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3
第一章 中国“东干学”研究 3
一、中国东干学的兴起 3
二、中国东干学研究成果 4
三、中国东干学研究的方向 6
第二章 Я.十娃子的诗歌创作 8
一、中、吉两国的文化使者——Я.十娃子 9
二、雪花中藏匿的太阳——Я.十娃子的诗歌创作 16
第三章 А.阿尔布都等的小说创作 28
一、中华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А.阿尔布都《惊恐》之个案分析 29
(一)记录梦境——批判现实 30
(二)叙事人:旁观者——当事人 32
(三)文人书写——民间表达 33
二、А.阿尔布都小说中的女性生活图景 36
(一)回儒双重文化规约下的老一代东干女性 37
(二)战争时期兼具男女双重角色的东干女性 40
(三)知识改变命运——东干新女性 43
三、Э.白掌柜的儿童文学以及乡庄小说 45
(一)白掌柜的小说的意义 46
(二)白掌柜的的儿童文学 48
(三)白掌柜的的乡庄小说 51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东干文学 54
一、东干文学研究对海外华语文学理论构建的启示 54
(一)“华语文学”的命名与内涵 54
(二)“华语文学”的整合研究 57
(三)海外华语文学的走向 63
二、东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契合点 66
(一)汉字拼音化 67
(二)言文一致 75
(三)文学的大众化与民族化 80
三、东干文学与伊斯兰文化 84
(一)宗教信仰层面 85
(二)伦理道德层面 87
(三)东干风俗层面 90
(四)中国文学在中国的伊斯兰化 92
四、东干文学与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 95
(一)生态学层面 96
(二)塑造母亲形象的文学创作层面 99
(三)民间文学的吸纳与融合 101
五、华语文学中最口语化的小说——东干文本《月牙儿》与老舍原文比较 103
(一)语法语义比较 104
(二)东干作家的创造性翻译 106
(三)东干译文更加口语化 112
六、东干文学中的韩信何以成为“共名”? 114
(一)《史记》中的韩信形象 115
(二)东干文学中的韩信形象 116
七、多元语境中的东干小说语言 120
(一)土洋结合 121
(二)旧词新用 123
(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124
(四)熟语使用 125
(五)形象化表现 126
下编 131
十娃子诗歌选译 131
在伊犁 131
营盘 132
天山的天 133
北河沿上 135
我爷的城 139
雪花儿 140
我四季唱呢 141
喜麦的曲子 143
宁夏姑娘 146
运气汗衫儿——俄罗斯民人的古话儿 146
十四儿诗歌选译 148
胡达呀,我祈祷你…… 148
白生生的雪消罢…… 149
时候儿带人 150
阿尔布都小说选译 151
惊恐(东干文转写中文) 151
ЖИНКУН(《惊恐》东干文) 154
白掌柜的小说选译 159
谁的妈妈好?(东干文转写中文) 159
СЫЙДИ МАМА ХО?(《谁的妈妈好?》东干文) 162
老舍《月牙儿》选译 166
月牙儿(东干文转写中文) 166
月牙儿(中文原文) 169
ЙY?ЯР(东干文《月牙儿》) 172
参考文献 177
后记 182