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3
第一章 心血管介入解剖学 3
第一节 主动脉-心室单元解剖学 3
第二节 左心室应用解剖学 7
第三节 左心房应用解剖学 10
第四节 右心室应用解剖学 11
第五节 右心房应用解剖学 12
第六节 心脏传导系统的应用解剖学 14
第七节 心包和大血管的应用解剖学 26
第八节 心脏的体表投影 28
第九节 常规投影体位应用解剖学 29
第十节 心导管术的解剖学基础 31
第十一节 心脏的血管和淋巴系统 36
第十二节 心脏和大血管整体解剖图 47
第二章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基本设备 50
第一节 概述 50
第二节 心导管室的设置 51
第三节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基本设备 55
第四节 心血管介入诊疗的辅助设备 64
第五节 心肺复苏设备 65
第六节 放射线防护设备 66
第七节 心导管室的管理 67
第三章 心血管介入诊疗基本器械 71
第一节 概述 71
第二节 穿刺相关器械 71
第三节 导管及其制作特点 76
第四节 球囊及其制作特点 79
第五节 裸金属支架的材料及特点 84
第六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制作及特点 88
第七节 起搏器及其功能 89
第八节 先心病介入器械及特点 94
第九节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器械 96
第十节 血管缝合止血器械 99
第四章 外周血管穿刺插管技术 106
第一节 Seldinger技术 106
第二节 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 111
第三节 经皮穿刺静脉插管技术 118
第四节 血管切开插管技术 130
第二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诊断操作技术 139
第五章 冠状动脉和左心室造影 139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140
第二节 术前准备 141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45
第四节 左心室造影术 154
第五节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157
第六节 患者的术后管理 162
第六章 血管内超声检查 164
第一节 概述 164
第二节 血管内超声的检查方法 166
第三节 血管内超声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处理 168
第四节 血管内超声的图像解释和分析方法 169
第五节 血管内超声对粥样斑块的观察及在PTCA中的应用 178
第六节 血管内超声对介入治疗结果的评价 184
第七节 血管内超声的局限性 188
第八节 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三维重建 190
第九节 展望 191
第七章 冠状动脉多普勒检查 194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的原理 194
第二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管及血流速度形式 195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198
第四节 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技术的局限性和展望 201
第八章 心脏电生理检查 204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204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 206
第三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 207
第四节 心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内容 219
第五节 展望 233
第九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 235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235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36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仪器及设备 237
第四节 操作方法 238
第五节 血流动力学检查和监测的指标 242
第六节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246
第十章 肺动脉造影 250
第一节 肺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50
第二节 肺动脉造影的危险性和并发症 251
第三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 251
第四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和特殊注意事项 253
第五节 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256
第六节 结果分析 257
第七节 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 262
第十一章 外周动脉造影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第二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65
第三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危险性和并发症 265
第四节 外周动脉造影的术前准备和操作技术 266
第五节 特殊注意事项 268
第六节 结果分析 268
第七节 术后观察和并发症处理 270
第八节 展望 271
第三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技术 275
第十二章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275
第一节 历史回顾 275
第二节 PTC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75
第三节 PTCA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277
第四节 PTCA的术前准备 280
第五节 PTCA的操作步骤 281
第六节 特殊注意事项 283
第七节 PTCA患者的术后管理 283
第十三章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286
第一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的指征 286
第二节 支架置入的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299
第三节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操作技术 302
第四节 分叉病变药物支架置入技术 306
第五节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19
第六节 弥漫性长病变的现代处理策略 331
第七节 小血管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34
第八节 开口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36
第九节 成角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51
第十节 严重钙化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53
第十一节 血栓性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61
第十二节 再狭窄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72
第十三节 老年冠状动脉的支架置入术 376
第十四节 特殊病变的支架置入术 387
第十五节 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401
第十四章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 421
第一节 概述 421
第二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421
第三节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技术要点 421
第四节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效果 424
第五节 问题和展望 425
第十五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428
第一节 概述 428
第二节 非ST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PCI治疗策略 430
