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中医智慧——做自己最好的养生专家 9
01.内外统一的人体最健康 10
人体内脏需调和 10
顺应外部环境调理身体 10
02.要想不生病、阴阳需调和 12
认识身体的阴阳 12
怎样分辨阴阳不调 12
阴阳不调导致四种主要症状 12
诊断时辨明阴阳 12
治疗时调和阴阳 12
中药药性有阴阳 12
03.运用五行,调理身体 13
利用自然五行调理人体 13
利用五行生克调理脏腑 13
利用五行之性调养身体 14
利用五行对应望面色、辨口味、发现脏腑病变 15
中医的五行治疗法则 15
04.了解脏腑,方懂养生 16
心 16
肝 17
脾 17
肺 18
肾 19
胆 20
胃 21
小肠 21
大肠 22
三焦 22
膀胱 23
奇恒之腑 23
传化之腑 23
05.你的经络健康吗 24
肺经病的表现 24
胃经病的表现 24
大肠经病的表现 25
脾经病的表现 25
心经病的表现 26
膀胱经病的表现 26
肾经病的表现 26
小肠经病的表现 27
心包经病的表现 27
三焦经病的表现 28
胆经病的表现 28
肝经病的表现 28
督脉病的表现 29
任脉病的表现 29
06.要想身体好,调养气血不可少 30
气从哪里来 30
气有什么用 30
如何调养气血 31
血有什么用 31
07.津液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32
津液是什么 32
津液从哪里来 32
利用五液滋养五脏 32
08.顺四时养生最有效 33
春季着重开发阳气 33
夏季着重保养阳气 33
秋季着重收敛养阴 33
冬季着重敛阳护阴 33
09.远离六淫,远离疾病 34
六淫易在何时出现 34
六淫易在何处出现 34
六淫如何在体内转化 34
如何分辨六淫 34
10.劳逸结合防止患病 36
过劳之患 36
过逸之患 36
11.调节情志,莫伤身 37
损伤身体的七种情志 37
七情如何伤身 37
12.饮食养生—不生病的吃法 38
饮食应有度 38
五味调和保健康 38
饮食洁净不可忽视 39
13.人体内的正邪之争 40
实的病机 40
虚的病机 40
虚实错杂的病机 40
虚实转化的病机 40
14.你的体质抗病能力打几分 42
你的体质易患哪些病 42
疾病是怎样侵入身体的 42
按一按,疏通经络——家庭简易按摩 43
01.探究按摩的奥秘按摩如何输通经络 44
何时可以按摩 44
怎样按摩最有效 44
何时不宜按摩 45
按摩自疗的诀窍 46
02.全身按摩,轻松保健 47
头面部保健按摩 47
胸腹部保健按摩 48
上肢部保健按摩 49
背部保健按摩 51
下肢部保健按摩 52
03.自我按摩治疗常见病 53
肥胖自我按摩 53
脱发自我按摩 53
痛经自我按摩 54
丰胸自我按摩 55
失眠自我按摩 56
感冒自我按摩 58
自我按摩减轻胃痛 60
巧治慢性咽炎 61
手掌是肤色红润的秘密 61
牙痛自我按摩 62
按摩赶跑“偏头疼” 64
按摩进补 65
刮一刮,开泄腠理——刮痧自疗 69
01.刮痧疗法速读 70
刮痧排毒 70
哪些不适能用刮痧解决 70
何时禁用刮痧 71
刮痧工具 71
刮痧注意事项 72
刮痧要领 72
刮痧部位与身体器官的对应 72
保健刮痧法 73
02.刮痧治疗常见病 74
刮痧治疗肩周炎 74
刮痧治疗发热 75
刮痧治疗急性胃肠炎 76
刮痧治疗高血压 76
肺炎的刮痧疗法 77
刮痧治疗冬季感冒 77
刮痧消暑热 78
刮痧治疗颈椎病 78
刮痧治疗痛经效果好 78
刮痧治疗黄褐斑 79
刮痧治疗甲亢 80
刮痧善治腰痛 80
刮经络轻松治疗各种疾病 80
刮足部反射区 82
拔一拔,输导气血——学会拔罐 85
01.拔罐的基本常识 86
抽气罐操作方式 86
拔罐前的准备 86
拔罐治疗的常用体位 86
罐具的选择和准备 87
拔罐方法 87
拔罐次数 87
拔罐后皮肤变化解读 87
拔罐疗法的选穴原则 88
02.拔拔特效穴,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 98
耳穴按摩家庭疗法一点通 98
神奇的针灸保健疗法 100
让汤药发挥最大功效——煎制汤剂有学问 105
01.煎好汤药不简单 106
用什么煎药 106
用水的技巧 106
煎前浸泡 106
