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在畏敬之间:天命在兹的开显 29
第一节 在畏之中:天命端倪之显现 31
一、惧与畏呈现的天命之不同 32
二、对畏的情感分析 36
三、在畏之中显现的天命与君子 42
第二节 知:天命的呈现与绽露 46
一、疑 48
二、知 55
三、在疑与知中绽露的天命 63
第三节 敬:天命的完整敞现 73
一、敬的情感现象分析 74
二、敬呈现出的天命:儒家生活世界的时空结构 82
三、畏敬之间:天命向自我转换 91
第二章 爱在忧乐之间 98
第一节 仁爱在忧之中的呈现 100
一、忧的情感现象分析 101
二、仁爱之忧蕴涵的道德意义 106
三、从仁爱之忧走向仁政 114
第二节 仁者之乐 123
一、乐的情感现象分析 124
二、仁爱之乐:从道德的角度看 130
三、和乐:从仁爱走向仁政 137
第三节 爱在忧乐之间 141
一、仁爱中的“不欲”与“欲” 144
二、对忠恕之中的“己”的分析 151
三、善推:仁政视野下的“忠恕” 157
第三章 谈智·论义·说勇 164
第一节 谈智 166
一、智:不惑的现象分析 166
二、德性之智与“是非之心” 172
三、智德与秩序建构 177
第二节 论义 180
一、义在羞耻心中的呈现 181
二、义在憎恶中的呈现 187
三、义之情感与社会政治秩序的关系 192
第三节 说勇 197
一、勇:在不惧与惧之间 198
二、勇:从志与气的角度 203
三、从勇看儒家的担当意识与抗争意识 209
第四章 礼:在情与理之间 214
第一节 礼:在情与理之间 215
一、礼之“本”与“文” 216
二、礼:在“作于情”和“承天之道”之间 223
三、礼:明分使群和圣人制礼 229
第二节 礼之为修身:在学思之间 234
一、约与立 235
二、思:立乎其大 243
三、学:好其人而隆其礼 248
第三节 礼之于为政:教化及其限度 255
一、礼之为政 255
二、礼之为治:作为教化 261
三、和而不同的儒家乌托邦 266
结语 272
参考文献 277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