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唯意志主义 14
第一节 唯意志主义产生和流行的历史背景 14
一 唯意志主义与德国社会的发展 14
二 唯意志主义与德国哲学的逻辑发展 15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16
一 “生命意志” 17
二 认识和意志 23
三 人生即痛苦 27
四 叔本华“生存意志”论的历史命运 32
第三节 尼采的“强力意志”论 33
一 “强力意志” 35
二 “一切价值的重估” 42
三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45
四 “超人” 49
五 “永恒轮回”的梦魇 52
六 尼采思想的影响 54
第四节 唯意志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57
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传播和影响 58
二 40年代的传播和影响 61
三 80年代的“尼采热” 62
第二章 生命哲学 65
第一节 产生生命哲学的背景及其流传概况 65
一 产生的社会根源 65
二 生命哲学流传的概况 68
第二节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69
一 生命本体论 70
二 与生命本体论相结合的认识论 72
三 人文科学的方法论 75
第三节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77
一 “生命之流” 78
二 “时间” 81
三 “绵延” 83
四 “自我”和自我意识状态 85
五 “直觉高于理性” 88
第三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94
第一节 精神分析论的产生和传播背景 94
一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论的创立 94
二 精神分析论创立和传播的其他诸种因素 97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99
一 无意识的发现及其存在的证明 99
二 以性为基础的本能学说 107
三 精神人格和社会文明 115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改造和发展 121
一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21
二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22
一 弗洛伊德在西方社会中留下的足迹 124
第四节 精神分析论的传播和影响 124
二 精神分析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126
第四章 现象学 129
第一节 现象学的出现和现象学运动 129
一 现象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29
二 现象学运动 130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 131
一 “先验的第一哲学” 132
二 现象学方法 134
三 欧洲文明危机及其出路 140
四 胡塞尔现象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142
第五章 存在主义 144
第一节 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条件 144
一 社会条件 144
二 存在主义的流传 146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 146
一 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147
二 对“此在”的本体论分析 151
三 “此在”在世界中诸种现象的分析 156
四 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小结 162
第三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164
一 现象学本体论 165
二 “存在先于本质” 171
三 人的自由是命定的 173
四 “他人是地狱” 177
五 萨特现象学本体论小结 179
第四节“萨特热”和存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80
第六章 法兰克福学派 188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和演化 188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88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 189
三 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 191
第二节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193
一 “社会批判理论”的提出 194
二 早期对“社会批判理论”的阐明 196
三 《启蒙辩证法》中的“社会批判理论” 198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 203
一 “单向度”的社会 205
二 “单向度”的思想 208
三 人的解放 211
第四节 弗洛姆的新人道主义 214
一 人性理论 215
二 人性需要与现代西方社会 220
三 现代社会健全之路 225
第五节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230
一 对“传统批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32
二 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240
三 社会改革理论 240
四 对哈贝马斯理论的评价 247
第六节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248
第七章 哲学人类学 252
第一节 哲学人类学的形成和发展 252
一 从人类学到哲学人类学 252
二 哲学人类学与德国社会的发展 253
三 哲学人类学与西方人文精神 255
第二节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 258
一 哲学人类学的基本纲领 259
二 生物心理世界的构成 260
三 精神: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 264
四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266
五 关于舍勒哲学人类学的一些评价 267
第三节 哲学人类学诸流派 269
一 生物哲学人类学 269
二 文化哲学人类学 273
一 一般所谓解释学 281
第八章 哲学解释学 281
第一节 现代解释学的形成和发展 281
二 现代解释学形成的条件 282
三 现代解释学的发展 283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287
一 解释学是存在的本体论 288
二 理解的历史性 290
三 理解是一个“视界融合”过程 294
四 语言是理解的媒介 297
第三节 利科尔的哲学解释学 300
一 解释学不仅是本体论的 301
二 语言是通往解释学的跳板 303
三 解释是对本文展示出的可能世界的阐明 306
第四节 对解释学的简单评价 308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