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时代与生平 1
一 时代难题 1
二 童蒙熏养 7
三 从革命志士到问佛学人 13
四 十年面“体” 21
五 传统与现实的互校互诠 31
六 “漆园”的再定位 42
七 大用发皇与晚年孤心 51
第二章 本体宇宙论的创立 60
一 “见体”之路 61
(一) 真幻问题 62
(二) 始为轮回之信徒 65
(三) 众生同源与万物一体 69
二 体用不二 72
(一) “体”之斟酌 72
(二) 体用关系 76
(三) 内在超越 80
三 宇宙论的展开 85
(一) 万有之墓 86
(二) 从“恒转”到“成物” 88
(三) 物质宇宙的开显 94
四 人生的挺立 96
(一) 能习之辨 97
(二) 身心关系 100
(三) 心的层次与识的种类 102
(四) 破惑明心 106
五 认识的指向 108
(一) 范畴的设立 110
(二) 识、量的划分及其统一 114
(三) 证会之路及其归向 119
第三章 衡论中西文化 125
一 对西学的摄取 126
(一) 进化观 127
(二) 绵延与直觉 132
(三) 现象与本体 136
二 对西方文化的衡定 141
(一) 宗教 142
(二) 哲学 146
(三) 认知与科学 150
三 中西文化比勘 154
(一) 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 155
(二) 性智与量智 160
(三) 玄学与科学 165
四 中西文化融合的方向 169
(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共通性 169
(二) 中西文化融合的路向与意义 172
第四章 出入汉宋 玄解六经 177
一 现实学风的关注--对清代考据学的批判 178
(一) 对清儒及其考据学风的批判 179
(二) 鄙视考据学的心理根源 183
二 为学方向的确立--对晚明诸子的认同 187
(一) 宋明理学的分期与晚期诸子的特征 188
(二) 民族观念与民治思想 192
(三) 实用、实测与科学 196
三 体用架构的撑开--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批评 201
(一) 良知与致知 201
(二) 格物说 207
(三) 对宋明理学的继承与批评 211
四 微言大义的分判--经学抉择 216
(一) 对两汉经学的特殊心态 217
(二) 今古文经学的并取 219
(三) 微言大义的分判 223
(一) 关注诸子之特殊视角 228
五 横摄诸子与纵贯六经--诸子与儒家关系的勘定 228
(二) 诸子思想及其与儒家的关系 231
(三) 六经与内圣外王之道 237
六 六经注我的悲剧--大公之儒的构造 241
(一) 大公之儒的提出 243
(二) 原儒之“原” 247
(三) 现实关怀对良知的扭曲 251
第五章 分歧中的学术路向 256
一 与冯友兰的分歧 257
(一) 中西之别与古今之辨 258
(二) 良知之呈现与设准 263
(三) 分歧的意义 267
二 与吕澂的争论 272
(一) 从闻熏入手 273
(二) “性寂”与“性觉” 277
三 与梁漱溟的区别 283
(一) 走到一起 284
(二) 不同的关怀侧重 287
(三) 相互批评及其意义 293
第六章 仁心善性的现代扩充 300
一 建本立极--重塑民族精神 301
(一) 本体的特征 302
(二) 人文关怀的凸显 305
(三) 融民主于德治 308
二 本体即实体--为科学发展确立形上地基 310
(一) 实体之两面--易与不易 311
(二) 范畴设置的意义 313
(三) 从科学之知到体证之超知 315
三 思修交尽--传统思维领域的拓展 319
(一) “思”的必要 319
(二) 思修交尽的意义 322
四 体用哲学昭示的方向与遗留的问题 325
(一) 体用架构的统摄功能 325
(二) 两极的相对性与游离性 327
(三) “圆融”的不足 330
(四) 知性的呼唤 333
附录 336
熊十力学行年表 336
研究熊十力的重要著作与论文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