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生总论 1
1、致虚极,守静笃 2
2、见素抱朴 3
3、去甚、去奢、去泰 4
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4
5、知足常足 5
6、治人事天莫若啬 5
7、古之至人 6
8、纯素之道 7
9、古之真人 8
19、卫生之经 9
11、无为而无不为 10
12、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 11
13、抱中守一 12
14、人生必平正 13
1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5
16、宝爱精神 16
17、从性而游 18
18、勿壅,勿阏 18
19、荣卫之行,无失厥常 20
20、贵生 21
21、全生为生 22
22、全性之道 23
23、天全则神和 24
24、治身为先 25
25、毕数在乎去害 26
26、商汤问伊尹 26
28、静者寿 27
29、古人、今人 27
27、静则神藏 27
30、德全不危 28
31、彭祖养生要语 29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0
32、圣人胜心,众人胜欲 31
33、养生经世,抱德终年 32
34、静与躁 33
35、养莫重于义 33
36、明哲保身 34
37、勿自煎 34
38、师癸治神气之道 35
53、四字法 37
39、养生论 37
40、抱朴子养生要语 44
41、治身如治国 47
42、气全则生存 48
43、人之寿夭,在于樽节 49
44、道不在烦 52
45、膏用小炷 52
46、吕洞宾三剑 53
47、善养善辅 53
48、昌公著简重清静 54
49、寡欲 54
50、多思之患 55
51、外物与自家身心 55
52、浩然之气 56
53、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56
54、道能却老全形 57
55、性分不可使亏欠 61
56、自爱自全 61
58、知节善藏 62
57、一旦者千日之积 62
59、宝生救死 64
60、一溉后枯 65
61、天道之泰,在乎能复 66
62、深藏不显 67
63、制欲容人 67
64、养德养生兼得 68
1、心之在体,君之位 69
二、形体脏腑篇 69
3、心,利安以宁 70
2、心全形全 70
4、气,人之根本 71
6、人体生理与保养 72
5、命门 72
7、气血 73
8、胃 74
9、心者,君主之官 74
10、眼睛 74
11、面相 76
12、形气刚柔与寿夭 76
13、心为五脏之主 78
14、形托神存 79
15、人之根本 79
17、养目方 80
16、藏心于渊 80
18、坚齿之道 81
19、丧明之由 82
20、心不离田 82
21、治目当如治民 83
22、续养生论 83
23、内若能守,外自不受 87
24、脾 87
25、补脾 88
27、胃虚则百病生 88
26、人之脾胃 88
28、养胃 89
29、人身如屋 89
30、经脉、络脉 90
31、口津唾 91
32、客问任督二脉 92
33、心者,一身之主 92
34、安心养肾 93
35、养肺 93
36、养脾 94
37、养气 95
38、养肝 96
39、命门为死生之窦 96
40、种齿固精 97
41、咽津 97
43、治形必以精血为先 98
42、养肾 98
44、养五脏法言 100
45、命门,一身之太极 100
46、护齿明目法 101
47、肺 102
48、思之病 102
49、健鼻除患法 103
50、任督二脉 104
51、调营卫为先 105
1、阴阳 107
三、天人相应篇 107
3、道法自然 108
2、易有太极 108
4、人道效法天道 109
5、万物负阴而抱阳 109
6、和以反中形,陆相葆 110
7、天道有情有信 110
8、养生必法天地 111
9、精神安于形 113
10、上古真人 113
12、天、地、人 114
11、天地万物,莫贵于人 114
13、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117
14、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118
15、智者养生 119
16、四时阴阳,万物之本 119
17、阴阳平则天地和人气宁 120
18、食元气 121
19、顺应时气 121
5、安者非安,乐者非乐 122
20、人身法天象地 122
2]、与天地之机偕作 123
23、夏季摄生 124
22、春季摄生 124
24、秋季摄生 125
25、冬季摄生 125
26、天地以气生人 126
27、阴阳和则气平 127
28、秋冬调摄 128
四、饮食调摄篇 129
2、丰年多病,饥年不疾 130
3、饮食为患,过于声色 131
4、牛奶 132
6、斋戒调中,摩擦畅外 134
7、食有成败 135
8、养生 135
9、饮食箴言 136
10、食淡 137
11、调停饮食 139
12、安乐之道 142
13、多食有五患 143
14、养内以恬脏腑 144
15、晨起食粥,令一日清爽 145
16,食淡、食少及食物三化 145
17、所嗜之物,只可节之,不可绝之 146
18、服胡桃法 146
19、食物有宜不宜 146
20、辨食物之性 148
五、生活起居篇 150
1、五适 150
2、养性之方,长生之理 151
3、十伤 152
4、彭祖养寿法 153
5、六害、十二少 155
6、居处沐浴 157
7、延年益寿方 158
8、择居 160
9、平居养生 160
10、人要劳于形 161
11、安处 161
12、惜三时 163
13、三适 163
14、夏日 164
15、养老 165
16、养生说 165
