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为世用 1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4
兴、观、群、怨 6
惟歌生民病 9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12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14
出之贵实,用之贵虚 16
须是虚实相半 19
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 21
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23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26
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29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31
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 33
工夫在诗外 36
有造境,有写境 38
幻中有真,乃为传神阿堵 41
不得其平则鸣 43
诗穷而后工 45
有所不能自己而作者 48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51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54
以自然之为美 57
诗贵天真 59
非奇不传 61
奇僻荒诞,读之使人心开神释 64
不奇而奇 66
作诗,不可以无我 68
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 71
“八面求圆”,文人之通弊也 73
文附质,质待文 76
意犹帅也 78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81
为情而造文 84
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 86
构成全局 88
文者,变之谓也 90
简为文章尽境 93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95
神与物游 97
设身处地 99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01
思与境偕 104
情中景,景中情 107
词以境界为最上 109
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 112
一鳞一爪 114
一人有一人性格 116
写一百八个人,真是一百八样 119
悉取而加之 122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124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125
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 128
一人一事 130
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 132
避实击虚之法 135
要新奇别致 137
信手拈来无不是 140
开生面,立新场 143
从上下左右写 145
文有正衬,有反衬 148
以善避为能,又以善犯为能 150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 153
依《诗》取兴,引类譬谕 155
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 158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 160
能自出新意 162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65
诗不改不工 167
惟陈言之务去 169
欲见之者易谕也 171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174
曲白相生 176
用在句中,令人不觉 178
知人论世 180
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183
论曲,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 185
论诗者不可不兼收之 187
良工必有不巧 189
同之与异,不屑古今 191
诗有工拙,而无今古 194
诗言志 196
诗缘情而绮靡 199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201
诗有别材,诗有别趣 204
乐者乐也 206
曲难于诗与词也 209
曲上乘首日当行 211
南剧“十要” 213
能感人 215
何才之大也 217
谣谚皆天籁自鸣 219
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221
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224
转益多师是汝师 226
论须读书 229
读书如吃饭 232
文成法立 233
无迹可窥,然后入神 235
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