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3
一、按摩简介 3
什么是按摩 3
按摩的由来 3
按摩为什么能治病 4
按摩治病原理 4
按摩防病治病的特点 6
按摩的强度与时间 7
按摩的适应症 8
按摩的禁忌症 8
按摩注意事项 9
按摩的介质 10
异常情况的处理 12
二、按摩手法 13
按法 14
摩法 16
推法 17
拿法 18
揉法 18
擦法 18
攘法 19
搓法 21
拍法 22
抖法 22
捻法 22
叩法 24
掐法 24
捏法 24
抹法 25
拂法 25
拧法 26
振法 26
抓法 27
点法 27
拨法 27
压法 28
扪法 28
抵法 28
戳法 29
顶法 29
切法 30
抚法 30
扫法 30
拭法 31
刮法 31
梳法 31
分法 32
合法 33
扭法 34
握法 34
勒法 34
捋法 35
搔法 35
挤法 35
揪法 36
拈法 36
击法 37
打法 38
捣法 39
弹法 39
劈法 40
啄法 40
贯法 41
三、常用经脉穴位 42
(一)成人常用穴 46
1.任脉 46
会阴 46
曲骨 47
中极 47
关元 48
气海 48
神阙 48
下脘 49
中脘 49
巨阙 49
中庭 49
廉泉 50
天突 50
璇玑 50
膻中 50
承浆 51
2.督脉 51
长强 51
腰俞 52
腰阳关 52
命门 53
至阳 53
神道 53
身柱 53
陶道 54
大椎 54
哑门 54
上星 55
素髎 55
百会 55
风府 55
水沟 56
龈交 56
3.手太阴肺经 56
中府 57
尺泽 57
孔最 58
列缺 58
太渊 58
鱼际 59
少商 59
4.手阳明大肠经 59
商阳 60
三间 60
偏历 61
阳溪 61
合谷 61
手三里 62
曲池 62
肘髎 62
肩髃 63
扶突 63
迎香 63
5、足阳明胃经 63
承泣 64
四白 65
地仓 66
颊车 66
下关 66
头维 66
人迎 66
天枢发 67
梁门 67
乳根 67
缺盆 67
水道 68
归来 68
气冲 68
髀关 68
伏兔 69
梁丘 69
犊鼻 69
足三里 69
上巨虚 70
条口 70
下巨虚 70
解溪 71
内庭 71
丰隆发 71
厉兑 72
6.足太阴脾经 72
隐白 73
太白 73
公孙 73
三阴交 74
地机 74
阴陵泉 74
血海 75
大横 75
大包 75
7.手少阴心经 75
极泉 76
阴郄 77
神门 77
少海 77
通里 77
少府 78
少冲 78
8.手太阳小肠经 78
少泽 79
后溪 80
腕骨 80
阳谷 80
养老 80
支正 81
小海 81
天宗 81
天容 81
听宫 82
9.足太阳膀胱经 82
颧醪 82
睛明 83
攒竹 84
天柱 84
大杼 84
风门 84
膈俞 85
心俞 85
厥阴俞 85
肺俞 85
肝俞 86
胆俞 86
脾俞 86
胃俞 87
三焦俞 87
肾俞 87
八醪 88
膀胱俞 88
大肠俞 88
小肠俞 88
承扶 89
殷门 89
委中 89
膏盲 90
志室 90
秩边 90
承山 90
飞扬 91
昆仑 91
申脉 91
至阴 91
涌泉 92
然谷 92
10.足少阴肾经 92
太溪 93
大钟 94
照海 94
复溜 94
阴谷 95
大赫 95
幽门 95
俞府 95
11.手厥阴心包经 96
天池 96
曲泽 96
郄门 97
间使 97
大陵 98
劳宫 98
内关 98
中冲 99
12.手少阳三焦经 99
关冲 100
中渚 100
阳池 100
外关 101
支沟 101
三阳络 101
天井 102
肩髎 102
翳风 102
角孙 102
丝竹空 103
13.足少阳胆经 103
耳门 103
瞳子髎 104
听会 104
上关 105
率谷 105
头窍阴 106
阳白 106
头临泣 106
风池 106
肩井 107
日月 107
京门 107
带脉 108
维道 108
环跳 108
悬钟 109
光明 109
阳陵泉 109
风市 109
丘墟 110
足临泣 110
侠溪 110
足窍阴 110
14.足厩阴肝经 111
大敦 111
行间 112
太冲 112
蠡沟 113
曲泉 113
15.常用经外奇穴 114
期门 114
章门 114
急脉 114
四神聪 115
印堂 115
鱼腰 115
上明 115
球后 116
鼻通 116
夹承浆 116
太阳 116
牵正 117
翳明 117
安眠 117
上廉泉 117
定喘 118
百劳 118
崇骨 118
颈臂 118
耳尖 118
华佗夹脊 119
胃管下俞 119
痞根 119
腰眼 120
十七椎下 120