17、小园 166
18、洗脚上床真一快 166
19、养老寿亲 167
20、坐立行寝与喜怒哀乐 168
23、人从容则有余年 172
21、居室宜高朗干燥 172
22、五可五不可 172
24、养生歌 173
25、老年五戒 173
26、西山先生卫生歌 174
27、闲居 177
28、保生四要 178
29、安寝 180
六、劳逸运动篇 181
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81
2、导引 182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83
4、葛天氏之乐 183
5、作舞宣导 184
6、禹步 184
7、动则病不得生 185
8、导引为养生大律 185
9、五禽戏 186
10、散步 186
11、禹步导引法 187
12、禹步无不验 188
13、动静交养赋 189
14、阴康氏之舞 190
15、赤松子导引法 191
16、形要小劳,无至大疲 192
17、知劳知逸 193
18、心要常操 193
19、摄养之道,莫若守中 193
20、六宜 194
21、十六段锦 194
22、久坐则脉滞 196
23、十二段锦 196
24、寻事去做 197
25、动与静 198
七、心性志趣篇 199
1、道心惟微 200
2、九德 200
3、上善若水 201
4、稳重与安静 201
5、君子三戒 201
7、富贵于我如浮云 202
6、君子坦荡荡 202
9、知止有定 203
8、知者乐,仁者寿 203
10、修身在正其心 204
11、中和达道 204
12、诚明尽性 205
13、虚者,无藏 206
14、虚其欲 206
15、去欲则寡 206
16、静乃自得 207
17、人心利安宁 207
19、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208
18、气以实志 208
21、穷亦乐,通亦乐 210
20、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210
22、外重内拙 212
24、真人免乎内外之刑 213
23、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213
25、长生之道 214
26、尽心知性 215
27、求放心 215
28、守内而不失外 216
29、华胥氏之国 219
30、君子有终身之乐 220
31、晚食当肉,安步当车 221
32、治气养心之术 221
33、解蔽 222
34、人心如水 223
36、恬淡之世,邪不能人 224
35、祸莫大于可欲 224
37、百病生于气 225
38、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27
39、内伤 228
40、悲哀愁忧则心动 228
41、藏精于内,栖神于心 229
42、真人恬漠 230
43、文明在中,见素表璞 230
44、内视返听,尸居无心 231
45、阮籍傲然独得 231
46、王羲之市鹅 232
47、养性延命 232
48、性、情、欲 233
49、少欲知足 234
50、人君抱守淳一 234
51、情不作则性充 235
52、隐几 236
53、咏怀 236
54、咏所乐 237
56、浩漫以娱 238
55、对酒 238
57、张公《百忍歌》 239
59、凡物皆有可乐 240
58、静中之乐 240
60、不可留意于物 242
61、“和”与“安” 243
62、爱莲说 245
63、心静 246
64、存敬 246
65、石韫玉以山辉,水含珠而川媚 247
66、愈老愈知生有涯 247
67、不知如何唤作愁 248
68、只问君心可处行 248
71、刘宽 249
70、心形俱忘 249
69、敬字工夫 249
72、节俭之益 250
73、六害、十少 251
74、雅淡为百祥之本 252
75、爱毋深爱,憎毋深憎 253
76、在事上磨炼 253
77、晦养厚积 253
78、去人欲、存天理 254
79、感怀 254
80、少年与老年 255
81、天若有情天亦老 255
82、莫如不怨 256
83、丹成我命不由天 257
84、动亦定,静亦定 258
85、重阳登高 258
86、“吾以忘身徇欲为深耻” 259
87、难得糊涂 260
89、慈、俭、和、静 261
88、吃亏是福 261
90、一生只是欢喜 262
91、行乐之事多端 262
92、万物自得 263
93、人生三福 263
94、智慧为人生莫大之福 263
95、寻快乐法 264
96、怨毒 265
97、微抑大喜 266
98、节制人欲 267
99、求乐 268
八、婚育房室篇 270
1、精藏于胸 270
2、精存自生 271
3、畏途 271
5、精液为珍 272
4、圣人贵精 272
6、房事有节 273
7、阴阳相感而应 274
8、男子盛衰 274
9、太任胎教 274
10、人生禀命有二品 275
11、合男女必有则 278
12、舜之接阴治气之道 279
13、房中补益 280
14、胎教 281
15、男子四至 282
16、中年绝欲 283
17、色欲箴言 283
18、独睡丸 284
19、先除欲念 285
20、天年 285
21、人到中年 286
22、寡欲 286
23、男子三至 290
24、女子五至五候 290
26、精频用则真元疲 291
25、欲不可纵 291
27、爱精重气,庶几长生 292
28、聚精之道 294
29、妊娠宜寡欲 294
30、食欲男女,生养之道 295
九、气功修炼篇 297
1、大畜 298
2、斋戒 298
3、虚其心,实其腹 299
4、天地之间若橐籥 299
5、玄监无疵 300
6、古之善为道者 300
7、致虚极 301
8、大道 302
9、藐姑射神人 302
10、心斋 303
11、耳目内通,外于心知 304
