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重组的提出 1
1.1 产品开发过程重组概述 1
1.2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重组的提出 4
1.2.1 产品开发的重组行为综述 4
1.2.2 以人为中心重组思想的提出 11
第2章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重组方法论 15
2.1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重组的定义及内涵 15
2.2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重组方法论 16
2.3 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 17
2.4 重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 19
2.4.1 重组目标 19
2.4.2 影响因素 20
2.4.3 关键因素分析案例 20
2.5 重组方法体系 27
2.5.1 重组的基本原则 28
2.5.2 重组方法集 36
2.5.3 标杆瞄准法 36
2.5.4 工作设计法 39
2.5.5 ESIA原则 44
2.5.6 仿真优化法 47
2.6 重组策略 48
2.6.1 目标导向策略 49
2.6.2 顾客导向策略 51
2.6.3 组织导向策略 52
2.6.4 主体导向策略 52
第3章 面向客户的产品定制与协同创新 53
3.1 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 53
3.1.1 网络化协同定制策略的提出 53
3.1.2 网络化协同产品定制的关键技术 55
3.1.3 网络化产品销售与定制系统 58
3.1.4 网络化定制系统的开发平台 65
3.2 客户协同创新 74
3.2.1 客户协同创新的提出 74
3.2.2 客户协同创新的概念框架 75
3.2.3 客户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79
3.2.4 创新型客户的识别与评价 80
3.2.5 客户协同创新的平台研究 89
3.2.6 应用案例 90
第4章 面向组织的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仿真 93
4.1 面向组织的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仿真的提出 93
4.1.1 产品开发过程仿真的研究现状 93
4.1.2 面向组织的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仿真的定义与内涵 97
4.2 以设计主体为核心的集成过程概念模型 98
4.2.1 设计者主体模型 99
4.2.2 任务分模型 99
4.2.3 产品信息分模型 100
4.2.4 资源分模型 101
4.2.5 组织分模型 101
4.3 设计者的智能主体模型 102
4.3.1 设计主体行为描述 102
4.3.2 行为协议的谓词与函数定义 107
4.3.3 行为协议的知识描述 110
4.4 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模型 112
4.4.1 多主体仿真模型的定义 112
4.4.2 仿真程序实现 115
4.4.3 仿真评价指标 116
4.5 仿真应用实例 119
4.5.1 正确性与有效性验证 119
4.5.2 初步仿真实验 121
4.5.3 应用实例 127
第5章 基于按需服务的协同产品开发 137
5.1 按需服务模式的提出 137
5.2 网络化产品开发的协同层次模型 139
5.3 网络化按需服务模式的关键技术 142
5.3.1 集成服务构架 142
5.3.2 基于代理的自组织按需服务机制 144
5.4 基于集成服务构架的协同产品开发按需服务平台 147
5.4.1 平台的功能结构框架 147
5.4.2 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148
5.4.3 应用实例 151
第6章 网络化设计项目管理 155
6.1 网络化设计项目管理的提出 155
6.2 网络化设计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 158
6.2.1 设计项目的流程优化 158
6.2.2 分布式项目计划制订与发布 158
6.2.3 设计过程的动态监控与协调 162
6.2.4 协作化设计团队的组织及管理 167
6.2.5 项目信息集成管理 169
6.3 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系统 172
6.3.1 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结构 172
6.3.2 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 174
6.4 网络化项目管理的应用案例 176
6.4.1 实施过程 176
6.4.2 系统运行实例 178
6.4.3 实施效果分析 186
第7章 产品开发团队的管理与激励 188
7.1 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结构 188
7.1.1 产品开发团队的提出 188
7.1.2 产品开发团队的构建 190
7.1.3 产品开发团队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191
7.2 产品开发团队中的沟通与决策 193
7.2.1 产品开发团队的沟通 193
7.2.2 开发团队的决策过程 197
7.3 产品开发团队中的激励与领导行为 201
7.3.1 产品开发团队中的激励 201
7.3.2 产品开发团队中的领导行为 207
7.4 产品开发团队的学习与创新 208
7.4.1 学习型组织概述 208
7.4.2 团队学习的内容与效益 209
7.4.3 团队学习的过程 210
7.4.4 团队创造力 212
第8章 设计工作研究 214
8.1 设计工作概述 214
8.1.1 产品设计与认知行为 214
8.1.2 设计者概述 221
8.2 设计负荷测量 226
8.2.1 影响设计负荷的因素 226
8.2.2 设计负荷的测量方法 227
8.3 设计时间研究 232
8.3.1 总体技术方案 233
8.3.2 拟正交实验设计 234
8.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拟合分析 235
8.3.4 应用实例 236
8.4 设计效率研究 240
8.4.1 减少设计失误 240
8.4.2 提高设计效率 241
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