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起:关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 1
第一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1
一 名称改变预示着范型转换 1
二 转型的三大前景 3
三 现状及当前迫切的工作 11
第二节 当前的主要任务 15
第三节 基本概念解释及本书概要 20
一 基本概念解释 20
二 本书概要 21
第二章 前提:对语文课程内容的认识 24
第一节 经典与文学、文化素养 24
一 定篇的含义 24
二 文学、文化素养的确切所指 27
三 “定篇”的课程内容 29
第二节 语文知识的重构 32
一 语文知识的涵义 32
二 语感、语识及其关系 34
三 学校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 43
第三节 “阅读能力”与“阅读方法” 53
一 阅读能力是具体的 53
二 “怎么读”大致可以归结为“读什么” 60
第四节 “写作能力”与“文章体式” 68
一 “辨体”的重要性 68
二 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体式问题 71
三 文章体式所造成的难题 78
第五节 从听说训练到口语交际 80
一 书面化倾向的听说训练 80
二 改“听说”为“口语交际” 85
三 口语交际的日常化 87
四 国外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借鉴 90
第三章 关键: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呈现 98
第一节 文选型教材的双重价值 98
一 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 98
二 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待定性 101
第二节 课程内容呈现的确定性 102
一 确定性的含义 102
二 应该正视的问题 105
第三节 定篇功能的选文 112
一 “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112
二 “定篇”类型的教材编撰示例 115
第四节 例文功能的选文 117
一 “例文”界说 117
二 “例文”类型的教材编撰示例 120
第五节 样本功能的选文 132
一 “样本”界说 132
二 样本类型的教材编撰示例 133
三 把选文作为“样本”的教学实例 139
四 《再别康桥》课例研讨 147
第六节 用件功能的选文 152
一 “用件”界说 152
二 “用件”的三个品种 153
第四章 反思: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 166
第一节 艰难的处境以及自救的出路 166
一 讨论的前提 166
二 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缺失 167
三 语文教材名存实亡 170
四 语文教学内容急需学理审议 175
第二节 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77
一 怎么理解“教学方法” 177
二 怎么理解“语文教学方法” 181
三 为什么主张从教学内容入手 184
第三节 从教学内容角度的课例研究 191
一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例 191
二 《金黄的大斗笠》课例 198
三 对两个课例的评议 206
第四节 “感受性阅读”的考察 217
一 问题的提出 217
二 课例 218
三 讨论 221
第五节 说“为形成新技能”而设置的语文课 226
第六节 防止“用件”的误用 233
第七节 谋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善 237
一 案例与问题 237
二 借鉴与建议 244
附录一 对一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个案研究 254
第一节 解题: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 254
第二节 将“管理”扩展为“教学”——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260
第三节 魏书生对“语文”的认识 268
第四节 把“师之法”移交给“生之法”——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 274
附录二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281
第一节 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状况问卷 281
第二节 教师问卷统计及择要分析 290
一 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发生困难,甚至混乱 291
二 现行语文教材脱离教学实际,编排次序不尽合理,导致教学各行其是 295
三 在补充课外阅读材料的选取上标准各异 299
四 分快慢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300
五 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落实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308
六 对学生的评价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311
七 教师备课的负担明显偏重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