第三节 急性ST抬高的心肌梗死的PCI治疗策略 438
第四节 特殊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PCI治疗策略 445
第十六章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453
第一节 概述 453
第二节 不同激光及心肌血运重建术常用的激光器 456
第三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458
第四节 手术类型及操作方法 459
第五节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机制 461
第六节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464
第七节 展望 471
第十七章 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 474
第一节 概述 474
第二节 导管消融治疗的原理 475
第三节 射频消融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77
第四节 射频消融术的操作步骤和原则 481
第五节 游离壁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489
第六节 房室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 502
第七节 Mahaim束的射频消融 508
第八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512
第九节 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 520
第十节 病态窦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534
第十一节 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 537
第十二节 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 551
第十三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570
第十八章 临时性心脏起搏术 588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588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 588
第三节 临时起搏术所需条件 589
第四节 操作步骤 590
第五节 起搏及参数设置 592
第六节 注意事项 593
第七节 特殊情况的临时起搏 594
第十九章 永久性心脏起搏术 597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597
第二节 风险性和并发症 601
第三节 起搏器编码和程控功能 604
第四节 选择起搏器的个体化原则 606
第五节 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 607
第六节 起搏器的程控设置 619
第七节 病人术后管理和随访 623
第八节 起搏器的更换 624
第九节 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624
第十节 展望 625
第二十章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 627
第一节 概述 627
第二节 ICD植入适应证和禁忌证 628
第三节 ICD植入的术前准备和操作步骤 630
第四节 特殊注意事项 634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635
第六节 患者的术后管理和随访 637
第七节 结果分析与报告 638
第八节 展望 639
第二十一章 经皮心脏瓣膜成形术 641
第一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641
第二节 危险性和并发症 643
第三节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643
第四节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647
第五节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651
第二十二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655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655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662
第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670
第二十三章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682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682
第二节 操作技术 683
第三节 并发症及处理 685
第四节 术后随访 686
第二十四章 心包穿刺和引流 689
第一节 概述 689
第二节 心包疾病 690
第三节 心脏压塞 696
第四节 缩窄性心包炎 702
第五节 临床常见的心包疾病 705
第六节 心包穿刺引流适应证 711
第七节 心包穿刺引流禁忌证 712
第八节 心包穿刺的危险性 712
第九节 心包穿刺的操作设备和器械 712
第十节 操作人员 713
第十一节 心包穿刺的术前准备 713
第十二节 心包穿刺的操作步骤 714
第十三节 心包穿刺的其他径路 717
第十四节 心包穿刺的心电图监测 718
第十五节 心包穿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 719
第十六节 心包活检和灌洗术 720
第十七节 并发症处理及病人的术后护理 724
第十八节 心包穿刺的特殊注意事项及操作核查表 725
第十九节 展望 730
第二十五章 复合心血管病 732
第一节 概述 732
第二节 复合心血管病的诊断 733
第三节 复合心血管病的治疗 734
第四节 展望 738
第四篇 临床心血管介入操作相关问题 743
第二十六章 导管断端的取出和打结的松解 743
第一节 经血管取出栓塞导管或导引钢丝 743
第二节 心内或血管内导管打结的松解 750
第三节 展望 756
第二十七章 体外电转复和除颤 758
第一节 电转复和除颤的电生理机制 758
第二节 心脏易损期 759
第三节 影响电转复效果的主要因素 759
第四节 电转复/除颤器的类型 762
第五节 电转复的并发症 763
第六节 电转复/除颤的适应证 764
第七节 同步电复律的禁忌证 766
第八节 电复律技术 767
第九节 直流电转复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768
第十节 特殊情况下电转复/除颤 770
第十一节 展望 772
第二十八章 导管室急诊心肺复苏术 774
第一节 概述 774
第二节 适应证 775
第三节 禁忌证 775
第四节 危险性与并发症 775
第五节 心肺复苏设备及人员配备 776
第六节 心肺复苏及复苏后患者的管理 777
第七节 心肺复苏的结局及终点 784
第二十九章 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786
第一节 关于造影剂的概述 786
第二节 造影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788
第三十章 介入操作辐射损伤的防护 798
第一节 辐射及其生物学损伤的度量单位 798
第二节 辐射剂量的评估 799
第三节 心脏介入手术中操作人员的照射剂量 802
第四节 移动式X线机的照射剂量 803
第五节 辐射的防护方法 804
第六节 特殊病人的辐射防护 806
第七节 操作过程核查表 807
第八节 有关照射量的法律问题 808
第九节 展望 809
第三十一章 介入操作中的电损伤及其防护 811
第一节 电敏感患者 811
第二节 电流的流动 811
第三节 人体触电 812
第四节 危险电流的来源 813
第五节 心导管室、ICU和CCU中的典型导体 815
第六节 易于发生电损伤的危险情形 815
第七节 心血管介入操作者的注意事项 816
第八节 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经常检查和维护 818
第九节 建立专门的检查制度 819
第十节 导管室内导线的设置 819
第三十二章 介入操作的医学法律问题 821
第一节 医疗过失诉讼的基本内容 821
第二节 医师有责任取得知情的签字同意 822
第三节 病历作为诉讼证据 824
第四节 产品的责任 824
第五节 医院的责任 825
第六节 医学立法对医师职责的规定 825
附录 827
附录1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型 827
附录2 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定义 827
附录3 冠状动脉双分叉病变的分类 828
附录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TIMI血流评价 828
附录5 冠状动脉和桥血管狭窄病变远端的血流分级 829
附录6 PTCA后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的标准定义 829
附录7 介入心脏病学医师资格认证指南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