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前言 1
第一篇 土壤和水的化学性质分析 1
第一章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鲁如坤 1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
1.2 土壤样品的处理 9
1.3 土壤样品的贮存 10
第二章 土壤酸碱度和石灰需要量的测定&侯惠珍 12
2.1 土壤pH值的测定 12
2.1.1 分析意义 12
2.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2
2.1.3 电位法 13
2.1.4 比色法 14
2.2 土壤交换性酸(氢、铝)的测定(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 16
2.3 石灰需要量的测定 18
2.3.1 分析意义 18
2.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8
2.3.3 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 19
2.3.4 SMP缓冲剂法(试用) 19
第三章 土壤交换性能分析 22
3.1 分析意义 22
3.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2
3.2.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2
3.2.2 乙酸铵法(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 24
3.2.3 氯化钡-硫酸镁法(适用于高度风化酸性土壤) 26
3.2.4 氯化铵-乙酸铵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 27
3.2.5 乙酸钠-火焰光度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 28
3.3 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 29
3.3.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9
3.3.2 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乙酸铵交换-中和滴定法) 30
3.3.3 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30
3.3.4 酸性和中性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33
3.3.5 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 34
3.4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及碱化度的计算 34
3.4.1 方法选择的依据 34
3.4.2 乙酸铵-氢氧化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35
3.4.3 土壤碱化度的计算 36
第四章 土壤胶体比表面的测定&徐建民 马毅杰 37
4.1 分析意义 37
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7
4.3 甘油吸附法 39
4.4 乙二醇乙醚吸附法(EGME法) 41
第五章 土壤与胶体的矿质全量分析&陈超子 44
5.1 分析意义 44
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4
5.3 偏硼酸锂熔融—ICP—AES法 45
5.4 碳酸钠熔融-系统分析法 47
5.4.1 碳酸钠熔融与提取 47
5.4.2 二氧化硅的测定及系统分析待测液的制备(质量法) 48
5.4.3 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 50
5.4.4 铝的测定(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 51
5.4.5 钛的测定(过氧化氢比色法) 53
5.4.6 锰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4
5.4.7 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5
5.4.8 磷的测定(钼锑抗比色法 56
5.4.9 钾、钠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57
5.4.10 烧失量的测定(减量法) 58
第六章 土壤氧化物分析&何云峰 60
6.1 游离氧化物的分析 60
6.1.1 游离氧化铁的测定 60
6.1.2 游离氧化铝的测定 62
6.2 非晶质氧化物的分析 65
6.2.1 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 65
6.2.2 非晶质氧化铝的测定 67
6.2.3 非晶质氧化硅的测定 69
6.3 络合态铁、铝的分析 71
第七章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和还原物质分析&刘志光 74
7.1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74
7.1.1 分析意义 74
7.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74
7.1.3 铂电极直接测定法 74
7.1.4 铂电极去极化法 77
7.2 还原性物质分析 79
7.2.1 分析意义 79
7.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79
7.2.3 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法) 79
7.2.4 活性还原物质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 81
7.2.5 亚铁的测定(邻菲罗啉或α,α'-联吡啶比色法) 82
7.2.6 二价锰的测定(高碘酸钾比色法) 83
7.2.7 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计算 84
第八章 土壤可溶盐分析杨道平 85
8.1 分析意义 85
8.2 水浸提液的制备 86
8.3 可溶盐总量的测定 87
8.3.1 方法选择的依据 87
8.3.2 电导法 87
