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在世界史与比较文明之间 1
1 “世界史”的问题点 1
2 西欧中心的世界史画像 3
3 新世界史的坐标轴 6
4 世界史中的比较文明学 9
第一部分:比较文明学的现状 13
(一)比较文明学的构图——新的知识视野 13
1 文明的设定 13
2 比较文明的坐标 21
3 周边文明论的展开 28
(附论)比较文明学的争鸣 32
(二)比较文明与历史叙述——站在“历史学”的彼岸 40
1 近代历史学的问题点 40
2 汤因比与比较文明 46
3 比较文明学的方向 55
(三)地球文明的肖像——自我变迁的过程 60
1 “世纪末”的警钟 60
2 新的世界史划分——马克尼尔与巴拉克拉夫 62
3 亚洲的历史定位 71
4 地球文明与宗教展望 78
第二部分:亚欧大陆的文明史 84
(一)日本文明论——周边文明的可能性 84
1 日本文化论的现状 84
2 周边文明的概念设置 86
3 欧化与本土 90
4 日本文明的定位 96
5 地球文明与日本文明 100
(二)中国文明论——东亚文明的隆兴 107
1 对非西欧文明的期待 107
2 中国文明的抬头 109
3 日美关系与日中关系 115
4 世界史的再构筑与东亚 119
(附论)汤因比的历史观与中国文明 124
(三)伊斯兰文明论——复合社会的趋向 128
1 伊斯兰的萌动 128
2 西欧的伊斯兰观 130
3 世界史中的伊斯兰 132
4 汤因比的伊斯兰文明论 137
5 文明的网络 141
(四)非洲文明论——“未开化”概念的再探讨 152
1 非洲史的复回 152
2 非洲文明的设定 155
3 埃及文明的定位 157
4 阿拉伯与黑色人种——对立与连带 162
5 地球文明与非洲的遗产 167
第三部分:西欧文明的源流与历史景观 173
(一)西欧文明论——文明的欧洲 173
1 “欧洲联盟”(EU)的实践 173
2 西欧文明的诞生问题 175
3 “罗马日耳曼社会”的形成 181
4 近东的宗教——基督教 183
5 文明的转换与伊斯兰 187
6 西欧世界的文明史角度的自觉 190
(二)俄罗斯文明论——俄罗斯的“西欧问题” 198
1 “谜之国”俄罗斯 198
2 拜占庭文明的遗产 201
3 俄罗斯文明的独立 207
4 俄罗斯属于西欧吗? 210
5 俄罗斯眼中的“西欧问题” 213
6 达尼列夫斯基和汤因比 218
(三)拜占庭文明论——“文艺复兴论”的新视野 223
1 被歪曲的拜占庭史 223
2 方法论立场——“文艺复兴论” 225
3 拜占庭文明的挫折 234
4 “皇帝教皇主义”的文明论意义 240
(四)中东文明论——文明史中的犹太教 248
1 关于犹太教的解释 248
2 宗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50
3 高级宗教的诞生与文明 253
4 通向文明的斗争与和解之路 257
5 比较宗教学与比较文明学的对话 262
(附论)日本的比较文明学——独创的认知风光 265
1 比较文明学的黎明 265
2 山本新与周边文明论 267
3 梅棹忠夫与生态史观 271
4 伊东俊太郎与“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277
5 比较文明学会的轨迹 281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