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辨正 3
人类学本体论视野下的情理中和说&王柯平 3
中西古今之间的政体问题&程志敏 15
高尔吉亚《海伦颂》译注&何博超 35
《浮士德》的景观体验&杨平 66
普罗米修斯与拜伦式英雄&袁宪军 77
古典学与比较文学——从20世纪德国学术视野看&胡继华 96
文化批评的政治想象力&周志强 125
十字架上的叩问与告白——解读王桂林的组诗《我的耶路撒冷》&刘燕 142
文教源流 167
现代人文教育中阿波罗的威权——阿诺德、白璧德和瑞恰慈文学思想论略(上)&[美]斯潘诺斯(William Spanos)/文 胡继华/译 167
法兰克福“中国学院”1928年秋季会议发言&[德]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文 杨俊杰/译 233
西方思想的中世纪基础&[德]库尔提乌斯(Ernst Robert Curtius)/文 林振华/译 244
文心互鉴 263
从边缘到中心——媵妾们的文学志业&[加拿大]方秀洁(Grace S.Fong) /文 董伯韬/译 263
当鲁滨孙遭遇西门庆——中英文小说中原生的物质利己主义&[美]马宁(Ning Ma)/文 黄兰花/译 299
四海为家,世界大同——早期中国佛教辩惑与世界文学&[美]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Alexander Beecroft)/文 吕雯/译 王欣伊/校 321
文苑览胜 345
与西方古典诗学的高贵相遇——评王柯平先生《〈理想国〉的诗学研究(修订版)》&黄薇薇 345
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论斯宾诺莎——评中德版《斯宾诺莎纪念文集》&[斯洛伐克]高利克(Marian Galik)/文 冯莹莹/译 355
文海悠游 373
论《庄子》“三籁”的境界&张超凡 373
君子如何可能——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李治佳 385
至善城邦的可能途径——论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苏培 398
面孔的转换,精神的流变——重塑“拉奥孔”形象之思&周茉 414
金闺花柳质,终陷泥淖中——论安冬妮·布登勃洛克的市民精神&黄兰花 427
另一个“摩西”——试析《野草在歌唱》中的黑人形象&张玲 443
编辑后记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