8.3.3 质量法 89
8.4 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90
8.5 氯离子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92
8.6 硫酸根的测定(EDTA间接滴定法) 93
8.7 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95
8.8 钠、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96
第九章 土壤碳酸钙和石膏分析&朱海舟 99
9.1 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99
9.1.1 分析意义 99
9.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99
9.1.3 气量法 99
9.1.4 容量滴定法 101
9.2 土壤中石膏的测定 102
9.2.1 分析意义 102
9.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02
9.2.3 盐酸浸提-硫酸钡质量法 102
9.2.4 水浸提-电导法 103
第十章 土壤有机物质分析&朱海舟 106
10.1 分析意义 106
1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06
10.3 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107
10.4 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108
10.5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109
第十一章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分析&徐建民 袁可能 111
11.1 分析意义 111
1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12
11.3 颗粒大小分组法 115
11.4 相对密度分组法(原称比重分组法) 116
11.5 胶散分组法 119
11.6 结合态腐殖质分组法(熊毅-傅积平改进法) 121
11.7 钙键腐殖质和铁铝键腐殖质提取法 123
第十二章 水样的采集和化学性质分析&刘崇群 张连弟 125
12.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25
12.2 pH的测定(电位法) 126
12.3 总氮的测定 127
12.3.1 分析意义 127
12.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27
12.3.3 开氏法 127
12.3.4 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 128
12.4 铵态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129
12.5 亚硝酸根的测定(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 130
12.6 硝酸根的测定 132
12.6.1 分析意义 132
12.6.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32
12.6.3 酚二磺酸比色法 132
12.6.4 紫外分光光度法 133
12.7 磷的测定 133
12.7.1 分析意义 133
12.7.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33
12.7.3 硫酸-高氯酸氧化-钼蓝比色法 134
12.7.4 过硫酸钾氧化-钼蓝比色法 135
12.7.5 磷酸根态磷的测定(异丁醇萃取-钼蓝比色法) 135
12.8 钾、钠的测定 136
12.8.1 分析意义 136
12.8.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37
12.8.3 火焰光度法 137
12.8.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7
12.9 钙、镁的测定 137
12.9.1 分析意义 137
12.9.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38
12.9.3 EATA容量法 138
12.9.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9
12.10 硫酸根的测定 139
12.10.1 分析意义 139
12.1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40
12.10.3 硫酸钡比浊法 140
12.10.4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141
12.1.1 硫化物硫的测定(碘量法) 142
12.1.2 二氧化硅的测定(钼蓝比色法) 143
第二篇 土壤养分分析 146
第十三章 土壤氮分析&范晓辉 蔡贵信 146
13.1 分析意义 146
13.2 土壤全氮分析 147
13.2.1 开氏法 147
13.2.2 氢氟酸修正开氏法(包括固定态铵) 149
13.2.3 高锰酸钾-还原性铁修正开氏法(包括NO3-—N及NO2-—N) 150
13.3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150
13.4 土壤有机氮的形态分析(酸水解—蒸馏法) 152
13.5 土壤无机氮分析 156
13.5.1 浸提液制备 156
13.5.2 交换性铵、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测定(MgO—代氏合金蒸馏法) 157
13.5.3 铵态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159
13.5.4 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测定(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 160
13.5.5 非交换性铵态氮的测定(KOBr—KOH法) 162
13.6 土壤尿素态氮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比色法) 163
第十四章 土壤磷分析&鲁如坤 顾益初 时正元 张亚丽 166
