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激励与教育激励概论 7
第一节 激励概述 7
一 激励的概念 7
二 激励的要素 10
第二节 教育激励概述 20
一 教育激励的内涵 20
二 教育激励的特殊性 22
三 教育激励的特点 23
四 教育激励的规律 25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功能 28
一 导向功能 28
二 强化功能 29
三 动力功能 30
四 调控功能 31
第四节 研究教育激励的意义 32
一 理论意义 32
二 实践意义 33
第二章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嬗变 37
第一节 中国激励理论的渊源及演变 37
一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 37
二 中国近现代激励思想 42
三 中国当代激励思想 44
第二节 西方激励理论的演变轨迹 50
一 西方古代激励思想 50
二 西方近代激励思想 51
三 西方现当代主要激励理论 54
第三节 激励理论与教育激励理论的继承和借鉴 74
一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74
二 对中国传统教育激励资源的借鉴与利用 76
三 对西方教育激励资源的批判与借鉴 78
第三章 教育激励的内容、类型和模式 81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内容 81
一 物质激励 81
二 精神激励 82
三 感情激励 83
四 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感情激励的关系 83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类型 85
一 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 85
二 理性激励与感性激励 86
三 有意激励与无意激励 87
四 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 88
五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 90
六 赞扬激励与抑制激励 90
七 正面激励与反面激励 92
八 外部激励与自我激励 93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模式 95
一 目标激励模式 95
二 期望激励模式 97
三 典型激励模式 99
四 信任激励模式 100
五 信仰激励模式 102
六 荣誉激励模式 106
七 规范激励模式 107
八 竞争激励模式 109
九 表率激励模式 110
十 挫折激励模式 111
十一 感情激励模式 112
十二 自居激励模式 115
第四章 教育激励的主体与客体 117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主体 117
一 教育激励主体的内涵 117
二 教育激励主体的作用与特点 118
三 教育激励主体的激励行为 119
四 教育激励主体的素质及激励意识 123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客体 126
一 教育激励客体的特点与作用 126
二 教育激励客体的基本条件 127
三 教育激励客体接受激励的心理 131
第三节 教育激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35
一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存 135
二 主体与客体的和谐共处 135
三 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136
四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136
五 主体与客体的差异 137
第五章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 138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准备 138
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激励的前提 138
二 学生的人格特质是教育激励的依据 141
三 学生的能力是教育激励的基础 144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因素分析 149
一 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149
二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 152
三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的关系及转化 154
四 全方位教育激励 157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分析 165
一 教育教学中的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 165
二 学习动机与激励因素和去激励因素 165
三 学习外在动机的激励措施 168
四 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励措施 169
五 激励因素和去激励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170
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激励与去激励因素分析 173
一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73
二 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74
第六章 教育激励的机制、原则与方法 177
第一节 教育激励机制 177
一 教育激励机制的含义 177
二 教育激励机制的基本特征 178
三 教育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 179
四 教育激励机制与教育激励原则、方法的关系 182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原则 184
一 政治性原则 184
二 客观性原则 185
三 整体性原则 187
四 目的性原则 188
五 发展性原则 189
六 适时适度原则 190
七 公平公正原则 191
八 规范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93
九 肯定与否定相结合,以肯定为主的原则 195
十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 197
第三节 教育激励的基本方法 198
一 表扬法 199
二 奖励法 200
三 鼓励法 200
四 评比法 201
五 荣誉法 201
六 示范法 202
七 引导法 202
八 参观、访问法 203
九 谈话法 203
十 安慰法 204
十一 批评法 204
十二 惩罚法 205
第七章 教育激励的环境与效应 207
第一节 教育激励的环境 207
一 教育环境概说 207
二 教育激励环境的特点 209
三 教育激励环境的类型 210
四 教育激励与环境的关系 211
五 教育激励与环境的优化 216
第二节 教育激励的效应 222
一 教育激励效应的基本类型 222
二 教育激励效应的基本特征 224
三 教育激励效应检验的意义 225
四 教育激励效应的实施原则 226
第八章 教育的正激励 227
第一节 正激励概述 227
一 正激励的内涵 227
二 正激励的作用 227
第二节 正激励的类型 229
一 正激励的分类 229
二 正激励的种类 232
第三节 表扬 237
一 表扬概述 237
二 表扬的艺术 239
第四节 奖励 246
一 奖励的基本原则 247
二 奖励的艺术 251
第九章 教育的负激励 260
第一节 负激励概述 260
一 负激励的内涵 260
二 负激励的作用 260
三 正激励与负激励的关系 262
第二节 负激励的类型 263
一 负激励的分类 263
二 负激励的种类 265
第三节 批评 267
一 批评概述 267
二 批评的原则 268
三 批评的艺术 273
第四节 惩罚 276
一 惩罚概述 276
二 惩罚的前提 279
三 惩罚的方法 280
四 惩罚的艺术 284
第五节 负激励值得注意的问题 288
一 有节有度,讲究方式 289
二 因势利导,谨防逆反 290
三 循循善诱,委婉批评 290
四 客观公正,个别沟通 291
五 慎重行事,切忌滥罚 293
第十章 教育的自我激励 296
第一节 全方位教育激励 296
一 重新审视教育激励主体与客体 296
二 三大教育激励 296
第二节 三大教育激励系统 299
一 自我激励、他方激励与相互激励的比较 299
二 自我激励是激励体系的心脏 301
三 他方激励与相互激励的关系 303
第三节 教育激励中的自我激励 304
一 自我激励的内涵 304
二 自我激励的地位 306
三 自我激励的作用 308
第四节 自我激励的方法 310
一 肯定自己,具备积极心态 310
二 发掘优势,开发自身潜能 313
三 树立自信,强化成功意识 316
四 持续行动,养成自激习惯 319
第十一章 教育激励的应用 325
第一节 对幼儿的教育激励 325
一 幼儿的生理特征 325
二 幼儿的心理特征 325
三 幼儿教育激励的特点 327
四 幼儿教育激励的方法 329
第二节 对小学生的教育激励 331
一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 331
二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332
三 小学教育激励的特点 332
四 小学教育激励的方法 333
第三节 对中学生的教育激励 336
一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336
二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337
三 中学教育激励的特点 339
四 中学教育激励的方法 340
第四节 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 342
一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342
二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342
三 高等教育激励的特点 344
四 高等教育激励的方法 345
五 通过教育激励培养非智力因素 347
第五节 对教育集体的激励 351
一 教育集体的定义和特征 351
二 激励教育集体的意义 354
三 激励教育集体的基本原则 357
四 激励教育集体的主要方法 359
第六节 家庭教育激励 360
一 家庭教育激励的特点 360
二 家庭教育激励的措施 362
三独生子女的教育激励 366
参考文献 370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