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总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宗宪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100165235
  • 页数:811 页
图书介绍:“犯罪心理学总论”,共八章,含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三章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四章犯因性个人因素,第五章犯因性环境因素,第六章犯罪心理的形成与表现,第七章犯罪行为的产生与变化,第八章犯罪人。作者系统梳理了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特征、研究范围、目标与任务,以及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犯罪心理学思想史、现代犯罪心理学如何产生,以及目前发展现状。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个人型犯罪理论、互动型、整合型等诸学说,特别对引发犯罪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做了大篇幅的详细论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可能产生犯因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 1

一、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一)犯罪 1

(二)犯罪人 6

(三)犯罪心理 8

(四)犯罪行为 17

(五)犯罪心理学 19

二、犯罪心理学的特点 20

(一)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1

(二)犯罪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4

三、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32

(一)外国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32

(二)中国犯罪心理学的范围 35

四、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38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方法论 40

一、概说 40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42

(一)现场研究的困难性 42

(二)研究关系的对立性 44

(三)研究内容的深层性 45

(四)研究能力的局限性 46

三、犯罪心理学方法论原则 47

(一)客观性原则 47

(二)系统性原则 48

(三)个别性原则 50

(四)伦理性原则 51

(五)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原则 53

(六)多种研究类型相结合原则 55

四、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62

(一)问题识别 62

(二)研究设计 66

(三)收集资料 69

(四)分析资料 80

(五)说明结果 88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91

第一节 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91

一、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91

(一)内外关系论 92

(二)犯罪原因论 92

(三)犯罪预防论 98

二、西方国家早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99

(一)哲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100

(二)精神病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102

(三)人类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104

第二节 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108

一、现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108

二、现代犯罪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 110

(一)发展概况 110

(二)研究取向 111

三、现代犯罪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13

(一)前期阶段 114

(二)复苏阶段 116

(三)繁荣阶段 119

(四)深化阶段 120

第三节 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123

一、外国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123

(一)专业机构 123

(二)专业教育 125

(三)犯罪心理学论著 126

(四)犯罪心理学从业人员 128

(五)研究与应用的特征 129

二、中国犯罪心理学的状况 134

(一)取得的成绩 134

(二)发展的方向 136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一、理论分类 141

(一)根据不同观察视角分类 142

(二)根据不同人性假设分类 142

二、基本共识 144

第二节 个人型犯罪理论 146

一、生物型犯罪理论 146

二、精神分析学理论 151

(一)概述 151

(二)早期的精神分析学说 156

(三)希利等人的学说 157

(四)亚历山大等人的学说 159

(五)弗里德兰德的学说 161

(六)布朗伯格的学说 163

(七)鲍尔比的学说 165

(八)雷德尔和瓦因曼的学说 166

(九)亚伯拉罕森的学说 171

三、认知发展理论 173

四、理性选择理论 176

第三节 互动型犯罪理论 181

一、不同交往理论 181

二、社会学习理论 186

(一)犯罪行为获得的机制 186

(二)犯罪行为激起或产生的机制 190

(三)犯罪行为保持的心理机制 193

(四)犯罪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 196

第四节 整合型理论 197

一、犯罪与人性理论 198

二、多学科整合型理论 202

(一)人类有机体的性质 203

(二)犯罪行为的社会学理论 206

(三)生物学与社会学的整合 207

(四)多学科整合型犯罪学的含义 209

(五)犯罪的个别差异 209

第四章 犯因性个人因素 211

第一节 犯因性心理因素 212

一、犯因性本能因素 212

(一)本能概述 212

(二)本能与犯罪 214

二、犯因性动力因素 216

(一)犯因性需要 217

(二)犯因性价值观 220

(三)犯因性自我评价 222

(四)犯因性人生观 223