14.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66
14.1.1 分析意义 166
14.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66
14.1.3 碳酸钠熔融法 166
14.1.4 酸溶-钼锑抗比色法 168
14.2 土壤有机磷的测定 169
14.2.1 分析意义 169
14.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69
14.2.3 烧灼法 169
14.2.4 硫酸与氢氧化钠浸提法(Bowman.1989) 170
14.3 土壤有机磷分组测定 172
14.4 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 175
14.4.1 分析意义 175
14.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75
14.4.3 方法原理 176
14.4.4 酸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张守敬,杰克逊;1957) 176
14.4.5 中性、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测定 178
14.5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179
14.5.1 分析意义 179
14.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79
14.5.3 碳酸氢钠法(Olsen et al,1954) 180
14.5.4 盐酸-氟化铵法(Bray et al,1945) 181
14.5.5 阴离子交换性树脂法(Page,1982) 183
14.6 土壤磷吸附性能的测定 183
14.7 土壤磷固定量的测定 185
第十五章 土壤钾分析&周建民 188
15.1 土壤全钾分析 188
15.1.1 分析意义 188
15.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88
15.1.3 氢氧化钠熔融法 188
15.1.4 氢氟酸-高氯酸消煮法 190
15.2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硝酸煮沸法) 191
15.3 土壤缓效钾其他方法简介 192
15.3.1 四苯硼钠提取法 192
15.3.2 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 193
15.3.3 电超滤提取法 193
15.4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193
15.4.1 分析意义 193
15.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194
15.4.3 乙酸铵提取法 194
15.4.4 四苯硼钠比浊法 195
第十六章 土壤钙、镁、硫、硅的分析&陈超子 197
16.1 钙、镁的测定 197
16.1.1 分析意义 197
16.1.2 钙、镁全量分析 197
16.1.3 水溶性钙、镁及交换性钙、镁分析 197
16.2 土壤全硫的测定(硝酸镁氧化-硫酸钡比浊法) 198
16.3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磷酸盐-乙酸浸提-硫酸钡比浊法) 199
16.4 土壤全硅的测定 201
16.4.1 分析意义 201
16.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01
16.4.3 偏硼酸锂熔融-ICP法 201
16.4.4 碳酸钠熔融-质量法 201
16.5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201
16.5.1 分析意义 201
16.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01
16.5.3 乙酸缓冲液提取-钼蓝比色法 201
16.5.4 柠檬酸提取-钼蓝比色法 203
第十七章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陈超子 205
17.1 分析意义 205
17.2 微量元素分析待测液的制备 205
17.3 铁的测定 206
17.3.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06
17.3.2 全铁的测定(HF-HNO3-HClO4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7
17.3.3 有效铁的测定(DTPA 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7
17.4 锰的测定 208
17.4.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08
17.4.2 全锰的测定(HF-HNO3-HClO4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9
17.4.3 有效锰的测定 209
17.5 铜的测定 211
17.5.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11
17.5.2 全铜的测定(HF-HNO3-HClO4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1
17.5.3 有效铜的测定{盐酸溶液[c(HCl)=0.1mol·L-1]或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2
17.6 锌的测定 213
17.6.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13
17.6.2 全锌的测定HF-HNO3-HClO4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3
17.6.3 有效锌的测定{盐酸溶液[c(HCl)=0.1mol·L-1]或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4
17.7 钼的测定 214
17.7.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14
17.7.2 全钼的测定 215
17.7.3 有效钼的测定 216
17.8 硼的测定 219
17.8.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19