腰奇 120
环中 120
脐中四边 120
利尿穴 121
气门 121
子宫穴(精宫) 121
提托 121
小骨空 122
大骨空 122
十宣 122
三角灸 122
中魁 123
八邪 123
落枕 123
腰痛穴 123
臂中 124
二白 124
四缝 124
中泉 124
四强 125
百虫窝 125
鹤顶 125
膝眼 125
胆囊穴 125
独阴 126
女膝 126
八风 126
阑尾穴 126
里内庭 127
(二)小儿常用穴 127
百会 127
坎宫 127
天柱 127
耳后高骨 128
桥弓 128
腹 128
肚角 128
七节骨 129
龟尾 129
脊 129
丹田 130
脾经 130
肺经 131
肝经 131
心经 131
肾经 132
大肠 132
小肠 132
肾顶 133
胃经 133
四横纹 133
小横纹 134
掌小横纹 134
板门 134
小天心 134
八卦 135
阴阳 135
一窝风 136
外劳宫 136
五指节 136
天河水 137
三关 137
六府 137
箕门 138
止痢 138
四、其他疗法 138
拔罐疗法 138
捏脊疗法 141
热熨疗法 143
艾灸疗法 146
耳穴压丸疗法 148
第二部分 常见病的治疗 157
一、内科常见病 157
感冒 157
咳嗽 160
哮喘 162
呃逆 164
呕吐 167
胃痛 169
腹痛 171
泄泻 173
便秘 176
便血 178
失眠 180
眩晕 183
头痛 185
惊悸 188
胁痛 190
消渴 192
水肿 195
淋证 197
癃闭 198
遗尿 200
腰痛 202
痿证 204
痹证 207
癫狂 210
痛证 212
遗精 213
癔病 214
阳痿 217
早泄 221
慢性胃炎 222
射精不能症 224
急性胃肠炎 227
溃疡病 230
胃下垂 232
胃肠神经宫能症 235
胃肠痉挛 238
慢性痢疾 240
慢性结肠炎 242
慢性胰腺炎 244
胆绞痛 247
慢性胆囊炎 249
慢性肝炎 251
慢性支气管炎 254
支气管哮喘 257
肺气肿 259
肺结核 262
中暑 265
疟疾 267
高血压病 269
低血压 272
心脏神经宫能症 275
冠心病 277
心律失常 280
神经衰弱 282
面神经麻痹 284
三叉神经痛 287
多发性神经炎 289
肾下垂 290
前列腺病 293
肥胖症 295
二、外科常见病 298
肩关节周围炎 298
落枕 301
颈椎综合征 303
扭挫伤 306
半身不遂 309
腱鞘炎 312
腱鞘囊肿 314
截瘫 315
腕管综合征 317
肱骨外上髁炎 319
坐骨神经痛 321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323
膝关节损伤 325
踝管综合征 328
跟痛症 330
腓肠肌痉挛 332
下肢静脉曲张 334
神经性皮炎 336
脑震荡及后遗症 337
带状疱疹 340
荨麻疹 341
岔气 343
疝气 345
痔疮 347
脱肛 350
三、妇科常见病 353
月经不调 353
痛经 355
闭经 358
慢性盆腔炎 361
子宫脱垂 363
白带增多症 366
乳腺炎 368
乳房囊性增生病 370
功能性子宫出血 373
更年期综合征 375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77
产后尿失禁 380
产后缺乳 381
不孕症 384
四、儿科常见病 386
小儿发烧 387
百日咳 389
小儿夜啼 392
小儿惊风 394
小儿营养不良 396
小儿消化不良 399
小儿便秘 401
小儿脱肛 403
小儿遗尿 404
小儿斜颈 406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407
小儿麻痹后遗症 409
小儿多动症 412
小儿流涎症 413
小儿厌食症 415
小儿疝气 416
五、五官科常见病 418
近视眼 418
眼睑跳动症 419
眼肌麻痹 421
麦粒肿 423
睑缘炎 424
结膜炎 426
视神经委缩 428
牙痛 430
耳鸣 432
耳聋 434
聋哑 435
耳源性眩晕 437
鼻出血 439
慢性鼻炎 441
慢性鼻窦炎 443
慢性扁桃腺炎 445
慢性咽炎 447
慢性喉炎 449
第三部分 按摩保健 455
眼睛保健 455
面部保健 456
头颈保健 458
上肢保健 460
胸部保健 461
腹部保健 462
腰部保健 463
下肢保健 464
小儿按摩保健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