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3
大事记略 21
第一篇 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计划 59
第一章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0~1957年) 59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59
第二节 实施计划 62
第二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 64
第一节 编制计划 64
第二节 实施计划 66
第三章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 70
第一节 编制计划 70
第二节 执行计划 72
第四章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 73
第一节 编制计划 73
第二节 执行计划 75
第五章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 77
第一节 编制计划 77
第二节 执行计划 79
第六章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 80
第一节 编制计划 80
第二节 执行计划 82
第七章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84
第一节 编制计划 84
第二节 执行计划 86
第八章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年) 88
第一节 编制计划 88
第二节 执行计划 90
第九章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 91
第一节 编制计划 91
第二节 执行计划 93
第十章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 94
第一节 编制计划 94
第二节 执行计划 97
第二篇 经济和社会专业发展计划 101
第一章 工业计划 101
第一节 工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101
第二节 工业发展速度 108
第三节 工业结构 111
第四节 工业调整 116
第五节 工业布局 128
第六节 工业技术改造 133
第七节 工业重点行业 140
第二章 农业计划 192
第一节 方针任务 192
第二节 计划执行 194
第三节 措施保障 200
第四节 国营农场 205
第五节 乡镇工业 206
第三章 商业计划 208
第一节 商品流转计划 209
第二节 重大政策措施 210
第三节 社会购买力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14
第四章 物资计划 216
第一节 物资分类与计划种类 216
第二节 物资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219
第三节 物资管理体制的演变 223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计划 225
第一节 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226
第二节 扩大出口措施 230
第三节 外贸体制改革 232
第六章 外资计划 233
第一节 利用外资 233
第二节 借用外资 236
第三节 境外投资 250
第四节 “三区”引资 251
第七章 交通运输计划 252
第一节 港口建设 252
第二节 铁路运输 255
第三节 路桥建设 258
第四节 航空运输 260
第五节 水运 262
第六节 邮电通信 264
第八章 国土资源规划 268
第一节 国土调查 269
第二节 国土规划 270
第三节 天津21世纪议程 274
第九章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82
第一节 投资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283
第二节 投资计划管理 294
第三节 资金来源 303
第四节 投资规模和结构 310
第十章 城市建设计划 324
第一节 城市规划 324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25
第三节 住宅建设和旧城改造 331
第四节 能源建设 333
第十一章 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 337
第一节 编制科技计划 338
第二节 科技发展规划 339
第三节 年度科技计划 345
第四节 科技专项计划 346
第十二章 社会教育事业计划 352
第一节 普通教育 352
第二节 中等职业教育 359
第三节 高等教育 362
第四节 成人教育 365
第十三章 其他社会事业计划 367
第一节 医疗卫生 367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 370
第三节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及体育 372
第十四章 财政计划 387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87
第二节 财政支出与管理 389
第三节 财政体制 392
第十五章 金融计划 396
第一节 信贷计划管理 397
第二节 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 398
第三节 存贷款管理 400
第四节 利率管理 403
第五节 黄金开发管理 406
第十六章 劳动工资计划 408
第一节 计划编制 408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09
第三节 用工制度 411
第四节 工资制度 412
第三篇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421
第一章 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 421
第一节 市场调节向计划经济转化 421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构建 423
第三节 统购统销 425
第四节 分级管理 425
第二章 “二五”和“三年调整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 427
第一节 中央计划权限的下放 428
第二节 基本建设审批权下放 431
第三节 物资分配权下放 432
第四节 “三年调整时期”的计划管理 433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计划管理体制 43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 43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 441
第三节 计划权限陆续上缴 444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计划管理体制 449
第一节 缩小指令性计划和扩大指导性计划 450
第二节 放宽基本建设审批权限 450
第三节 减少物资统一调拨 451
第四节 投资项目的“拨改贷” 452
第五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 452
第六节 运用经济杠杆调节 453
第七节 计划职能转变和加强宏观调控 454
第五章 宏观经济监测与分析 456
第一节 组织系统 457
第二节 工作系统 457
第六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政策法规 459
第一节 争取国家对天津定位的政策支持 459
第二节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466
第三节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 469
第四节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 470
第五节 其他法规政策 472
第六节 课题调研 473
第七节 法制工作 476
第四篇 组织机构 481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 481
第一节 天津市计划委员会 481
第二节 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485
第三节 天津市计划委员会直属单位 494
第四节 区县计划管理机构 506
第二章 中共天津市计划经济管理系统组织机构 537
第一节 中共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机构 539
第二节 中共天津市委金融(综合经济)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 541
附录 547
(一)中共中央关于试行计划工作条例草案的指示 547
(二)关于天津市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 550
(三)天津市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 560
(四)河北省国民经济1960年至1962年发展规划和第三个五年设想(草案) 570
(五)天津市国民经济“三五”规划草案(初稿) 577
(六)河北省天津市国民经济(1963~1972年)规划初步设想纲要 589
(七)天津市1976年至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大纲(草案) 598
(八)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612
(九)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 635
(十)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662
(十一)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686
(十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708
编后记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