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基础知识600题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茅鹤清等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2335·004
- 页数:536 页
辩证唯物主义 1
(一) 基本概念 1
1. 哲学 1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3. 唯物主义经历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 2
4.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2
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6.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2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2
9.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
10.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
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
13. 时间和空间 5
12.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5
14.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7
15. 哲学的物质观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观念的区别和联系 8
16.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9
17.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0
18.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10
19. 联系和发展 11
20. 内因和外因 12
2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2
22. 矛盾的普遍性 13
23. 矛盾的特殊性 13
24.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 14
25.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4
26. 矛盾和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15
28.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6
27.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6
29. 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17
30.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关系 18
31. 量变和质变 19
32. 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20
33. 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20
34. 辩证的否定观 21
35.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2
3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3
37.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3
38. 原因和结果 24
39. 必然性和偶然性 25
40.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26
41. 可能性和现实性 26
43. 形式和内容 28
42. 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28
44. 形式和内容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29
45. 现象和本质 29
46. 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30
47.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31
48.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31
49.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1
50.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32
5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33
5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4
53.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35
54. 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重大 35
55. 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条件 35
56.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35
58. 归纳和演绎 37
57. 分析和综合 37
59. 抽象和具体 38
60. 真理的客观性 39
61.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9
62.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42
63. 为真理而献身 44
(二) 综合分析题 45
64.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45
65.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对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何重要意义? 46
66. 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46
67.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
68.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驳斥“共产主义渺茫论”的错误 49
69. 当代青年为什么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共产主义到理想、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 50
70. 运用真理观的有关原理,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51
71. 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论述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 52
72. 试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53
73. 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论述当前在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中打击严重犯罪活动的重要性 53
74. 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原理,论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健 54
75. 试用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55
76. 试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为什么必须分两步走? 55
77. 试论正确理解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科学论断的重要意义 56
78. 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论述发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对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57
79. 试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 58
80. 试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说明党中央在制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60
81. 试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理论,说明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强重点建设 61
82.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的量变质变的特点 62
83. 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我们对改革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64
84.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的下列这段话,你认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什么原理,请加以分析说明 65
85.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你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和理解 66
86. 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下述论断 68
87.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论述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关系的重大意义 69
88. 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论述“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70
89. 试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下述论断的正确性 71
90. 试用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说明抑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重要性 72
91. 试用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 72
92.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毛泽东同志的下述论断 74
93. 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75
94. 试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 76
95. 试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 77
96.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现在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战略,谁也变不了。我们现行政策的连续性是可靠的。”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说明 78
97.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说明我国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正确性 79
98.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原理,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战略,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80
99. 试用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的原理,说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正确性 81
100. 运用辩证否定的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发展” 82
101. 用主要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83
103.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说明在新时期,老中青年干部都要重新学习的重要性 84
102.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说明“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84
历史唯物主义 86
(一) 基本概念 86
104. 历史唯物主义 86
105.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86
106.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87
107.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7
108.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88
109.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理论形态 88
110. 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 88
111.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88
112.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89
11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 90
114. 社会意识的形式和特点 90
115.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上层建筑的关系 91
117. 道德 92
116.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92
118. 共产主义道德 93
119. 无产阶级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区别 94
120.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95
121.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 95
12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95
123. 社会形态和社会本质 96
12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96
125. 阶级 97
126. 阶级斗争 98
127.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99
128. 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 101
129. 国体和政体 102
131. 坚决抛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103
130.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以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特点 103
132. 社会革命的实质及其根本问题 104
13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104
1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 105
135.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106
13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7
137. 历史人物的作用 107
138.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108
139.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109
140. 领袖和群众的关系 110
141.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12
142.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根本观点及其相互关系 113
143.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现实 113
(二) 综合分析题 115
144.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115
145. 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116
146.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17
147. 怎样理解党中央关于我国现阶段斗争问题的基本估计和基本方针? 118
