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随动系统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1
1-2.随动系统发展简史 2
1-3.应用举例 5
第二章 随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13
2-1.随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
2-2.最简单的随动系统 18
2-3.比例控制系统 36
2-4.微分控制系统 36
2-5.微分积分控制系统 53
第三章 随动系统的实用线路 77
3-1.自整角机 77
3-2.测量角差的自整角机线路 78
3-3.双速的角差测量系统 82
3-4.双速系统中的假零点 83
3-5.精计和粗计线路的信号选择 85
3-6.干整流器选择器 87
3-7.氖灯选择器 90
3-8.具有电子管和继电器的选择器 91
3-9.随动系统中的检相整流线路 92
3-10.具有电机放大机的系统 99
3-11.具有磁放大器的系统 101
3-12.电气液压系统 103
第四章 随动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111
4-1.转移函数 111
4-2.系统的稳态误差 114
4-3.开周幅相特性 122
4-4.乃奎斯脱稳定判据 123
4-5.根据开周转移函数的解析运算式对系统进行综合 133
4-6.利用闭周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对系统进行综合 134
4-7.利用对数频率特性对系统进行综合 179
4-8.利用期望对数幅频特性进行综合 215
第五章 交流随动系统 265
5-1.交流随动系统的特点 265
5-2.对交流校正网络的要求 266
5-3.交流校正网络的实际线路及其设计 268
5-4.交流随动系统的实用线路 275
5-5.结束语 279
第六章 快速随动系统 281
6-1.快速随动系统的概念 281
6-2.确定快速过程的形状 281
6-3.快速随动系统的建立 292
6-4.举例 296
7-2.负载特性 300
第七章 随动系统中功率元件的选择 300
7-1.前言 300
7-3.负载要求的转矩、转速和功率 301
7-4.决定功率元件的转矩、转速和额定功率 305
7-5.使电动机获得最小均方根转矩的电动机-负载的齿轮传速比 308
7-6.齿轮对的传速比对总惯量的影响 309
第八章 研究随动系统的实验方法 314
8-1.前言 314
8-2.利用超低频设备决定系统(或元件)的动特性 314
8-3.根据过渡过程的示波图决定系统的参数 318
第九章 继电器随动系统 322
9-1.一般继电器随动系统 322
9-2.线性化继电器随动系统 349
9-3.最佳继电器随动系统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