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誉综述 1
1.1信誉概念界说 1
对信誉的认知 1
信誉的历史起源 10
中西方信誉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14
信誉与信誉经济时代 18
世界贸易组织(WT0)与国际信誉 23
1.2信誉的价值和功能 24
诚信、信任和信用的辨析 24
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33
信誉的经济功能 39
第二章 信誉管理 51
2.1信誉管理的起源与兴起 51
信誉管理的历史沿革 51
信誉管理内在机理与体系 53
2.2信誉管理的基础分析 56
信誉管理的依存基础——信息 56
信誉管理的动力基础——经济利益 59
信誉管理的保证基础——制度 66
2.3信誉管理的力量分析 74
信誉与市场 74
信誉能力及其实现 81
2.4信誉管理的环境分析 84
信誉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 85
制度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 87
科技信息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 93
文化环境对信誉管理的影响 96
第三章 个人信誉管理 104
3.1不同主体的辨析 104
信誉主体、市场主体与产权主体 104
可置信承诺与履约能力 106
交易性互动的决定性因素 108
有恒产者有信誉 109
3.2个人信誉与产权 111
个人在交易性互动中的角色 111
个人信誉与产权安排 114
个人信誉与股权激励 116
3.3个人信誉制度的建立 119
建立我国个人信誉制度的前提 119
建立个人信誉制度的设想 122
建立个人信誉制度的步骤 123
3.4个人信誉制度建设的经验介绍 124
美国的个人信誉机制 124
美国大学中的“信誉规则”制度 125
发达国家的人口管理 127
北京个人信誉制度迈新步 129
走近上海“信用身份证” 130
推动我国个人信誉消费发展需要做好的工作 132
第四章 企业信誉管理 135
4.1信誉与企业 135
企业信誉的产生 135
企业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136
企业信誉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38
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本要素 139
信誉资产的优化配置能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 142
4.2企业信誉与产权 144
企业信誉主体的理解 144
企业信誉与企业控制者 145
企业信誉与稳定预期 146
4.3从创立品牌到构建信誉 149
对企业品牌的理解 149
对企业形象的理解 150
对企业信誉的理解 151
企业品牌信誉时代来临 155
4.4企业信誉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58
企业信誉管理的内涵 158
企业信誉管理的特征和原则 159
企业信誉管理模型 160
企业信誉评价方法 162
企业信誉管理体系 163
企业信誉管理的流程和要素 171
第五章 特殊主体的信誉管理 184
5.1地域信誉及其管理 184
地域信誉的基本概念 184
从地域形象工程到地域信誉工程 186
促进地域信誉机制的形成 191
城市信誉的构建 194
5.2政府信誉管理 198
特殊信誉主体——政府 198
政府信誉的形成 203
我国政府信誉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205
第六章 信誉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212
6.1信誉与信誉机制 212
信誉机制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213
信誉机制与法律机制 215
产权是信誉机制建立的基础 217
用信誉机制约束信誉主体的行为 219
WTO催化中国信誉机制的建立 221
6.2信誉机制的形成条件 222
产权明晰与契约自由 222
市场竞争 224
有效的信息反馈与传递 226
政府行为 228
公司治理机制 229
文化与道德建设 230
6.3信誉机制的作用发挥 233
信誉机制对失信者的惩罚 233
信誉机制对守信者的奖励 236
第七章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239
7.1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信用危机与治理 239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信用 239
我国体制转型时期信用危机的原因分析 244
我国信用危机的根本治理——信用制度建设 251
7.2中外信用机制比较及中国信用体系构建 261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加强信用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261
未来中国信誉社会的特征 26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信誉建设 264
国外信誉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269
构建我国信誉体系的路径思考 272
信誉机制促进诚信原则的构建 275
运用信誉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277
参考文献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