148. 联系我国实际,如何理解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意义? 120
149. 社会主义民主和无政府主义有何本质区别? 120
150. 为什么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121
151.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对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化有何重大意义 122
152. 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特点,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3
153. 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是由什么决定和推动的? 124
154. “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说法,为什么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的? 125
155. 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承认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意义是否有矛盾? 126
156.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有何重大意义? 127
157.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说明当前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129
(一) 基本概念 131
1. 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131
第二部分 政治经济学 131
2. 商品、商品的两因素和劳动的两重性 132
3. 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133
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34
5. 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34
6.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35
7. 劳动力及其成为商品的条件 135
8. 剩余价值及其产生 136
9.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37
10.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37
11.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38
1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39
13. 资本积累及其实质 140
14. 资本的有机构成 140
15.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41
17. 资本的循环 142
16.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42
18. 资本的周转 143
19. 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144
20.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 145
21.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45
22.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46
23. 利润、利润率 147
24.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48
25.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48
26. 借贷资本和利息 149
27.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50
28.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50
29. 帝国主义及其基本经济特征 151
30. 生产集中和垄断 151
31.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52
3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153
33. 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 154
34. 国际垄断、国际垄断同盟、跨国公司 154
3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形式和实质 155
36.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和技术的停滞趋势 156
37.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充分的物质前提 157
38.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158
39.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159
40.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 159
41.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必要性 161
42.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62
4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64
44.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165
45. 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 165
46. 国民经济计划化 166
47.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167
48.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形式 168
49.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渠道和货币流通规律 168
50. 社会主义竞争 169
51. 社会主义经济杠杆 171
52.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71
53.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172
54. 社会主义财政 173
55. 社会主义税收 174
56. 社会主义信贷 174
57. 社会主义利息 175
58.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175
59. 社会主义工资 176
60.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 177
61. 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 177
62.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和构成 178
63.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179
64. 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 180
65.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 181
66. 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182
67.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182
(二) 综合分析题 183
68. 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183
69. 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184
70. 马克思的劳动两重性学说的重大意义何在? 185
71.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86
72. “机器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186
73. 如何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187
74.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 188
75.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有哪些重要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89
77. 怎样正确理解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90
76. 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理论仍然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 190
78.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91
79.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什么新的特点? 192
80. 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要性 192
81. 试论现阶段我国农村为什么要实行生产责任制? 193
82. 为什么要把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 194
83. 农村改革的成功说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政治经济学的哪些基本原理 196
84. 为什么能源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197
85. 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如何? 197
86. 为什么教育和科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战略重点? 199
87. 试用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处理好两者的比例关系的重要意义 199
88. 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01
89. 为什么要把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203
90. 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05
91.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206
92. 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说明“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原则 207
93. 为什么说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208
94. 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说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下述论断 209
95. 试论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意义 210
96. 试述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重要意义 211
97. 试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 213
9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什么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15
99. 试述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意义 216
100. 试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关系 218
10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219
102. 试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阶段进行理想教育的必要性 220
2.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经历的阶段 222
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的阶段 222
3.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222
第三部分 中共党史 222
(一) 历史基本知识 222
4.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223
5.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224
6. 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和特殊的优点 224
7.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25
8.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225
9.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226
10. 党的“一大” 227
11. 党的“二大” 227
12. 党的“三大” 227
13. 党的“八七”会议 228
14. 党的“六大” 228
16. 党的瓦窑堡会议 229
17. 党的“七大” 229
15. 党的遵义会议 229
18.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30
19.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230
20. 党的“八大” 231
21. “七千人大会” 231
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32
2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233
24. 党的“十二大” 234
2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234
26.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235
27.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35
28. “五卅”运动 236
29. 省港大罢工 236
30.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237
3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38
32. 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238
33.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及其胜利发展的原因 239
34.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40
35.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40
36.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 240
3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241
38.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242
39. 党创建工农红军新时期的开端 242
40. “三湾改编” 243
41. 古田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43
4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 244
43. 中央红军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244
44.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 245
45.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46
46. “九·一八”事变 246
49.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47
48. “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247
47. 华北事变 247
50.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248
51. 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249
52. 抗日战争中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249
53. 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 249
54. 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及其同顽固派斗争的原则 250
55.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和意义 250
