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张体勤 1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一 问题的提出 2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路径、方法、目的与意义 18
一 本书的研究路径 18
二 本书的研究方法 19
三 本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0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1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21
二 本书的创新点 24
本章小结 26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8
第一节 基于“团队有效性”的文献综述 28
一 团队有效性特征研究 28
二 项目/团队一致性模型 32
第二节 基于“人格特征与团队角色”的文献综述 34
一 基于团队成员人格特征的文献综述 34
二 基于团队角色的文献综述 37
第三节 基于“IPO过程模型”的文献综述 42
一 Jewell & Reitz的团队效能模型 43
二 Hackman的团队效能模型 44
三 Gladstein的团队效能模型 45
四 Salas等人的整合性模型 47
五 张仓荣等人的项目团队效能模型 48
第四节 基于“成熟度模型”的文献综述 51
一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1
二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53
三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 58
本章小结 60
第三章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62
第一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62
一 相关研究理论的不足 62
二 基于系统论的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研究理论 65
第二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分析 67
一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运行结构 67
二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特征 73
三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构成要素 76
四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系统构成要素的耦合模型 83
第三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系统设计 84
一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系统设计的实践基础 84
二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系统设计的关键流程 87
三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系统设计的综合模型 94
四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系统设计的主要特征 97
本章小结 99
第四章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提升机制 101
第一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提升机制的概念与结构 101
一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提升机制的概念 102
二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提升机制的系统结构 102
三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等级与其所对应的关键流程 105
第二节 从初始级到已管理级的提升 106
一 初始级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06
二 已管理级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07
三 从初始级到已管理级的提升流程 108
第三节 从已管理级到已定义级的提升 116
一 已定义级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17
二 从已管理级到已定义级的提升流程 118
第四节 从已定义级到可预测级的提升 124
一 可预测级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25
二 从已定义级到可预测级的提升流程 126
第五节 从可预测级到优化级的提升 130
一 优化级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130
二 从可预测级到优化级的提升流程 132
本章小结 136
第五章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评估 138
第一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评估的指标体系 138
一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的评估指标 139
二 二级评估指标与一级评估指标的关系 140
三 二级评估指标与成熟度等级的关系 143
第二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评估的方法 144
一 网络层次分析法简介 144
二 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结构分析与构造 146
三 网络层次分析模型的求解 148
第三节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评估模型 153
一 网络层次结构的建立 153
二 控制层判断矩阵的构造及特征向量的求解 155
三 网络层判断矩阵的构造及ANP模型的求解 158
四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165
五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综合评估模型的设定 166
本章小结 168
第六章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提升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70
第一节 实证对象简介 170
一 实证企业的选择 170
二 实证企业及其项目团队的状况 171
第二节 实证过程 175
一 实证方法的设计 175
二 实证数据的采集 177
三 实证分析与结果 178
第三节 实证结论 198
一 HW与JFYW项目团队的实证结论 198
二 DH与TD—S项目团队的实证结论 201
三 HP与ZSY项目团队的实证结论 202
四 实施组与未实施组项目团队的实证结论 204
本章小结 206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07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结论 207
第二节 本书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212
附录 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评估调查问卷 215
参考文献 223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