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中文序 1
导言 1
第一篇 先秦两汉诗歌观念的演进与功利批评的形成 15
第一章 诗歌创作观念与接受观念的萌芽 15
一 上古代的诗歌形态 16
二 “《诗》三百”中的诗歌创作观念 21
三 《左传》中的诗歌接受观念 26
第二章 先秦诸子诗歌观念的演进 34
一 孔子及其弟子论《诗》与用《诗》 35
二 子思、孟子称《诗》及“以意逆志”说 43
三 “诗言志”与苟子的文体观念形成 49
四 屈原新体抒情诗中的诗歌观念 54
五 “乐”与“诗”观念互补 59
第三章 两汉的功利主义诗学观 64
一 尊《诗》为“经”的功利定向 65
二 儒家诗教的确立 69
三 《诗大序》与《诗谱序》的理论意义 75
四 《离骚》评价之争 83
第二篇 魏晋南北朝诗歌本体的重构与风格批评的出现 95
第四章 诗歌文体的重新认识 95
一 曹丕、陆机、葛洪的诗美特征说 96
二 “以意为主”对“言志”的变通 104
三 “形似之言”与“声律”论 110
第五章 《文心雕龙》的诗歌理论 119
一 诗歌文体发展的历史考察 121
二 论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 129
三 创作方法与鉴赏批评 136
第六章 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 146
一 诗歌美学特征的确认 147
二 五言诗独特情质与诗人个体风格 156
三 流派探索与比较批评 161
第七章 齐、梁趋向唯美的诗歌理论 167
一 “文”、“笔”之说与“美文”意识 168
二 中决儒家诗教的“宫体”诗论 176
三 儒家诗教传人的反批评 184
第三篇 隋唐宋金元诗歌精神的升华与美学批评的崛起 193
第八章 重振诗歌人文精神的“风骨”论 193
一 隋至初唐的诗学批评 195
二 陈子昂之“兴寄”与“风骨” 200
三 李白等盛唐诗人的“风骨”诗学观 205
第九章 标志诗歌艺术走向成熟的“诗境”说 213
一 王昌龄的“诗有三境”说 215
二 释皎然论“取境”与“造境” 221
三 权德舆、刘禹锡的“境在象外说” 227
第十章 政教与审美结合的现实主义诗论 233
一 杜甫、元结的诗歌美学思想 235
二 古文家的“文”、“诗”分别论 249
三 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待学纲领 256
四 现实主义诗学之承续 266
第十一章 司空图《诗品》与唐末五代诗论 273
一 司空图诗论的哲学、美学思想基础 275
二 艺术哲学的经典之作——《诗品》 280
三 唐末、五代诗论 291
第十二章 唐代诗选家的审美鉴赏批评 297
一 审美鉴赏向诗境整体把握的提高 298
二 审美接受准则的确定 302
三 唐代诗选家的审美态度 308
第十三章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诗学走向 313
一 宋人对唐诗的接受与评价 315
二 诗文革新运动者的诗学主张 318
三 苏轼的诗歌美学观 324
第十四章 两宋理学家的诗学观 332
一 邵雍为“情伤性命”与“以物观物”说 333
二 朱熹“文皆是从道中流出”的诗论 339
三 包恢三种“自然”说 344
第十五章 江西诗派的诗法理论及其嬗变 351
一 黄庭坚首立诗之法度 352
二 诗法理论从“悟”到“活法”的发展 359
三 诗法理论在南宋的嬗变 365
第十六章 《岁寒堂诗话》与《沧浪诗话》 378
一 张戒由“思无邪”论“意”、“气”、“韵”、“味” 379
二 严羽“以禅喻诗”重塑诗学本体 384
三 “参诗精子”的美学批评 392
第十七章 金、元诗论缀要 396
一 苏、黄之辨与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397
二 江西诗派再评价与方回《心境记》 407
三 刘将孙的诗趣说与杨惟桢的“人品”论 413
第四篇 明清近代流派理论的拓展与诗学本体的深化 421
第十八章 以“格调”为核心的明代“复古”诗论 421
一 复古之先声与茶陵派的“格调”说 422
二 前七子诗学理论的两面性 428
三 后七子中谢榛、王世贞的诗论 435
四 胡应麟的“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论 442
第十九章 以“性灵”为核心的文学解放思潮 447
一 文学解放运动先行者的理论纲领 448
二 公安派“独抒性灵”与“法不相沿”说 457
三 竟陵派之“孤怀孤诣”与“厚出于灵”论 463
第二十章 晚明三家诗论 469
一 许学夷之“通变”而“入圣”、“入神”论 470
二 陆时雍关于“韵”的美学阐释 477
三 陈子龙“忧时托志”的救亡诗论 482
第二十一章 重整与改善的儒家诗学 487
一 虞山派论“诗人之诗”与“儒者之诗” 488
二 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说 496
三 王夫之“兴、观、群、怨”新释 500
四 叶燮重建儒家诗学体系 507
第二十二章 清代四大流派的诗学观 522
一 王士祯“神韵”说的美学意义 523
二 以儒家诗教为本的“格调”说 531
三 袁枚“性灵”说——诗人“天分”论 537
四 倡导“学人之诗”的“肌理”说 546
第二十三章 繁荣的清代诗话与论诗诗 556
一 《诗辩坻》等论“作诗之人” 558
二 《诗筏》等论诗的审美创造 565
三 赵翼、张问陶等的论诗诗 571
第二十四章 “诗界革命”时代的到来 581
一 龚自珍倡导个性解放的理论与实践 582
二 黄遵宪、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论 588
三 王国维“境界”说之系统观 595
四 鲁迅“求新源”振“雄声”的《摩罗诗力说》 606
后记 612
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书目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