56. 中国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 251
57.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经验及其历史意义 251
58. 抗战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及其斗争的焦点 252
59.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对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的策略方针 252
60.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53
61.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53
62. 党关于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254
65. 党的“十二月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255
63. 中国人民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255
64.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及其历史意义 255
66.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256
67.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56
68.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56
6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及其意义 257
70. 新民主主义革命二十八年历史发展的三个必然结果 258
71. 建国初期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重大运动 258
72.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259
73.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及其基本经验 259
74.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内容、方针及其意义 260
75. 正确认识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 261
76. 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61
78.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成就 262
79.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262
77. 一九六一年党制定的“八字方针”及其意义 262
80.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其发生的原因 263
81.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264
82.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及其特点 264
83. 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中,党的工作出现徘徊前进局面的原因 265
8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 265
85. 一九七九年党制定的“八字方针”及其意义 266
87. 党的思想路线 267
88.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267
89.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67
90.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规定的整党的基本任务 267
86.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68
(二) 综合分析题 268
91. 近代中国怎样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8
92.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有哪些特点? 269
93.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列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270
9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71
95. 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272
96. 为什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我党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72
97. 为什么说主观主义是党内产生“左”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273
98. 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 273
99. 为什么说党的“七大”是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274
100.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分两步走?在这个问题上“左”右倾的错误是什么? 274
101.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左”右倾的错误是什么? 274
102.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274
103. 怎样认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左”右倾的错误是什么? 275
104. 怎样认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左”右倾的错误是什么? 276
105. 在党的历史上发生过哪三次历史性的转变? 277
106. 怎样理解党的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 277
108. 从我党的历史经验分析,坚持两条战线斗争的重要性,剖析“左”比右好的错误观点 278
107. 为什么要恢复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278
109. 什么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279
110. 从党同高、饶反党阴谋活动斗争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280
11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281
112. 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历史表明,我们的人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坚强的生命力? 282
113. 为什么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283
114.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285
115.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286
116. 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8
117.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是什么? 288
11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89
119. 为什么说党的十二大是七大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 290
120.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 290
121. 如何理解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291
122. 试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92
2. 空想社会主义 293
1. 科学社会主义 293
第四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 293
(一) 基本概念 293
3.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294
4.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295
5. 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 296
6.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297
7.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97
8. 无产阶级政党 298
9. 民主集中制 298
10. 无产阶级的战略和策略 299
11.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300
12. 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 300
13.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301
14. 暴力革命 302
15. 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条件 303
16. 工农联盟 304
17. 统一战线 304
18. 民族解放运动 305
19. 战争与和平 305
20. 无产阶级专政 306
21.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07
22. 社会主义改造 308
23.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308
24.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09
25.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 310
26. 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311
2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11
28. 社会主义道德 312
30. 社会主义法制 313
29. 社会主义民主 313
31.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314
32. 无产阶级的宗教政策 315
33.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 315
3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6
35. 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316
36.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18
(二)综合分析题 318
37. 试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 318
38. 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为什么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320
39. 怎样理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获得胜利”的理论及其重大意义? 321
40. 为什么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323
41. 为什么说现代资本主义出现经济继续增长也不能改变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324
42. 怎样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条件? 325
43. 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327
44. 试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328
45. 试论社会主义时期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30
46. 试述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及其作用,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有何根本区别? 333
47. 试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35
48. 试述“建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和我们的构想 337
49. 试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方针 338
50.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是什么? 340
51. 试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341
5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哪些发展? 343
53. 试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345
54. 如何理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根本任务? 347
55. 试论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347
第五部分 附录 350
各类高校统招政治试题及答案要点 350
(一)一九七九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50
(二)一九八○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54
(三)一九八一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59
(四)一九八二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63
(五)一九八三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69
(六)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75
(七)一九八五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82
(八)一九八五年上海市高考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91
(九)一九八六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399
(十)一九八六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414
(十一)一九七九年上海市高校研究生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426
(十二)一九八○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29
(十三)一九八一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35
(十四)一九八二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40
(十五)一九八三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46
理科卷 446
文科卷 451
(十六)一九八四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58
文科卷 458
理科卷 465
(十七)一九八五年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答案要点 470
文科卷 470
理科卷 477
(十八)一九八三年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482
(十九)一九八五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文科、党政干部专修科招生考试政治试题答案要点 486
(二十)一九八四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 493
(二十一)一九八四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二) 502
(二十二)一九八四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师资本科)试题参考答案 510
(二十三)一九八五年上海市各类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515
(二十四)一九八五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师资本科)试题参考答案 521
(二十五)一九八六年上海市各类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525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弹好钢琴必备的五线谱知识》杨青华威武 2019
- 《看视频零基础学英语口语》宋德伟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