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证据法学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法 1
一 证据的概念和定义 2
(一)案例:杨乃武与毕秀姑涉嫌杀人案 2
(二)事实和证据 12
(三)生活中的证据 17
(四)证据的语词含义 21
(五)证据的真实性 24
(六)证据的界说 30
二 证据的范畴和种类 34
(一)案例:杨乃武与小白菜离婚案 34
(二)证据功能和证据价值 37
(三)证据属性和证据特征 39
(四)证据能力和证据效力 43
(五)证据形式和证据内容 49
(六)七种法定形式的证据解析 51
三 证明的概念和范畴 69
(一)案例:高莺莺坠楼死亡案 69
(二)证明的概念 73
(三)证明主体和证明客体 78
(四)自由证明和法定证明 84
四 证明的基本原则 108
(一)案例:陈国清等涉嫌杀人案 108
(二)无罪推定原则 116
(三)刑事证据立法的基本原则 120
(四)刑事司法观念的转变 134
五 证明的基本环节 142
(一)案例:石东玉涉嫌杀人案 142
(二)取证环节 149
(三)举证环节 151
(四)质证环节 158
(五)认证环节 162
(六)证明环节与证据规则 165
六 证明的责任和标准 180
(一)案例:辛普森涉嫌抢劫案与涉嫌杀妻案 181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198
(三)证明标准的分层性与多元化 213
下篇 证据调查专题——情景互动教学法 223
一 证据调查与私人侦探 224
(一)情景设置:一起特别的交通事故 224
(二)从犯罪侦查学到证据调查学 228
(三)关于私人侦探问题的讨论 233
二 证据调查的基本原理 244
(一)情景设置:一起普通的杀人案件 244
(二)证据调查的物质性原理 248
(三)证据调查的相对性原理 252
(四)证据调查的信息转移原理 256
(五)证据调查的同一认定原理 261
三 证据调查的基本步骤 288
(一)情景设置:一个诡异的风雪之夜 289
(二)证据调查的任务和路径 293
(三)分析已知证据 296
(四)提出调查假设 301
(五)收集保全证据 307
(六)审查运用证据 311
四 证据调查的思维方法 319
(一)情景设置:一个偶然的“课堂事件” 319
(二)证据调查思维的重要性 325
(三)证据调查思维的特点 330
(四)证据调查思维的种类 339
五 人证调查方法 345
(一)情景设置:一次成功的“化装侦查” 345
(二)询问方法 348
(三)讯问方法 359
(四)组织辨认的方法 373
六 物证调查方法 381
(一)情景设置:一个封闭的“自杀现场” 381
(二)勘验的概念 385
(三)勘验的规则 389
(四)勘验的步骤 392
(五)现场分析 395
(六)勘验笔录 403
(七)最后的推理 404
附录:缜密的逻辑思维与生动的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记何家弘教授《证据法学》的一堂课&吴定求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