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
第三节 结构安排 14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16
第二章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相关文献综述 18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18
一 关于印度软件产业成功的原因 18
二 关于印度软件产业的出口导向战略 23
第二节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26
一 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 27
二 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33
第三章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沿革与特征 38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背景 38
一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国内环境 39
二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国际环境 46
三 印度软件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 49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52
一 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缓慢起步 53
二 第二阶段:1984—1990年——逐渐加快 57
三 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加速起飞 62
第三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特征 66
一 阶段性——从缓慢起步、逐渐加快到加速起飞 66
二 策动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66
三 高度性——企业全方位的国际化 67
四 聚核性——企业生产集中程度高 69
五 本土性——本土企业主导国际化 71
六 私有性——私营企业占垄断地位 73
七 局限性——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74
第四章 印度软件企业人才的国际化 77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人才国际化的动因 78
一 促进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79
二 参与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迫切需要 81
三 提高软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82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人才国际化的方式 83
一 人才流动政策的国际化 83
二 人才供给体系的国际化 86
三 人才素质培养的国际化 90
四 人才竞争战略的国际化 93
第五章 印度软件企业生产的国际化 100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生产的国际分工特征 101
一 区域分工:以现场服务和离岸开发为主 102
二 技术分工:以编程、测试和维护为主,分析和设计为辅 105
三 印度软件企业生产的外包模式 106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生产的国际分工原因 109
一 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109
二 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转型 115
三 软件产业的规模经济要求 118
四 信任学习曲线因素的作用 121
第三节 印度软件企业生产国际化的组织实施 122
一 设立软件园区作为出口生产基地,发挥企业集群优势 123
二 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国际化,进行跨国生产研发 130
第六章 印度软件企业市场的国际化 135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市场国际化的动因 136
一 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 137
二 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 139
三 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144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主要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 147
一 美国传统市场:出口贸易占主导,逐渐增加直接投资 149
二 欧日等新兴市场: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并重,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153
第七章 印度软件企业管理的国际化 160
第一节 国际质量认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因 161
一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61
二 增进国际市场信任 164
三 推动企业收益递增 165
四 政府大力鼓励扶持 168
第二节 国际质量认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的构建 169
一 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 169
二 实施工程化的生产流程管理 173
三 多渠道实施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174
第八章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成功的“GESC综合模型” 179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中的政府作用 181
一 产业导向:制定软件发展愿景和战略规划 184
二 政策扶持:制定配套化的产业、科教和财政税收政策 186
三 制度保障:完善教育制度、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企业制度 197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成功的经济因素 203
一 发挥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203
二 培育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10
三 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需求 211
第三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成功的社会因素 213
一 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资本 213
二 发挥企业网络关系优势 216
三 利用企业家的发现作用 220
第四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成功的文化因素 226
一 文化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226
二 民族特性孕育企业家精神 228
第九章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效应分析 231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对经济社会的正面效应 233
一 对宏观经济的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变 234
二 对微观经济的效应:培育了本土企业和企业家队伍 242
第二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对经济社会的负面效应 245
一 机会成本增大:阻碍技术对国内市场的溢出效应 245
二 产业空间集聚:造成印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46
三 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47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249
第一节 印度软件企业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249
一 观念创新:制定发展远景和规划 253
二 政策创新:制定配套化的扶持政策 253
三 制度创新:进行制度安排的改良 254
四 管理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6
五 技术创新:创造面向市场的技术策略 258
六 走国际化道路: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259
第二节 我国软件企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260
一 政府制定前瞻性配套化的产业政策 261
二 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网络关系优势 261
三 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262
四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的国际化 263
五 国际国内市场相结合实现市场的国际化 264
六 提升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实现管理的国际化 265
七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惠双赢 266
八 外包服务和自主品牌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267
参考文献 268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