气摄津法 196
五、调理冲任法 196
六、柔肝缓急法 197
七、舒筋活络法 197
八、接骨续筋法 198
九、托里排毒法 198
十、退翳明目法 199
十一、逆流挽舟法 200
十二、提壶揭盖法 200
十三、釜底抽薪法 200
十四、增水行舟法 201
十五、宣通玄府法 201
十六、畜鱼置介法 202
十七、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202
十八、简化中药人工周期三联法 203
十九、骨伤科内治法 203
二十、三陷证内治法 204
二十一、急性肠梗阻总攻疗法 205
二十二、肠梗阻钡剂大承气汤疗法 206
二十三、胆系感染及胆石病总攻疗法 206
二十四、泌尿系结石病总攻排石疗法 207
第三章 外治方法 209
第一节 一般外治法 209
一、敷脐疗法 209
二、熨脐疗法 210
三、药枕疗法 211
四、药带疗法 211
五、药衣疗法 211
六、药榻疗法 212
七、药垫疗法 213
八、药冠疗法 213
九、塞耳法 213
十、吹耳法 214
十一、吹喉法 214
十二、滴耳法 215
十三、点眼法 215
十四、?鼻法 216
十五、鼻嗅法 216
十六、塞鼻法 217
十七、取嚏法 217
十八、烟熏法 218
十九、喷雾疗法 219
二十、咽部涂药法 220
二十一、含漱法 220
二十二、噙化法 221
二十三、点舌法 221
二十四、贴药法 222
二十五、搓药法 222
二十六、封药法 223
二十七、扑药法 223
二十八、掺药法 223
二十九、药巾缠渍法 224
三十、药栓疗法 224
三十一、灌肠疗法 225
三十二、药浴疗法 226
三十三、熏洗疗法 227
三十四、洗涤疗法 228
三十五、冲冼疗法 228
三十六、中药离子透入法 229
三十七、中药电熨法 230
三十八、电热药物温熥法 231
三十九、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231
四十、蜂针疗法 232
四十一、蜞针疗法 234
四十二、水蛭毒疗法 234
四十三、蝎毒疗法 234
四十四、蜘蛛毒疗法 235
四十五、蛇毒疗法 235
四十六、鳝血疗法 235
四十七、动物贴敷疗法 236
四十八、梳头疗法 237
四十九、球摩疗法 237
五十、条打疗法 238
五十一、药棒疗法 238
五十二、滚刺疗法 239
五十三、药熏疗法 240
五十四、药熨疗法 240
五十五、热烘疗法 241
五十六、神灯照疗法 241
五十七、热敷疗法 242
五十八、湿敷疗法 243
五十九、冷敷疗法 243
六十、热蜡疗法 244
六十一、泥疗法 245
六十二、中药加光化疗法 247
第二节 外科外治法 248
一、中药锥切疗法 248
二、箍围消散法 249
三、追蚀法 250
四、开刀法 250
五、生肌收口法 251
六、烙法 252
七、砭镰法 252
八、挂线法 253
九、结扎法 253
十、药线疗法 254
十一、垫棉法 255
十二、药筒拔法 255
十三、拔核法 256
十四、桃治疗法 256
十五、烧伤创面暴露疗法 257
十六、烧伤创面包扎疗法 258
十七、肠扭转颠簸疗法 259
十八、嵌顿疝回纳法 259
十九、肠套叠复位疗法 260
二十、枯痔疗法 260
二十一、内痔插药疗法 261
二十二、内痔改进灰皂散疗法 262
二十三、内痔明矾压缩疗法 263
二十四、内痔注射疗法 263
二十五、内痔贯穿结扎疗法 264
二十六、内痔胶圈套扎法 265
二十七、内痔冷冻疗法 265
二十八、混合痔外剥内扎疗法 266
二十九、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法 266
三十、肛瘘挂线疗法 267
三十一、肛瘘切开挂线疗法 268
三十二、直肠粘膜下注射疗法 269
三十三、直肠周围注射疗法 269
第三节 骨伤外治法 271
一、正骨八法 271
二、理伤手法 272
三、持续牵引疗法 272
四、手摸心会法 274
五、拔伸手法 275
六、旋转手法 275
七、屈伸手法 276
八、折顶手法 277
九、回旋手法 277
十、分骨手法 278
十一、捺正手法 279
十二、纵压手法 280
十三、金针拨骨法 280
十四、振挺疗法 281
十五、骨伤练功疗法 282
十六、悬吊复位法 282
十七、攀索叠砖法 283
十八、攀门拽伸法 284
十九、三桌复位法 284
二十、口腔内复位法 284
二十一、口腔外复位法 285
二十二、拔伸足蹬法 286
二十三、椅背整复法 286
二十四、拔伸托入法 287
二十五、牵引回旋法 287
二十六、卧位杠杆复位法 288
二十七、立位杠杆复位法 289
二十八、拔伸屈肘法 290
二十九、膝顶拔伸法 290
三十、屈髋拔伸法 291
三十一、杠抬复位法 291
三十二、回旋法 292
三十三、俯卧下垂法 293
三十四、侧牵复位法 293
三十五、背法 294
三十六、蹲压法 294
三十七、侧背法 295
三十八、单人复位法 295
三十九、双人复位法 296
四十、颈椎旋扳法 296
四十一、挑割疗法 296
四十二、夹板固定法 297
四十三、砂袋固定法 298
四十四、裹帘包扎固定法 299
四十五、抱膝固定法 300
四十六、丁字鞋固定法 300
四十七、木板鞋固定法 301
四十八、骨盆兜夹板固定法 302
四十九、腰柱固定法 302
五十、披肩固定法 303
五十一、小针刀疗法 303
第四章 针灸方法 305
第一节 针刺手法 305
一、进针法 305
二、得气法 306
三、出针法 307
四、透穴法 308
五、揣法 309