17.8.2 全硼的测定 220
17.7.3 有效硼的测定 221
17.9 ICP法同时测定Fe、Mn、Cu、Zn、Mo等元素的全量 224
17.10 ICP-AES法同时测定有效态Fe、Mn、Cu、Zn的含量 226
第三篇 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性质分析 228
第十八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林启美 李贵桐 林杉 228
18.1 分析意义 228
18.2 采样与样品预处理 228
18.3 氯仿薰蒸培养法(FI) 228
18.4 氯仿薰蒸浸提法(FE) 231
18.5 基质诱导方法 233
18.5.1 基质诱导呼吸法(SIR) 233
18.5.2 精氨酸诱导氨化法 234
18.6 三磷酸腺苷法 235
第十九章 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李振高 238
19.1 分析意义 238
19.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39
19.3 土壤中CO2释放量的测定 239
19.3.1 室内密闭培养法 239
19.3.2 田间原位测定法 240
19.4 土壤中O2吸收量的测定 241
19.5 土壤中细菌、真菌呼吸强度的测定 245
19.5.1 CO2容量测定法 245
19.5.2 华勃测压法 246
第二十章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王敬国 248
20.1 分析意义 248
2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48
20.3 部分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49
20.3.1 脲酶活性的测定(NH4+释放量法) 249
20.3.2 脲酸活性的测定(尿素残留量法) 251
20.3.3 磷酸单酯酶活性的测定(对硝基苯磷酸盐法) 252
20.3.4 磷酸二酯酶活性的测定(双对硝基苯磷酸盐法) 254
20.3.5 芳基硫酸酶的测定(对硝基苯磺酸法) 254
第二十一章 土壤硝化菌、反硝化菌及固氮菌的测定&王敬国 256
21.1 硝化菌的测定 256
21.1.1 测定意义 256
21.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56
21.1.3 测定原理[最大可能(或然)计数(MPN)法] 256
21.1.4 氨氧化细菌的测定 258
21.1.5 亚硝酸氧化细菌的测定 259
21.2 土壤硝化强度的测定 260
21.2.1 测定意义 260
21.2.2 硝化势的测定(好气培养法) 260
21.2.3 硝化强度的测定 261
21.3 反硝化菌数量的测定 262
21.3.1 测定意义 262
21.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62
21.3.3 测定方法(最大可能计数法) 262
21.4 固氮细菌的测定 263
21.4.1 测定意义 263
21.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64
21.4.3 自生固氮细菌数量的测定(选择培养法) 264
第四篇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266
第二十二章 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的测定&秦耀东 266
22.1 测定意义 266
22.2 土粒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266
22.3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269
22.4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计算法) 271
第二十三章 土壤粒径分布和分析&秦耀东 272
23.1 分析意义 272
23.2 土粒的粒级和土壤质地 273
23.3 土粒粒径分析 276
23.3.1 方法选择的依据 276
23.3.2 分析原理 276
23.3.3 吸管法 278
23.3.4 比重计法 282
第二十四章 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水特征曲线的测定&秦耀东 289
24.1 测定意义 289
2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289
24.3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 289
24.4 土水势的测定(张力计法) 290
24.5 土壤水特征曲线的测定[压力膜(板)法] 292
第五篇 植物养分全量分析 296
第二十五章 采集植物样品的技术&苏德纯 296
25.1 植物分析的目的及采集原则 296
25.2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97
25.3 植物根系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00
25.4 籽粒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00
25.5 瓜果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01
第二十六章 植物水分、干物质、粗灰分和氮、磷、钾全量分析&蒋式洪 302
26.1 植物水分和干物质的测定 302
26.1.1 分析意义 302
26.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02
26.1.3 常压恒温干燥法 302
26.1.4 减压干燥法 304
26.1.5 蒸馏法 305
26.2 植物粗灰分的测定(干灰化法) 306
26.3 植物全氮的测定 308
26.3.1 分析意义 308
26.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08
26.3.3 H2SO4-混合加速剂-蒸馏法 309
26.3.4 H2SO4-H2O2-扩散法 309
26.3.5 H2SO4-H2O2-靛酚蓝比色法 311
26.4 植物全磷的测定 312
26.4.1 分析意义 312
26.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13
26.4.3 钒钼黄比色法 313
26.4.4 钼锑抗比色法 314
