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第一章 电路基本定律和二端电阻性元件 1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1-1 电路 1
1-1-2 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 2
1-2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2
1-2-1 电流 3
1-2-2 电流的参考方向 3
1-3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5
1-3-1 电压(电位差) 5
1-3-3 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6
1-3-2 电压的参考方向(或参考极性) 6
1-3-4 电动势 7
1-4 功率和能量 7
1-4-1 功率 7
1-4-2 能量 8
1-5 一些常见的电路变量的波形 9
1-5-1 常量 9
1-5-2 直线函数 9
1-5-3 正弦波 10
1-5-4 指数函数 10
1-5-5 衰减正弦波 11
1-5-6 单位阶跃函数 11
1-6 基尔霍夫定律 13
1-6-1 一些有关的电路术语 13
1-6-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4
1-6-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6
1-7 电阻元件 18
1-7-1 线性电阻元件 18
1-7-2 非线性电阻元件 19
1-8 独立电源 21
1-8-1 电压源 21
1-8-2 电流源 23
习题 25
第二章 简单电路和多端电阻性元件 29
2-1 二端等效电路的概念 29
2-2 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30
2-2-1 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 30
2-2-2 线性电阻元件的并联 32
2-2-3 线性电阻元件的混联 34
2-3 平衡电桥电路,线性电阻元件的Y-△联结等效变换 37
2-3-1 平衡电桥电路 37
2-3-2 线性电阻元件的Y-△联结等效变换 38
2-4 独立电源与线性电阻元件的串联或并联 42
2-4-1 戴维宁电路、诺顿电路及其等效变换 42
2-4-2 其它联结的情况 44
2-5 运算放大器 47
2-5-1 实际器件简介 47
2-5-2 作为电路元件的运算放大器 48
2-5-3 简单电路分析的例子 49
2-6 受控电源 50
2-6-1 四种形式的受控电源 51
2-6-3 受控电源与独立电源的比较 54
2-6-2 受控电源的功率、有源性 54
习题 57
第三章 电阻性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 63
3-1 电网络的2b方程 63
3-1-1 支路方程 63
3-1-2 KCL方程的独立性 64
3-1-3 KVL方程的独立性 64
3-2 支路分析法 67
3-2-1 无纯电流源支路的支路电流方程 67
3-2-2 含纯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69
3-3 节点分析法 71
3-3-1 无纯电压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72
3-3-2 电路含纯电压源支路的处理 74
3-3-3 含受控源网络的节点分析法 75
3-4 网孔分析法 77
3-4-1 无纯电流源支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77
3-4-2 电路含纯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79
3-5 回路分析法 80
3-5-1 无纯电流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方程 81
3-5-2 电路含纯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83
习题 84
第四章 网络定理 89
4-1 叠加定理 89
4-1-1 叠加定理及其证明 90
4-1-2 应用举例 91
4-1-3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电路 94
4-3-1 戴维宁定理及其证明 96
4-3 戴维宁定理 96
4-2 替代定理………………………………………………? 96
4-3-2 应用举例 98
4-3-3 应用戴维宁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电路 102
4-4 诺顿定理 104
4-5 互易定理 107
习题 111
第五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117
5-1 电容元件 117
5-1-1 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 117
5-1-2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 120
5-1-3 电容的贮能 122
5-2-1 非零初始电压电容元件的等效电路 123
5-2-2 电容的串联 123
5-2 电容的串联与并联 123
5-2-3 电容的并联 124
5-3 电感元件 125
5-3-1 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 125
5-3-2 电感电流的连续性 126
5-3-3 电感的贮能 128
5-4 电感的串联与并联 129
5-4-1 非零初始电流电感元件的等效电路 129
5-4-2 电感的并联 129
5-4-3 电感的串联 130
5-5 实际电容器和电感器 131
5-5-1 实际电容器 131
5-5-2 实际电感器 131
习题 132
6-1-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5
第六章 一阶电路 135
6-1 零输入响应 135
6-1-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40
6-2 零状态响应 143
6-2-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3
6-2-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48
6-3 全响应 151
6-3-1 全响应的计算 151
6-3-2 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152
6-4 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55
6-4-1 三要素的确定 156
6-4-2 三要素法求解响应举例 158
习题 161
7-1-1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68
7-1 RL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68
第七章 二阶电路 168
7-1-2 RLC并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74
7-2 RL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78
7-3 RLC电路的全响应 180
7-4 电路的对偶性 182
习题 183
第八章 正弦稳态分析 185
8-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85
8-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185
8-1-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186
8-1-3 正弦电流、电压的有效值 188
8-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及取虚部算子?m〔 〕的性质 189
8-2-1 复数 189
8-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图 191
8-2-3 取虚部运算算子?m〔 〕的性质 193
8-3 正弦稳态下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196
8-3-1 电阻元件 196
8-3-2 电感元件 197
8-3-3 电容元件 200
8-4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203
8-5 阻抗和导纳,电路的相量模型 205
8-5-1 二端网络阻抗和导纳的定义 205
8-5-2 三种基本元件的阻抗和导纳,电路的相量模型 206
8-5-3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208
8-5-4 正弦交流电路的性质——感性、容性和电阻性 210
8-5-5 串联和并联相量模型的等效互换 212
8-6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 214
8-7 相量图、位形图及其应用 219
8-7-1 相量图和位形图 220
8-7-2 结合相量图、位形图求解正弦稳态电路 221
8-8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224
8-8-1 瞬时功率 224
8-8-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225
8-8-3 复功率 230
8-8-4 功率因数的提高 232
8-9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234
8-10 谐振电路 235
8-10-1 串联谐振电路 235
8-10-2 并联谐振电路 240
习题 243
9-1-1 耦合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251
第九章 耦合电感元件和理想变压器 251
9-1 耦合电感元件 251
9-1-2 同名端 253
9-2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256
9-2-1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56
9-2-2 去耦等效电路 258
9-3 空芯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反映阻抗 262
9-3-1 初级等效电路,反映阻抗?r12 263
9-3-2 次级等效电路,反映阻抗?r21 264
9-4 理想变压器 265
9-4-1 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 265
9-4-2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 267
习题 270
10-1-1 对称三相电源,对称三相负载 273
10-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273
第十章 三相电路 273
10-1-2 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 274
10-2 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275
10-2-1 对称三相电路线量与相量的关系 275
10-2-2 Y-Y联接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78
10-2-3 △-△联接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80
10-2-4 复杂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281
10-3 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282
10-4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286
10-4-1 三相电路的功率 286
10-4-2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288
习题 289
11-1-1 傅里叶级数 292
第十一章 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292
11-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 292
11-1-2 几种对称周期函数的谐波分析 294
11-2 周期性非正弦电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平均功率 297
11-2-1 有效值 297
11-2-2 平均值,均绝值 297
11-2-3 平均功率 298
11-3 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299
11-4 对称三相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302
11-4-1 对称三相周期性非正弦电源 302
11-4-2 对称三相周期性非正弦电路分析 303
习题 307
第十二章 双口网络 309
12-1 双口网络的Y参数 310
12-2 双口网络的Z参数 312
12-3 双口网络的H参数 314
12-4 双口网络的T参数 315
12-5 双口网络的联接 318
12-5-1 双口网络的串联 318
12-5-2 双口网络的并联 319
12-5-3 双口网络的级联 321
12-6 有端接双口网络的分析 323
12-6-1 有端接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324
12-6-2 有端接双口网络的特性阻抗 324
习题 325
附录 部分习题答案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