六、爪法 310
七、切法 310
八、循法 310
九、摄法 311
十、捫法 311
十一、按法 311
十二、搓法 312
十三、飞法 312
十四、动法 312
十五、摇法 312
十六、摆法 313
十七、颤法 313
十八、捣法 313
十九、弹法 313
二十、刮法 314
二十一、努法 314
二十二、盘法 315
二十三、敲法 315
二十四、倒法 315
二十五、抽添法 316
二十六、接气通经法 316
二十七、言语诱导法 316
二十八、捻转补泻法 317
二十九、提插补泻法 317
三十、迎随补泻法 318
三十一、徐疾补泻法 318
三十二、开阖补泻法 319
三十三、呼吸补泻法 319
三十四、九六补泻法 320
三十五、营卫补泻法 321
三十六、平补平泻法 321
三十七、大补大泻法 322
三十八、烧山火法 322
三十九、透天凉法 323
四十、进火补法 323
四十一、进水泻法 324
四十二、热补法 324
四十三、凉泻法 324
四十四、阳中隐阴法 325
四十五、阴中隐阳法 325
四十六、青龙摆尾法 326
四十七、五脏交经法 326
四十八、白虎摇头法 326
四十九、通关交经法 327
五十、苍龟探穴法 327
五十一、赤凤迎源法 328
五十二、龙虎交战法 328
五十三、子午捣臼法 328
五十四、龙虎升降法 329
五十五、进气法 329
五十六、运气法 330
五十七、纳气法 330
五十八、关节交经法 330
五十九、提气法 331
六十、留气法 331
第二节 针刺方法 332
一、毫针疗法 332
二、芒针疗法 333
三、皮肤针疗法 335
四、皮内针疗法 337
五、三棱针疗法 338
六、粗针疗法 339
七、小宽针疗法 340
八、火针疗法 342
九、水针疗法 343
十、气针疗法 345
十一、空针疗法 345
十二、提针疗法 346
十三、指针疗法 346
十四、陶针疗法 348
十五、杵针疗法 353
十六、猪鬃针疗法 354
十七、电针疗法 354
十八、电热针疗法 356
十九、电子冷针疗法 356
二十、微波电针疗法 357
二十一、磁针疗法 357
二十二、腧穴激光照射疗法 358
二十三、超声针疗法 360
二十四、头针疗法 360
二十五、耳针疗法 365
二十六、面针疗法 376
二十七、眼针疗法 378
二十八、鼻针疗法 380
二十九、人中针疗法 384
三十、口针疗法 385
三十一、舌针疗法 392
三十二、颈针疗法 395
三十三、背俞针疗法 396
三十四、脊针疗法 396
三十五、胸穴指压疗法 397
三十六、腹针疗法 401
三十七、手针疗法 401
三十八、足针疗法 404
三十九、手象针疗法 409
四十、足象针疗法 417
四十一、腕踝针疗法 418
四十二、第二掌骨侧针法 422
四十三、淋巴结刺激疗法 424
四十四、针刺麻醉 426
第三节 灸疗方法 431
一、直接灸法 431
二、间接灸法 433
三、蒸脐法 439
四、长蛇灸法 439
五、普通艾条灸法 440
六、雷火神针法 441
七、太乙神针法 442
八、温灸器灸法 442
九、药物发泡灸法 444
十、药锭灸法 446
第四节 拔罐及其他疗法 449
一、火罐疗法 449
二、水罐疗法 450
三、抽气罐疗法 450
四、挤压罐疗法 451
五、药罐疗法 451
六、针罐疗法 452
七、针挑疗法 453
八、穴位结扎疗法 456
九、穴位埋藏疗法 456
十、割治疗法 457
第五章 其他治疗方法 459
第一节 推拿方法 459
一、一指禅推法 459
二、滚动法 460
三、按压法 462
四、捏拿法 468
五、摩擦法 472
六、揉搓法 479
七、振动法 482
八、击打法 484
九、运动关节法 489
十、其他推拿法 500
十一、足反射疗法 527
十二、手反射疗法 535
十三、拍打疗法 540
第二节 心理疗法 542
一、情志相胜法 542
二、移精变气法 543
三、顺情从欲法 544
四、释疑解惑法 545
五、疏导疗法 546
六、激情疗法 546
七、澄心静默法 547
八、暗示疗法 548
九、意示入眠疗法 548
十、自我意志法 549
十一、威摄疗法 550
十二、行为诱导疗法 550
十三、适应疗法 550
十四、厌恶疗法 550
十五、读书疗法 551
第三节 饮食及其他疗法 552
一、饮食疗法 552
二、饮疗法 553
三、药酒疗法 553
四、药茶疗法 555
五、脏器疗法 555
六、气功疗法 556
七、音乐疗法 558
八、环境变易疗法 56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万里云天万里路 国医大师邓铁涛师承团队学术精华》邱仕君,刘小斌,邓中光 2018
- 《跟师名中医经验录》严晓枫主编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小手画出大世界 恐龙世界》登亚编绘 200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365奇趣英语乐园 世界民间故事》爱思得图书国际企业 2018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
- 《乐队伴奏长笛世界名曲集 4》芭芭拉·哈斯勒-哈瑟 2017
- 《世界名著阅读经典 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全译本 12-16岁》(法)巴尔扎克著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