26.5 植物全钾的测定 315
第二十七章 植物钙、镁、硫元素全量分析&苏德纯 317
27.1 分析意义 317
27.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17
27.3 植物钙、镁全量的测定 318
27.4 植物全硫的测定 322
第二十八章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蒋式洪 325
28.1 植物硼的测定 325
28.1.1 分析意义 325
28.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25
28.1.3 姜黄素比色法 326
28.1.4 甲亚胺(Azomethine-H)比色法 328
28.2 植物钼的测定 328
28.2.1 分析意义 328
28.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29
28.2.3 硫氯酸钾比色法 329
28.2.4 极谱(催化波)法 330
28.3 植物锰的测定 331
28.3.1 分析意义 331
28.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31
28.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2
28.4 植物铁的测定 332
28.4.1 分析意义 332
28.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33
28.4.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3
28.5 植物铜的测定 334
28.5.1 分析意义 334
28.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34
28.5.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4
28.6 植物锌的测定 335
28.6.1 分析意义 335
28.6.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35
28.6.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36
28.7 维生素C-盐酸溶液一次浸提植物中Cu、Zn、Fe、Mn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用) 336
第六篇 肥料分析 339
第二十九章 化肥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余国泰 339
29.1 固体化肥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39
29.2 液体化肥样品的采集 342
第三十章 肥料水分测定&朱海舟 345
30.1 测定意义 345
3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45
30.3 烘干法 345
30.4 真空烘箱法 346
30.5 气量法 347
30.6 卡尔·费休法 348
第三十一章 化学氮肥含氮量的测定&秦怀英 352
31.1 分析意义 352
3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52
31.3 尿素总氮量的测定 352
31.3.1 蒸馏滴定法 352
31.3.2 硫酸消煮-甲醛法 355
31.4 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铜复盐分光光度法) 356
31.5 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和硝酸铵中氮含量的测定 358
31.5.1 蒸馏滴定法 358
31.5.2 甲醛法 359
31.6 碳酸氢铵含氮量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359
31.7 硝态氮肥料氮含量的测定(Zn-FeSO4还原蒸馏法) 360
第三十二章 化学磷肥含磷量的测定&蒋式洪 362
32.1 分析意义 362
3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62
32.3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P2O5)含量的测定 363
32.3.1 磷钼酸喹啉质量法仲裁法) 363
32.3.2 磷钼酸喹啉容量法 366
32.3.3 钒钼黄比色法 367
32.4 过磷酸钙中游离酸(P2O5)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368
32.5 碱性热制磷肥中有效磷(P2O5)含量的测定 370
32.5.1 方法选择的依据 370
32.5.2 磷钼酸喹啉质量法 370
32.5.3 钒钼黄比色法 371
32.6 磷矿粉中全磷(P2O5)的测定 371
32.6.1 方法选择的依据 371
32.6.2 磷钼酸喹啉质量法 372
32.6.3 钒钼黄比色法 372
32.6.4 硝酸铝和柠檬酸溶液螯溶-容量法(试用) 373
32.7 磷矿粉中有效磷(P2O5)的测定(钒钼黄比色法) 374
第三十三章 化学钾肥含钾量及含氮化肥含氮量的测定&蒋式洪 376
33.1 分析意义 376
3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76
33.3 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中钾(K2O)的测定 377
33.3.1 四苯硼质量法 377
33.3.2 四苯硼季铵盐容量法 379
33.4 草木灰和窑灰钾肥中钾(K2O)的测定 381
33.4.1 四苯硼质量法 381
33.4.2 四苯硼季铵盐容量法 382
33.4.3 火焰光度法 382
33.5 氯化钾及含氯化肥含氯量的测定 383
33.5.1 分析意义 383
33.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83
33.5.3 汞量法 383
33.5.4 银量法 385
第三十四章 微量元素肥料分析&朱海舟 387
34.1 分析意义 387
3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87
34.3 铁肥测定 387
34.3.1 高锰酸钾容量法 387
34.3.2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388
34.4 锰肥测定(高碘酸钾比色法) 389
