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语言学习认知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云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27145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全书共分七章,前三章探究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学习者语言认知的过程,这个时期使用视听化教材可促进“听”、“说”能力提高。后四章通过实验发现视觉材料对思维的影响和深度文本阅读对思维的影响机制,对外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视觉文化保持批判性思维,培养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把碎片化知识系统化、规范化。通过回归深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精美的人文素材,严谨的科学文献,通过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第一章 视听化教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

第一节 视听化教材的应用现状及使用误区 1

一 视听化教材使用误区 2

二 视听化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发现 3

第二节 视听化教材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与研究 4

一 多媒体学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4

二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7

四 研究内容简介 7

五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10

第二章 语言是怎样学会的 13

第一节 “听”与“说”——“哑巴英语”和“瞎子汉语” 13

一 语言背景 14

二 实验对话 15

三 “听”决定了“说” 17

第二节 自由地“译来译去” 19

一 Thomas的汉语瓶颈 19

二 对照Thomas的父母 20

三 “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存在吗 21

四 第二语言学习的生理机制 24

五 语言符号与英语思维 26

六 双语对大脑的影响 28

七 语言的切换与身份认同 29

第三节 Stanley语言学习的故事 31

一 Stanley的学前阶段 31

二 语言是怎样学会的?——教材教法 33

三 语境中学习词汇——故事阅读 35

四 语音记忆源于重复——成串的语音 37

五 自然拼读法 37

六 阅读的关注点是思维 40

七 多通道加工信息——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的方法TPR 40

八 音—图结合的外语思维训练 43

第四节 跟妈妈学说话 44

一 广播、电视、妈妈 44

二 有效输入与输出 45

三 英语是外语,不是二语 46

四 如何维持外语环境 47

五 语言学习中的序列法和生成法 48

六 语言的浸没与启动 50

第三章 语言学习的教材和教法 52

第一节 诵读识字教学模式 52

一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53

二 诵读识字教学方法 55

第二节 汉语识字启示英语词汇教学 57

一 教材——主题图片让词汇学习鲜活真实 58

二 教法——思维导图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60

第三节 教师与教学范式 65

一 教师信念决定教学范式 65

二 教学范式的变革 67

三 造成“哑巴英语”的根源 68

四 测评与教学 69

五 一本小书反映出学习理念 70

六 以图示义 71

七 图式释义 73

八 视觉语法 74

九 多通道释义加工 76

十 教学方法的演变 77

第四节 经典歌曲赏析——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78

一 歌曲是文化的载体 78

二 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79

三 歌曲赏析的实践意义 80

四 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80

五 课程的调查及发现 80

第五节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和情境教学 81

一 生存加工是独特、神秘、强大的记忆编码程序 82

二 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83

三 追踪回访的发现 84

四 对教学的启发和应用 85

五 深度学习的金字塔理论 85

六 生存加工的编码程序 87

第四章 听书or读书?读图or读文? 89

第一节 为什么听书?“听”与“看”的博弈 89

一 听书是怎样的体验? 90

二 听什么样的书? 90

三 广播剧比广播阅读容易听,为什么? 91

四 如何听书? 92

第二节 “听书”还是“看书” 96

一 听书的节奏 96

二 “听书”时可以“一心二用”? 97

三 具有“宜听性”的畅销书 98

四 关于“听书”的调查 99

五 语速的“快”与“慢” 100

六 小结 101

第三节 “听书”与“看书”的测试 101

一 选择材料的原则 102

二 测试过程 102

三 数据收集和分析 102

四 测试结果分析 104

五 反思 105

六 教学建议 108

第四节 从“听书”到“读图”——新的科技症 108

一 多“官”齐下方成活 108

二 惯性浅阅读的实验研究 110

三 深度阅读与心流体验 112

四 拒绝低幼娱乐,保持清醒思考 116

五 深度阅读的品质及培养 117

六 听书、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 118

第五章 关于《洛丽塔》的阅读实验 121

第一节 实验材料的选择 121

一 作者简介 122

二 纳博科夫的阅读观 123

三 纳博科夫的读者观 124

四 小说简介 129

五 小说中译本对比 129

六 电影的对比 134

第二节 实验的实施过程 137

一 实验材料 137

二 实验实施过程 137

三 初选被试 137

四 问题设计 138

五 实验基本情况对比 140

六 回看与否 141

七 深度访谈 143

八 有声思维很有料 145

第三节 实验分析及发现 148

第四节 研究的初步结论 153

一 信息加工模式与思维想象 153

二 信息量与阅读模式 154

三 阅读模式对写作的影响 156

第五节 对教学启示与建议 157

一 应对碎片化阅读 157

二 阅读文学与审美 157

三 思维训练的神经机制 158

四 如何把握问题的设置 158

五 教学中要防止“阅读浅层化” 159

六 小结 160

第六章 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实验 161

第一节 专业对话张珊珊老师 161

一 选取《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164

二 小说内容简介 164

三 小说的宜读性与深刻性 165

四 轻松有趣,内涵丰富 166

五 对话马克·吐温 166

六 儿童文学的翻译 167

第三节 文本、电影及音频赏析 167

一 从文本欣赏看语言风格和人物个性刻画 167

二 电影对比 170

三 听书与读书的实验 173

第三节 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174

一 大学生组 174

二 小学高年级读文与观影的实验设计 176

三 平原四中实验 179

第四节 小学和初中读文组实验数据分析及发现 181

一 小学组——我们喜欢真人 181

二 初中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82

三 小学组少部分被试关注到的细节 184

四 小学和初中阅读文本的被试选择最具概括性的图片 185

五 小学和初中被试的选择都表现出不仅关注色彩,更关注内容 187

六 分析归纳被试的描述发现选择的规律性 189

第五节 小学和初中读文组与观影组的差异性对比 189

一 理由阐析详略有别 189

二 小学、中学、大学的差别 191

三 小学组和初中组图片选择的差异 192

四 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 194

第六节 批注式阅读的分析 194

一 密不透风的注释,细致入微的详解 195

二 懒于阅读的高中生 197

三 真正的阅读是否应该设置问题 198

四 批注式阅读≠深度阅读 198

五 冷静看待受热捧的批注式阅读 199

第七节 关于语言学习的非主流声音 199

一 配备的教材 199

二 通用的教法 200

三 教师的苦衷 201

四 对比民国课本 201

五 独特的建议:通过放松阅读来“排毒” 202

第七章 数字时代的语言学习 204

第一节 数字化学习的社会背景 204

第二节 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210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0

二 认知学习理论 212

三 建构主义理论 215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学习变革 217

一 自主学习 217

二 合作学习 218

三 探究学习 220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222

结语 228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