(五)其他犯因性动力因素 226

三、犯因性人格因素 230

(一)人格与犯罪研究概述 230

(二)犯因性人格特质 236

四、犯因性个性特征 251

(一)智力因素 251

(二)能力因素 255

(三)气质因素 259

五、犯因性感情因素 262

(一)犯因性情绪 263

(二)犯因性情感 274

六、犯因性认知因素 279

(一)概述 279

(二)错误思维模式 279

(三)学习无能 290

七、犯因性变态心理 293

第二节 犯因性生理学因素 294

一、年龄因素 294

二、性别因素 297

(一)生理因素 298

(二)心理因素 299

(三)社会文化因素 300

三、遗传因素 302

四、神经生理学因素 309

(一)轻微脑功能紊乱 309

(二)神经损伤或者脑电图异常 310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311

(四)脑化学因素 313

(五)其他脑功能紊乱 318

五、生物化学因素 320

(一)化学和矿物质的影响 321

(二)低血糖与犯罪 323

第三节 其他犯因性个人因素 324

一、犯因性早年经历 324

二、犯因性生活方式 327

(一)不良行为习惯 328

(二)不良人际关系 330

第五章 犯因性环境因素 335

第一节 犯因性家庭因素 335

一、不良的父母养育 336

(一)父母养育类型与犯罪心理 336

(二)父母虐待子女 339

(三)母爱剥夺 341

二、破裂家庭 343

三、不适当的家庭互动 348

四、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 352

第二节 其他犯因性环境因素 354

一、犯因性学校教育 354

二、犯因性社区环境 359

三、犯因性交往因素 362

四、犯因性传媒因素 365

五、犯因性经济因素 371

六、犯因性执法因素 379

(一)执法水平低 379

(二)执法选择性 380

七、犯因性物质影响 381

(一)武器 381

(二)毒品 382

(三)酒精 393

八、犯因性自然环境因素 398

(一)高温 398

(二)人口密度、拥挤与领域性 400

(三)噪声 403

(四)环境污染 404

九、犯因性制度因素 407

十、犯因性宗教因素 408

第六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表现 415

第一节 犯罪心理形成机制 415

一、概述 415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发生机制 419

(一)犯罪心理的自身存在 419

(二)犯罪心理的学习获得 425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机制 432

(一)综合渐进型模式 432

(二)心理渐进型模式 434

(三)突发心理行为型 438

四、犯罪心理形成的互动机制 442

(一)犯因性因素互动导致犯罪心理 443

(二)不同环节上的互动影响犯罪心理 446

五、犯罪心理形成的差异机制 453

(一)个别差异 454

(二)环境差异 460

(三)互动差异 462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表现形式 470

一、概述 470

二、反社会性 476

(一)反社会性及其特点 476

(二)反社会性与反社会行为 480

三、犯罪性 484

(一)犯罪性及其特点 484

(二)犯罪性的主要成分 488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500

(一)概述 500

(二)犯罪人心理状态的不同表现 503

(三)异常心理状态 508

五、无意识犯罪心理 519

(一)概述 519

(二)无意识犯罪心理的主要表现 524

第三节 犯罪动机 527

一、概述 527

二、犯罪动机的相关概念 532

(一)犯罪目的 532

(二)其他概念 536

三、犯罪动机的主要功能 538

四、犯罪动机形成模式 540

(一)需要主导模式 541

(二)诱因主导模式 542

(三)内外结合模式 547

(四)挫折引发模式 549

(五)过度补偿模式 550

(六)防御机制模式 553

(七)变态心理模式 557

五、犯罪动机的表现形式 559

(一)根据意识水平分类 560

(二)根据作用力分类 560

(三)根据形成特点分类 561

(四)根据社会性质分类 564

(五)根据具体内容分类 566

(六)根据其他标准分类 570

六、犯罪动机转化 571

(一)概述 571

(二)犯罪动机转化的心理过程 574

(三)犯罪动机转化的不同方面 578

七、无意识犯罪动机 580

(一)概述 580

(二)无意识犯罪动机的表现 583

第七章 犯罪行为的产生与变化 589

第一节 犯罪行为产生机制 589

一、概述 589

二、犯罪行为及其特点 592

三、犯罪行为产生过程 595

(一)形成犯罪动机 595

(二)完成犯罪决策 596

(三)实施犯罪行为 604

第二节 犯罪情境 609

一、概述 609

(一)概念与特征 609

(二)犯罪情境与犯罪环境 612

(三)犯罪情境与犯罪机会 615

二、犯罪情境构成要素 619

(一)人 619

(二)物 623

(三)事件 623

(四)状态 624

(五)时间 624

(六)空间 625

三、犯罪情境的功能 626

(一)引起犯罪行为发生 626

(二)影响犯罪行为进行 627

(三)阻止犯罪行为继续 628

四、犯罪情境与犯罪心理互动模式 630

(一)利用情境型 630

(二)创造情境型 630

(三)情境诱发型 631

(四)情境增强型 634

(五)情境偶合型 635

第三节 特殊犯罪行为的机制 635

一、犯罪置换 635

二、犯罪过剩 640

三、激情犯罪 643

(一)激情犯罪及其特征 643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特征 647

四、无明显动机犯罪 648

五、重新犯罪 651

(一)概述 651

(二)重新犯罪的心理机制 654

第八章 犯罪人 668

第一节 概述 668

一、对犯罪人的比较研究 668

(一)比较对象 668

(二)比较规则 671

(三)基本结论 673

二、少年犯罪人与非犯罪少年的比较 680

三、犯罪人与神经症患者的比较 683

(一)犯罪人与神经症患者之间的差异性 684

(二)犯罪人与神经症患者之间的相似性 686

第二节 犯罪人的心理学分类 688

一、概述 688

(一)犯罪人分类及其意义 688

(二)犯罪人分类简史 689

(三)犯罪人分类的模式 692

二、若干重要的犯罪人分类 693

(一)哈夫洛克·埃利斯的分类 693

(二)汉斯·格鲁莱的犯罪人分类 695

(三)雷蒙·科西尼的犯罪人分类 696

(四)休伊特-詹金斯少年犯罪人分类 700

(五)赫伯特·奎伊的少年犯罪人分类 705

(六)特里尔·莫菲特的犯罪人分类 709

(七)根据犯罪动机进行的犯罪人分类 713

第三节 慢性犯罪人 713

一、概述 713

二、慢性犯罪人和急性犯罪人分类 718

三、沃尔夫冈等人的慢性犯罪人调查 722

(一)第一次同生群犯罪调查 722

(二)第二次同生群犯罪调查 723

四、慢性犯罪人的早期特征 725

五、慢性犯罪人的不同类型 729

主要参考文献 733

术语译名对照表 739

人名译名对照表 792

后记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