34.5 铜肥测定(EDTA滴定法) 390
34.6 锌肥测定(EDTA滴定法) 391
34.7 硼肥测定(中和滴定法) 392
34.8 钼肥测定(硫氰酸钾比色法) 394
第三十五章 农用石灰和石膏分析&朱海舟 396
35.1 分析意义 396
35.2 方法选择的依据 396
35.3 农用石灰分析(中和滴定法) 396
35.4 农用石膏分析(硫酸钡质量法) 397
第三十六章 复混肥料分析&余国泰 399
36.1 复混肥料中总氮的测定(蒸馏滴定法) 399
36.2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的测定(磷钼酸喹啉质量法) 402
36.3 复混肥料中钾的测定(四苯硼钠质量法) 406
36.4 复混肥料中铜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08
36.5 复混肥料中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10
36.6 复混肥料中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12
36.7 复混肥料中锰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13
36.8 复混肥料中硼的测定(甲亚胺-H酸比色法) 414
36.9 复混肥料中钼的测定(硫氰酸盐比色法) 416
36.10 复混肥料中水分的测定 417
36.10.1 分析意义 417
36.1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18
36.10.3 卡尔·费休法 418
36.10.4 真空烘箱法 418
36.10.5 烘箱法 418
36.11 复混肥料粒度测定(筛分法) 418
36.12 复混肥料颗粒平均抗压碎力的测定(颗粒强度测定仪法) 419
第三十七章 有机肥料分析&车驷 何平安 421
37.1 有机肥料的采集与处理 421
37.2 有机肥料中水分的测定(烘干法) 422
37.3 有机肥料中有机物总量和粗灰分的测定(灼烧法) 423
37.4 有机肥料中全氮、磷、钾的测定 424
37.5 草木灰肥料中磷、钾的测定 427
37.6 草木灰肥料总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428
第七篇 农业植物产品品质分析 430
第三十八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杨超光 430
38.1 分析意义 430
38.2 蛋白质的测定 430
38.2.1 方法选择的依据 430
38.2.2 籽粒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开氏法) 431
38.2.3 同类种子中蛋白质的测定[染料结合法(DBC法)] 433
38.3 氨基酸的测定 434
38.3.1 方法选择的依据 434
38.3.2 全氨基酸和动植物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氨基酸分析仪法) 435
38.3.3 谷物和饲料中赖氨酸的测定[染料结合法(DBL法)] 437
38.3.4 色氨酸的测定(乙醛酸法) 440
第三十九章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鲍士旦 442
39.1 分析意义 442
39.2 水溶性糖的测定 442
39.2.1 方法选择的依据 442
39.2.2 单糖(还原糖)的测定 443
39.2.3 水溶性糖总量的测定 447
39.2.4 蔗糖的测定(差减法) 449
39.3 糖料作物中蔗糖的测定(旋光法) 449
39.4 淀粉的测定 452
39.4.1 方法选择的依据 452
39.4.2 谷物种子中粗淀粉的测定(CaC12-HOAc浸提-旋光法) 452
39.4.3 麸皮、小米壳、玉米、甘薯、草本植物(牧草等)的茎叶中淀粉的测定(淀粉糖化酶-酸水解法) 454
39.5 粗纤维的测定[酸性洗涤剂法(ADF)] 455
第四十章 油料作物和谷类作物籽粒中的油脂的测定&鲍士旦 458
40.1 分析意义 458
4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58
40.3 油重法(索氏提取法) 458
40.4 乙醚浸提-残余法 460
第四十一章 有机酸和维生素分析&杨超光 463
41.1 有机酸分析 463
41.1.1 分析意义 463
41.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63
41.1.3 总酸度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463
41.1.4 挥发性酸的测定(蒸馏滴定法) 464
41.1.5 有效酸度(pH值的测定电位法) 465
41.1.6 水果、蔬菜中有机酸组分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465
41.1.7 有机酸组分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67
41.2 维生素的测定 468
41.2.1 分析意义 468
41.2.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69
41.2.3 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469
41.2.4 维生素C总量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472
第八篇 土壤环境污染物质分析 474
第四十二章 土壤中无机污染物质分析&陈怀满 郑春荣 474
42.1 土壤中砷的分析 474
42.1.1 分析意义 474
42.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74
42.1.3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474
42.1.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 475
42.2 土壤中镉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77
42.3 土壤中铬的分析 479
42.3.1 分析意义 479
42.3.2 方法选择的依据 480
42.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80
42.3.4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480