入煎特殊处理 106
煎药的火候和时间 108
正确保存剩余药材 108
02.正确服药疗效最佳 109
服药时间 109
服药方法 109
服药次数 109
服药温度 109
03.认识常见药材 110
发散风寒药 110
发散风热药 115
清热泻火药 118
清肝明目药 122
清热凉血药 122
清热解毒药 126
清热燥湿药 133
清虚热药 136
攻下药 137
润下药 139
峻下逐水药 140
利水渗湿药 142
化湿药 148
祛风湿药 151
理气药 156
活血祛瘀药 163
止血药 171
消食药 175
驱虫药 177
温化寒痰药 178
清化热痰药 181
止咳平喘药 185
祛寒药 187
开窍药 190
平肝息风药 192
养心安神药 196
补气药 199
助阳药 202
养血药 207
滋阴药 210
收敛药 214
其他药 221
小病自己治——中成药对症使用速查 225
01.你应该了解的中成药常识 226
中成药的特点 226
中成药的优缺点 226
正确理解“是药三分毒” 226
怎样正确服用中成药 227
中成药服用方法 228
服药的适宜温度 228
中成药服用疗程 229
其他注意事项 229
食物与药物的相辅相成 229
中成药购买时应注意什么 230
中成药应怎样保存 231
02.对症用药,53种常见病的推荐中成药方 232
感冒 232
感冒发热 238
中暑 241
咳嗽 243
哮喘 248
鼻炎 250
咽喉肿痛 251
牙龈肿痛 252
口舌生疮 253
口臭 254
口中异味 256
眼干 258
目赤肿痛 259
耳鸣 260
头晕 261
头痛 263
胸闷 265
心悸 265
失眠 267
贫血 269
厌食 270
胃胀 271
胃痛 273
食积 276
腹痛 277
腹胀 280
胆囊炎 281
呕吐 282
阑尾炎 284
痢疾 284
泄泻 286
痔疮 288
便秘 290
尿频 293
虚劳 294
虚冷 297
痤疮 298
糖尿病 300
痱子 303
皮肤瘙痒 303
痛经 304
闭经 306
月经过多 308
月经过少 309
白带异常 311
慢性盆腔炎 313
乳腺增生 313
遗精 314
腰痛 316
骨关节炎 318
骨质增生 320
风湿性关节炎 321
跌仆损伤 324
中医教你“察言观色”——自诊、自查保健康 325
01.辨证论治使人体远离疾病 326
症、证、病的不同含义 326
先辨证后论治——找到病根,标本兼治 326
辨证论治的秘诀 327
02.自我诊断入门自诊的主要方法——望诊 328
依据望、闻、问、切自我诊断 328
03.全身诊断——望神 329
得神 329
神气不足 329
神志异常 329
04.全身诊断——望面色 330
看常色 330
察病色 330
05.全身诊断——望形体姿态 333
望形体 333
望姿态 333
06.身体局部诊断——望头面部 334
望发 334
望头形 334
望面部 334
07.身体局部诊断——望五官 335
望目 335
望鼻 335
望耳 336
望口与唇 337
望齿与龈 337
望咽喉 337
08.身体局部诊断——望躯体、四肢 338
望颈项部 338
望胸部 338
望腹部 338
望背部 338
望腰部 339
望前阴 339
望后阴 339
望手足 339
望掌腕 339
望指趾 339
09.身体局部诊断——望皮肤 340
望色泽 340
望肤质 340
10.身体局部诊断——望舌望舌要点 341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41
望舌的内容 342
望舌神 342
望舌色 342
望舌形 343
望舌苔 344
11.身体局部诊断——望排出物 346
望痰、涎、涕 346
望呕吐物 346
望大便 347
望小便 347
望带下 347
12.其他症状自我感觉诊断 348
寒、热感觉自诊 348
出汗自诊 350
疼痛自诊 351
饮食与口味自诊 356
排便情况自诊 357
睡眠情况自诊 359
女性经带情况自诊 360
附录1:中医常用术语小词典 362
附录2:中医经典著作简介 374
中医常用专业术语索引 379
常用中药材索引 380
常用中成药应用索引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