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IEF INTRODUCTION 1
绪论 1
一 研究的实践性原则 3
(一)整体性审视 3
(二)全面性把持 6
1.世界文明所传递的价值信息 6
2.儒家道德哲学不是中国道德哲学之源 7
3.整体全面理解儒家思想的典范 8
二 儒家道德的本质 11
(一)“仁”的渊源 12
1.表示一定的“度” 15
2.不忘记祖宗 15
3.表示举止的庄敬和处事的谨慎 16
4.仁可以使国家坚固 16
5.仁与武的结合才所向披靡 17
6.大国对小国的怜悯 17
(二)“仁”的本质 19
1.“仁”的“事亲”本质 19
2.“尊亲”的推进路径 23
3.先“己”后“人”的语言形式 27
4.自己中心的价值取向 32
第一章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的道德思想 36
一 “志于道,据于德”的道德依据论 37
1.“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天论 38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论 39
3.“志于道,据于德”的德论 40
4.“乡原,德之贼也”的不德论 41
5.“众恶之,必察焉”的仁德评价论 42
二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的道德范畴论 45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本性论 45
2.“必覆命”的命论 47
3.“杀身以成仁”的仁德论 50
4.“见得思义”的义论 60
5.“和为贵”的礼论 68
6.“知者利仁”的知论 71
7.“言而有信”的信论 75
8.“直道而事人”的直论 79
9.“公则说”的公私论 81
10.“孝弟……仁之本”的孝论 83
11.“允执其中”的中庸论 87
12.“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名分论 89
13.“富而好礼”的富贵论 93
三 “举善而教不能”的道德教化论 98
1.“学而时习之”的学论 98
2.“举善而教不能”教化论 103
四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的道德修养论 123
1.“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的修德论 124
2.“在邦必达,在家必达”的达论 125
3.“宽则得众”的宽容论 126
4.“听其言而观其行”的知行论 129
5.“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省过论 131
五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理想人格论 135
1.“行己有耻”的士人格论 136
2.“成人之美”的君子人格论 138
第二章 孟子“尊德乐道”的道德思想 150
一 “尊德乐道”的道德依据论 151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天道论 151
2.“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的人道论 153
3.“辅世长民莫如德”的德论 155
二 “仁义礼智根于心”的道德范畴论 157
1.“人性之善”的性善论 158
2.“莫之致而至者”的命论 170
3.“事亲”的仁论 173
4.“舍生”的义论 179
5.“是非之心”的智论 184
6.“天之道”的诚信论 194
7.“无后为大”的孝论 198
8.“执中为近之”的中庸论 207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的经权论 208
10.“食志”和“食功”的志功论 211
11.“亦有仁义而已”的义利论 213
12.“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公私论 221
三 “沛然德教溢乎四海”的道德教化论 225
1.“善教之得民”的教化功能论 227
2.“邪说诬民,充塞仁义”的教化必要论 227
3.“圣人与我同类”的教化可能论 228
4.“辅之翼之,使自得之”的教化价值定位论 233
5.“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的教化对象论 236
6.“教以人伦”的教化内容论 239
7.“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的教化活性化论 241
四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的道德修养论 254
1.“反求诸己”的人己价值定位论 255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养气论 261
3.“言弗行也,则去之”的言行论 266
4.“居之安”的自得论 267
5.“专心致志”和“夜以继日”的恒论 269
五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的理想人格论 271
1.“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君子人格论 272
2.“独行其道”的大丈夫人格论 279
3.“居仁由义”的大人人格论 281
4.“人伦之至”的圣人人格论 284
第三章 《周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的道德思想 289
一 “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道德依据论 290
1.“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天道论 291
2.“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德论 292
3.“文明以健”的文明论 294
4.“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的万物生成论 296
5.“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道德产生论 297
二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道德范畴论 300
1.“顺天休命”的命论 301
2.“成之者性”的性论 308
3.“刚中而应”的中正论 316
4.“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的仁爱论 332
5.“利者,义之和也”的义利论 334
三 “曲成万物”的道德教化论 344
1.“成万物”的教化目标论 344
2.“观民设教”的教化途径论 345
3.“神道设教”的教化指针论 345
4.“育万物”的教化对象论 346
5.“曲成万物”的教化方法论 347
四 “恐惧修省”的道德修养论 355
1.“应乎天而时行”的时德修养论 356
2.“明于忧患”的忧患意识修养论 358
3.“不忘危”的危机意识修养论 366
五 “备物致用”的理想人格论 375
1.“以继明照于四方”的大人人格论 376
2.“成能”的圣人人格论 379
3.“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论 385
第四章 荀子“道德纯备,智惠甚明”的道德思想 403
一 “道者……人之所以道也”的道德依据论 404
1.“上取象于天”的三才论 405
2.“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的天论 408
3.“莫明于礼义”的人论 409
4.“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的道论 412
5.“道者……人之所以道也”的人道论 414
6.“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的由道论 414
7.“足以壹人”的道的功能论 416
8.“无德之为道也,伤疾”的德论 418
9.“道德诚明,利泽诚厚”的道德论 419
10.“圣人之伪”的礼义产生论 421
11.“先王恶其乱”的礼义产生的现实动因论 422
12.“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的道德现实生长点 423
二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道德范畴论 426
1.“不事而自然”的本性论 426
2.“不怨天”的命论 448
3.“仁义礼善之于人也……多有之者富”的仁义论 453
4.“诚心守仁则形”的信德论 456
5.“言而当”的知论 460
6.“分别制名以指实”的名实论 472
7.“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的德力论 475
8.“人之所两有”的义利论 479
9.“生死无私,致忠而公”的公私论 484
10.“道者,古今之正权”的经权论 488
11.“富则广施,贫则用节”的贫富论 492
12.“荣者常通,辱者常穷”的荣辱论 492
13.“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的生死论 498
三 “不教无以理民性”的道德教化论 501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的教化本质论 502
2.“愚而智,贫而富”的教化功能论 504
3.“学至乎礼而止”的教化目的论 507
4.“全之尽之”的教化目标论 510
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的教化必要论 511
6.“涂之人可以为禹”的教化可能论 515
7.“各得其宜”的教化对象论 518
8.“礼者……达爱敬之文”的教化内容论 521
9.“以待无方,曲成制象”的教化实践原则论 527
10.“当时则动,物至而应”的教化调控论 531
四 “修然必以自存”的道德修养论 557
1.“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的修养目标论 557
2.“自知者不怨人”的人己关系论 561
3.“正义而为谓之行”的知行论 565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修养方法论 569
五 “明之为圣人”的理想人格论 577
1.“万物得其宜”的君子人格论 579
2.“仁智之极”的圣人人格论 590
综论 598
一 善恶的对峙 601
1.人性本善 602
2.性出于命 604
3.本性恶 608
4.善恶对立的形成 611
二 德欲的对立 614
1.“欲生于性” 617
2.“人之所欲” 618
3.“欲而不贪” 619
4.“节用御欲” 620
5.“公义胜私欲” 622
6.“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623
7.“灭天理而穷人欲” 626
三 义利的对抗 634
1.“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 635
2.“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636
3.“先之以德” 637
4.“见利思义” 639
5.“杀身以成仁” 640
四 规范的缺失 644
1.道家修养模式所体现的规范性 644
2.先秦儒家的修养模式 648
3.孟子与“八条目” 652
4.规范缺失的畸形模式 657
五 知识的狭隘 661
1.“好古,敏以求之” 665
2.“内省不疚” 667
主要参考文献 678
CONTENTS 687
后记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