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语言学和语言研究 3
西方修辞学哲学与弗洛伊德&邓志勇 3
论不同文化的语言常规关系创立&蔡建平 9
英语禁忌对汉语禁忌语发展的影响调查&姜诚 苏庆伟 15
英汉下指构式的背景化功能研究&高军 20
间接前指The+N的认知释义&倪蓉 26
运用图式理论激活英语写作词汇&季可夫 熊惠珍 32
「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之比较&庄燕 36
广告语言的变异及其语用效果&郁俊玲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英语词汇&张莉 48
从德语短信语言看当代德国青少年用语之趋势&陈琦 52
从语境的角度谈委婉语&贺铮野 王念念 60
关于隐喻认知的思考&魏永佳 65
媒体中的日语词汇特征分析——以书面语为中心&张颖 69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幽默&黄凤秋 73
浅析幽默笑话的功能及文体特色&原芳 78
日本语副词「やっと」「とうとう」用法辨析&张继彤 李萍 83
日语中男女性别用语之研究&元金香 86
体态语功能探析&邓永平 90
体现着文化意义的汉俄基本颜色词&褚艳玲 95
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差异与交际研究&李虹 99
省略作为衔接手段在不同语篇中分布的实证性研究&王娜 103
战前战后日语敬语的变化趋势&李月平 张莲群 108
第二部分:外国文学和文化研究 115
T.S.艾略特诗歌中的宗教理念&叶胜年 陈洁 115
“陌路相遇”是否“美丽的邂逅”?——英文诗歌的起承转合&华燕 120
宗教对英文诗歌的影响&赵巍巍 郑哓园 126
《恋爱中的女人》的叙述视角分析&刘媛 130
《远大前程》的叙述视角分析&陈永莉 陈敏 135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杨兴松 张俊锋 141
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看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时间观&周天兵 145
感情的放纵与压抑——葛罗斯特父子悲剧解析&王念念 149
黑人女孩背负的三重压力——分析《最蓝的眼晴》中的主人公佩克拉&江华 153
后殖民语境中的女权主义思考&张燕 157
王尔德与无为而为&徐海华 162
英语诗歌中“玫瑰”意象赏析&董榆萍 165
走向对话——试析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莫翠华 172
第三部分: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179
商标英语的符号前景化与翻译&徐显静 杨永春 179
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汪昌宁 王福祥 183
从文化相关性及渗透性论英汉互译策略&郁俊玲 187
从形合与意合看汉语主题句的英译&薛向颖 191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余高峰 196
汉诗英译中译者的优势互补——唐诗《长恨歌》两个英译本的比较&马小红 200
旅游资料的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探讨&邹建玲 206
论中国古典诗歌模糊语翻译&穆婷 213
浅谈诗歌的不可译&赵旦 218
商业广告翻译的原则及误区&黄苏敏 223
试论双关语的种类及翻译&黄芳 228
试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方法&乔晓虹 232
英语长句结构分析与翻译&贾晓云 237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汤丽 242
第四部分: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 249
英美文学阅读教学的几点探讨&金文宁 249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充分体现——评《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王桂莲 254
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于金红 258
从人本主义角度论四维外语课堂语境&祁小雯 262
英语语言习得的探讨&陶瑛 268
简析学生英语习得中的错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潘玉华 273
大学英语教学中针对汉语迁移现象处理方法的探索&金朝晖 278
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分析和段落写作教学策略浅论&柏钧 283
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特点&李树山 289
几种德语专业综合训练型教材分析&李崇艺 294
多媒体网络下课堂活动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顾定兰 298
汉英情态与学术论文写作&赵婉孜 303
基础德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观念&朱丹 307
经贸英语课程设置之我见&黄明 周飞 薛海滨 312
浅谈大学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王冰 李树山 317
浅析汉英主语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张武汉 321
谈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林珊玲 325
论心理词汇中的词汇习得&张琪 329
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途径初探&邵正芳 334
外语教学归宿和实际语言教学的矛盾性&倪修璟 338
网络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取向&杨晋 345
现代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沈莉 349
现代外语教材编写刍议&王红梅 354
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互改和修改的作用&熊淑慧 359
英语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贾从永 364
基于语篇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陈剑虹 370
中德联合办学模式若干问题研究&杜蘅 375
中介语理论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陈钰 379
主述位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刘沙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