42.4 土壤中铜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82
42.5 土壤中汞的分析(冷原子吸收法) 483
42.6 土壤中镍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86
42.7 土壤中铅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87
42.8 土壤中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89
42.9 土壤中氟的分析(氟试剂比色法) 490
第四十三章 土壤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安琼 493
43.1 样品的采集与贮存 493
43.2 样品前处理 494
43.3 测定方法 500
43.3.1 气相色谱法 500
43.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502
43.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503
43.4 检测实例 504
43.4.1 土壤中三氯乙醛、酸残留量的测定(液上色谱法) 504
43.4.2 土壤中酞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505
43.4.3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测定(GC—MS法) 506
43.4.4 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气相色谱法) 508
第九篇 主要分析仪器的应用 510
第四十四章 氮磷钾连续流动分析仪器应用&吴建繁 510
44.1 分析意义 510
44.2 方法选择的依据 510
44.3 氮连续流动分析方法 511
44.4 磷连续流动分析方法 513
44.5 钾连续流动分析方法 514
第四十五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何云峰 516
45.1 分析意义 516
45.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516
45.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516
45.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519
45.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应用 523
45.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4
第四十六章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陈超子 526
46.1 概述 526
46.2 ICP光源的理论基础 526
46.3 ICP光源的特点 529
46.4 ICP—AES法工作原理 530
46.5 ICP发射光谱仪的装置 530
46.6 ICP—AES法分析技术 531
46.7 ICP—AES法在土壤分析中的应用 533
第四十七章 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宣家祥 535
47.1 引言 535
47.2 基本原理 535
47.3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和分析方法 536
47.4 参比电极 538
47.5 离子选择电极在土壤和植物分析中的应用 539
47.5.1 氨气敏电极 539
47.5.2 硝酸根电极 540
47.5.3 钾离子选择电极 541
47.5.4 氟离子选择电极 542
47.5.5 氯离子选择电极 544
47.5.6 钠离子选择电极 544
47.5.7 微电极 545
第四十八章 同位素质谱分析&曹亚澄 547
48.1 质谱仪器 547
48.2 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原理 554
48.3 氮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 558
48.4 碳、氧同位素质谱分析方法 564
第十篇 土壤多元素通用浸提法和植物肥料养分简易测定(试用) 573
第四十九章 土壤多元素浸提法和分析&鲁如坤 573
49.1 分析意义 573
49.2 方法选择的依据 573
49.3 Mehlick3通用浸提剂法(适用于中性和酸性土壤K、Ca、Mg、Na、Cu、Mn和Zn的测定,Mehlick 1984) 574
49.4 AB-DTPA通用浸提剂法(适用于碱性土壤NO3-、P、K、Zn、Fe、Cu、Mn的测定Soltanpour et al 1997) 576
第五十章 植物组织养分含量速测&罗质超 鲁如坤 580
50.1 分析意义 580
50.2 方法选择的依据 580
50.3 植株采样 580
50.4 模拟比色阶的制做 582
50.4.1 有色溶液模拟标准色阶的制做 582
50.4.2 透明胶片模拟标准色阶的制做 583
50.4.3 有机玻璃模拟标准色阶的制做 584
50.4.4 标准色阶配制 584
50.5 氮素养分速测 586
50.5.1 旱作植株硝态氮速测(硝酸试粉法) 587
50.5.2 稻株氨基态氮速测(茚三酮法) 588
50.5.3 稻株组织氮素状况间接测定(淀粉-碘试法 589
50.6 磷素养分速测(钼蓝比色法) 590
50.7 钾素养分速测(六硝基二苯胺试纸法、亚硝酸钴钠比浊法) 592
第五十一章 肥料中养分的简易测定法&朱海舟 595
51.1 分析意义 595
51.2 方法选择的依据 595
51.3 铵态氮化肥测定 595
51.3.1 靛酚蓝比色法 595
51.3.2 甲醛滴定法 596
51.4 硝态氮化肥测定(硝酸试粉比色法) 597
51.5 化肥中有效磷测定(钼蓝比色法) 598
51.6 化肥中有效钾的测定(四苯硼钾比浊法) 599
第十一篇 分析数据的处理 601
第五十二章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刘光崧 蒋能慧 601
52.1 分析数据统计处理的意义 601
52.2 有效数字和计算规则 601
52.3 常用统计值的计算 605
52.4 两个平均值的比较—t测验的应用 607
52.5 可疑值的取舍 612
52.6 回归分析在比色分析中的应用 614
52.7 注释 616
52.8 附表 616
附录&鲁如坤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