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一)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钟摆”之惑 1
(二)当前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存在的隐患 2
(三)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的缺失 4
二 研究现状 5
(一)关于学科内涵的相关研究 5
(二)关于学科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10
(三)关于民国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 12
(四)对已有研究主要观点的综述 18
三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19
(一)国立大学 19
(二)学科 23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24
(四)大学学科价值取向 25
四 研究意义 28
(一)理论意义 28
(二)实践意义 29
五 研究方法 29
(一)文献研究法 29
(二)历史分析法 30
(三)个案研究法 30
六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30
(一)研究的创新点 31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31
第一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 32
一 中国古代大学“主客相合”的学科价值取向 33
(一)以“成人”为目标的学科宗旨 33
(二)经世致用的学科知识结构 34
(三)家国一体化的学科管理体制 36
(四)具有“全才”人格特征的学术主体 38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大学学科价值取向转型 41
(一)洋务派“道本器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41
(二)维新派“政本艺末”的学科价值取向 45
(三)清末新政“中西合一”的学科价值取向 50
本章小结 55
第二章 民国国立大学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 57
一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58
(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58
(二)分权制衡背景下的政治相对民主化 60
(三)《大学令》《大学规程》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62
(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 64
二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66
(一)民国初年以“科学宣传”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66
(二)早期民间松散型学科共同体建设 69
(三)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崛起 71
三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北京大学为例 73
(一)“研究学理”“思想自由”的学科宗旨 74
(二)“学术分校”“文理并重”的学科结构 77
(三)“教授治校”的学科管理模式 81
(四)习明纳体制下的学科组织模式 84
四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 91
(一)“学术分校”学科结构体制之实践困境 91
(二)“教授治校”学科管理体制之实践困境 95
(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学科组织模式之实践困境 100
本章小结 105
第三章 民国国立大学现实主义的学科价值取向 107
一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108
(一)农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108
(二)由军阀走向政党的政治走势 111
(三)《国立大学校条例》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113
(四)平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116
二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122
(一)五四以后以“科学传播”为宗旨的学术期刊 122
(二)学科共同体制度化建设 124
(三)第二代知识分子——留美学生群体的崛起 126
三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东南大学为例 130
(一)“四个平衡”的学科宗旨 130
(二)寓文理、农工商教育于一体的学科结构 134
(三)“董事会制”学科管理模式 138
四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东南大学为例 141
(一)社会现实对学术理想的僭越,导致学科宗旨失衡 141
(二)过于关注现实需求,导致学科结构重心偏移 145
(三)“易长风潮”与董事会制度的取消 148
本章小结 151
第四章 民国国立大学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 153
一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 154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统制的经济走势 154
(二)“以党治国”及“训政”制度的实施 156
(三)《大学组织法》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 159
(四)从“西化”到“现代化”的文化趋向 164
二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 167
(一)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 167
(二)国家学科共同体——“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170
(三)第三代知识分子学科专业化发展 177
三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制度生成:以中央大学为例 181
(一)“建立有机体民族文化”的学科宗旨 181
(二)基于学科建设实践“立体化”的学科结构 185
(三)本土化“校务会”学科管理体制的建立 191
四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现实表征:以中央大学为例 194
(一)学科知识走向本土化 195
(二)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生成 199
(三)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203
本章小结 204
第五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态势 207
一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原因之发展态势 207
(一)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 208
(二)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 209
(三)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 211
二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基本内容之发展态势 212
(一)学科价值目标:由“理想”“现实”到“趋向和合” 213
(二)学科结构重心:由“重学”“重术”到“学术并重” 214
(三)学术主体:由“自在”“自为”到“文化自觉” 216
(四)学科管理方式:由“民主”“集中”到“相互制衡” 219
三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实质之发展态势 224
(一)学科主旨流变之发展态势 224
(二)学科运思方式流变之发展态势 225
(三)学科理论基础流变之发展态势 227
本章小结 228
第六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现实反思 230
一 实践价值哲学:当前大学学科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231
二 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当前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 234
(一)“一体两翼”:学科价值目标体系之互动生成 234
(二)“内外兼顾”:学科价值影响因素之有机统一 237
(三)“朝向事物本身”:学科结构之实践观照 240
(四)“文化自觉”:学科价值主体性之理性诉求 242
(五)“动态立体化”:学科管理之张弛有度 244
结语 248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6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