12、赫胥氏之民 304
13、颜回坐忘 305
14、练功九日 306
15、心养 307
16、季咸数见壶子 308
17、抟气如神 312
18、心能执静,道将自定 312
19、先知吾情,乃知养生 313
20、志,气之帅 313
21、勿止勿忘 314
22、平旦之气 314
23、持其志,无暴其气 315
2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16
25、虚壹而静 317
26、大清明 318
27、战国行气铭 318
28、气不得无行 319
29、自古通天之气 319
30、容成公 320
31、大荒之中 321
32、心气虚则丧神 321
33、从赤松子游 322
34、王乔、赤松 322
35、导引养形 323
36、养生大旨 323
37、用道得治 324
38、食气者为呴吹 324
39、元气与谷气 325
40、丹田 325
41、意念功法 326
42、三丹田 327
43、练功禁忌 328
44、胎息修炼法 329
45、导引乃养生大律 329
46、彭祖气功导引法 330
47、魏伯阳 331
48、幸灵疗法 332
49、行气除病 334
50、十二种调气法 334
51、行气 336
52、十二息功法 336
54、调气法 337
55、坐忘 337
56、斋戒 338
57、道有渐门 339
58、存想之功 340
59、静坐诗 341
60、导引与意想 342
61、郄俭导引 343
62、苏氏养生诀 343
63、搬运捷法 345
64、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346
65、寄子由三法 346
66、上张安道养生诀 350
67、养生偈 352
68、始学功夫 352
69、食六气 353
70、浩然之气是物 353
71、静坐 354
72、八脉 354
73、默坐 356
74、元神自现 356
76、存想 357
75、三元合一 357
77、学道之初 358
78、上药三品 358
79、气住则神住 358
80、炼精化气 359
81、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359
82、南有移池国 360
83、纯阳子兜肾功 360
84、练内壮,其则有三 361
85、“命”有二义 362
86、真气运行 362
87、气功态描摹 363
88、静坐境界 364
89、气功修炼 364
90、抱元守一 365
91、古之修丹者 365
92、橐籥歌 366
94、《易》与养生 367
93、心勿妄动 367
95、身心之易 368
96、小周天法 368
97、兜肾去疾 369
98、托踏轻骨术 370
99、保元气 370
100、调息 371
101、存神 372
102、王阳明端居 372
103、胎息 373
104、静坐功夫 373
105、“艮其背” 374
106、龟鹿长寿 374
107、打坐要领 375
108、静坐气象 376
109、天地万物皆吾心体 377
111、浩然与天地同流 378
110、明道廓然大公 378
112、无在而无不在 379
113、用功于夜半 379
114、《易》为吾身生理 380
115、造化在我 380
116、三关 381
十、推拿按摩篇 382
3、老子按摩法 383
2、发宜多栉 383
1、按目眦 383
4、孙真人按摩法 385
5、击探天鼓 386
6、擦肾俞穴 386
7、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387
8、日需一度按摩 388
9、按摩为养生之一术 389
10、擦肾俞穴之效验 389
11、擦涌泉穴 390
13、明耳目诀 391
12、搓涂美容术 391
14、按摩除耳疾法 392
15、头发梳百度 392
16、修昆仑 393
17、延年九转法 393
18、养目按摩法 394
19、按摩养耳法 394
21、暖外肾 395
20、摩面美颜诀 395
22、修天庭 396
十一、医药治疗篇 397
1、病留恶生 397
2、不治已病治未病 398
3、俞跗之医 398
4、疾病之由 399
6、服枸杞法 400
5、眼暗 400
7、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401
8、药枕方 401
9、病戒 402
10、一怠生百病 402
11、气为形体之主 403
12、食勿使过 404
13、病可治,人不可治 404
14、健脑驱风术 405
15、延年要方 405
16、慎疾慎医 406
17、劳伤 407
18、致病有天人之分 407
19、养生五失 409
20、元气存亡论 409
21、知晓病根 411
22、风为百病长 412
23、寒居其次 413
24、气为人身之宝 414
25、防病 415
26、凡病皆自取 415
27、病必自先体察 416
28、却病十法 416
29、一心钟爱之药 417
2、百年,寿之大限 420
1、养心莫善于寡欲 420
十二、其它 420
3、养有五道 422
4、养慎 423
5、陌上见三叟 424
6、青牛道土 424
7、二十八禁 425
8、孙思邈养生方 426
10、神仙论 434
9、嗽津琢齿 434
11、洗髓与易筋 435
12、浩然之气 435
13、远欲 436
14、青壮期之摄养 437
15、出神如分火 439
16、养生者言 440
17、摄生二十八条 441
18、先天与后天 441
19、衰老禁戒 443
20、保养之义 445
21、摄生 446
22、仁者、默者与拙者 447
23、老人十拗 447
24、延年良箴 448
25、无患歌 448
26、陆地仙经歌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