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
一、小引:从《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破题 1
二、中国古典舞:走向现实主义的舞剧艺术 2
三、“戏曲舞蹈”是中国舞蹈现实主义的传统 3
四、全面发展身体的基本能力需要学习芭蕾 4
五、作为学科建设专有名词的“中国古典舞” 5
六、七个“确定”搭建舞者能力和技术训练的“系统性” 7
七、借鉴芭蕾是为着实现中国古典舞训练的“科学化” 8
单元文选 11
叶宁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11
第二单元 23
八、专注于“戏曲折子戏”的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 23
九、深刻理解戏曲舞蹈的讲究“传神”、活用“程式” 24
十、中国古典舞还需戏曲艺术的反哺和滋养 26
十一、游移在芭蕾和戏曲之间的“民族舞剧” 27
十二、“中国古典舞”是以戏曲传统为基础加以发展的“课程” 29
十三、诞生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模式 30
十四、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舞蹈 31
单元文选 34
李正一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34
第三单元 50
十五、深入分析民族舞蹈“细致环节”中的“韵律” 50
十六、“身段韵律”是神和形统一协调表现的整体 52
十七、“戏曲舞蹈”不是中国古典舞之“源”但也绝非“支流” 53
十八、以戏曲舞蹈为重要基础的“多元素吸收” 55
十九、丁宁为何说“古典舞”不是“古代舞蹈” 56
二十、追求以民族舞为主体的训练体系的形成 58
二十一、“敦煌舞”从“反弹琵琶的伎乐菩萨”中走来 60
单元文选 62
王萍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62
第四单元 71
二十二、舞剧规律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问题” 71
二十三、从感情出发统一协调不同的舞蹈风格 73
二十四、需要既提高舞蹈水平又不失民族风格的“结合” 74
二十五、戏曲舞蹈“以一个基本套路概括上下几千年” 76
二十六、历史舞蹈的再创造不能为古而古,以古是尚 80
二十七、舞剧《铜雀伎》未能体现出孙颖心中的“汉味” 82
二十八、敦煌舞姿风格的五个具体特征 85
单元文选 87
唐满城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87
第五单元 100
二十九、中国古典舞须强调“能力训练”和“技巧训练” 100
三十、从“一”和“万”的关系中探寻各种动作的内在联系 102
三十一、孙颖“古典舞蹈”理论推演的逻辑 105
三十二、戏曲舞蹈并非“一无是处”的古典舞蹈 107
三十三、中国古典舞并非只能表现历史题材 110
三十四、建立一套为今天服务的民族的训练体系 112
三十五、中国古典舞要创造“具有古典精神的舞蹈形象” 114
单元文选 118
孙颖民族舞蹈观述评(上)&于平 118
第六单元 132
三十六、吴晓邦希望“专题讨论”重视高尔泰的“高见” 132
三十七、“如何超越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问题”最值得研究 134
三十八、“当代中国古典舞”是一种“新古典舞蹈” 136
三十九、创建中国古典舞体系的主要任务 138
四十、戏曲舞蹈撑不起、也形不成古典舞审美体系 140
四十一、中国古典舞“主帅”李正一的视野、胸襟和意志 143
四十二、“身韵”教材建设的“五个出发点” 146
单元文选 149
郜大琨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149
第七单元 165
四十三、有机结合“曲圆动律”和“挺拔竖立” 165
四十四、古典舞基训的特殊性和民族特性 167
四十五、身韵的“形、神、劲、律”与诸法“归一” 170
四十六、“唐韵”系列的“中国舞剧目”建设 172
四十七、寻觅与构建当代人心目中的“古典” 175
四十八、中国古典舞从戏曲向舞蹈的审美蜕变已告完成 177
单元文选 182
孙颖民族舞蹈观述评(下)&于平 182
第八单元 198
四十九、把戏曲动作排除在舞蹈之外是一种狭隘的浅见 198
五十、把“功夫”不着痕迹地吸收到舞姿身段中 200
五十一、舞蹈程式建构中的归整和应用中的变通 203
五十二、戏曲舞蹈的改革创新与古代舞蹈的文化整合 207
五十三、不能囿于“古典”二字而对当代视而不见 211
五十四、“中国古典舞”内在有现代化发展趋势 214
单元文选 219
傅兆先民族舞蹈观述评&于平 219
第九单元 235
五十五、确立“中国古典舞”在当代文化中的形象价值 235
五十六、借助“桃李杯”平台增强“中国古典舞”系统建设 239
五十七、“桃李杯”作为“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试错机制” 243
五十八、以“中国古典舞”的名义朝圣“中国民族舞蹈” 246
五十九、中国古典舞“教材研修”关注的若干问题 249
六十、“结合课”中国古典舞应该而且可以正名为“和合课” 253
单元文选 258
求索中国古典舞“舞魂”之路——李正一、唐满城教授“身韵”课描述&于平 258
第十单元 265
六十一、“古典图式”与“现实图像”之间的中国古典舞 265
六十二、孙颖式“中国古典舞”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定位 269
六十三、陈铭琦质疑“结合课”与孙颖声讨“舞蹈化” 272
六十四、“风格审美”还是“功能性训练”,这是个问题 278
六十五、在“反思”中找到未来更好的“发展思路” 282
六十六、中国古典舞的“徒劳追问”和“沉潜修为” 286
单元文选 292
以“中国古典舞”的名义及其他——论中国古典舞学科的文化建设&于平 292
第十一单元 300
六十七、“汉唐古典舞”需要“非垂直重心的适应能力” 300
六十八、孙颖深度质疑“京、昆”基础和“结合”决策 305
六十九、昆舞语言体系的元素提炼与立体化整合 310
七十、昆舞希望发现中国古典舞新的可能性 313
七十一、“三道弯”舞姿与“S”形动态的深度分析 316
七十二、敦煌舞的“体系性”来源于古代而形成于当代 320
单元文选 324
中国古典舞深层结构的理论思考&于平 324
第十二单元 335
七十三、“中国古典舞”是带有“复兴意义”的当代人的阐释 335
七十四、热爱传统、扎根传统、发展传统是我们的根本 338
七十五、中国古典舞是古典传统的现代创造 341
七十六、关注“古典化”探索过程中的“教学化”特征 344
七十七、“风格”在任何艺术叙事中并非“首要”更非“唯一” 349
七十八、增强“中国古典舞”建设的“艺术学科意识” 353
单元文选 359
当代中国十大古典舞剧述评&于平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