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篇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2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2
一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2
二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4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7
一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7
二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 8
三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心理学背景 12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 14
一 积极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学派 14
二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学派 17
三 积极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派 18
第二章 积极人格 21
第一节 主要的积极人格 21
一 乐观主义 21
二 主观幸福感 23
三 复原力 27
第二节 积极人格与社会生活 28
一 积极人格与学校教育 28
二 积极人格与心理卫生 30
三 积极人格与企业管理 32
第三章 乐观主义概述 35
第一节 乐观主义的概念 35
一 进化论概念 35
二 认知论概念 36
三 人格特质论概念 38
四 其他的相关概念 40
第二节 乐观主义的产生 42
一 乐观主义研究的必然性 42
二 乐观主义的产生 44
第三节 乐观主义的思想根源 45
一 四大宗教中蕴涵的乐观观点 45
二 欧洲中世纪哲学的乐观思想 48
三 乐观主义的心理学基础 50
四 乐观主义的生物学基础 52
第四节 乐观主义的认识发展 52
一 作为人类本性的研究 53
二 作为个体差异的研究 54
第四章 人格型乐观主义 56
第一节 人格型乐观主义的理论基础 56
一 期望价值理论 56
二 自我决定理论 58
第二节 人格型乐观主义的测量 59
一 期望价值评定法 59
二 生活取向测验及修订版 60
三 综合乐观评定问卷 62
第三节 防御性悲观主义 63
一 防御性悲观主义的含义 63
二 防御性悲观主义的测量 64
第五章 乐观解释风格 67
第一节 乐观解释风格的理论基础 67
一 习得无助感与习得乐观 67
二 以控制性为基础的理论 70
三 以解释风格为基础的理论 72
四 以广义信念为基础的理论 74
第二节 乐观解释风格的测量 76
一 解释风格问卷 77
二 逐字解释的内容分析技术 89
第三节 解释风格的相关研究 92
一 关于动物的习得无助感 92
二 关于人类的习得无助感 93
第四节 希望 95
一 希望的概述 95
二 希望的测量 98
三 希望的发展与培养 101
第二部分 实践篇第六章 乐观主义的研究 106
第一节 乐观主义的研究概况 106
一 乐观主义的研究领域 106
二 乐观主义的基本状况研究 109
第二节 乐观主义的影响因素 110
一 生理因素 110
二 家庭环境因素 111
三 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 112
第三节 乐观主义的效用 114
一 乐观主义对健康的效用 114
二 乐观主义对学校适应的效用 116
三 乐观主义对企业管理的效用 117
第四节 乐观主义的研究展望 118
一 乐观主义的结构性 118
二 乐观主义的个体差异 119
三 乐观主义的影响因素 120
四 乐观主义的效用 126
第七章 学生乐观主义的实证研究 130
第一节 学生生活取向量表的初步修订 130
一 生活取向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初步修订 130
二 生活取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初步探索 139
第二节 初中生乐观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析 143
一 研究前言 143
二 研究方法 143
三 研究分析 145
四 研究讨论 155
第三节 初中生乐观主义的影响因素 158
一 研究前言 158
二 研究方法 159
三 研究分析 161
四 研究讨论 170
第四节 初中生乐观主义与学校适应的系列研究 174
一 初中生乐观主义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74
二 初中生人格型乐观、应对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187
三 不同生活取向学生的应对策略与自我概念 193
四 综合讨论 200
第八章 乐观主义的教育 207
第一节 乐观主义的培养 207
一 家庭养育 207
二 学校教育 216
三 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 219
第二节 悲观主义的治疗 221
一 积极心理治疗 221
二 悲观主义的可改变性 224
三 悲观主义的积极治疗技术 226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